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四八、处世三宝天下无敌
依据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分析,「宝」字具有珍贵、尊严、重要、深藏、不为人所知的特性。大道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却深藏于万物之中,成为难以测知奥妙之宝物,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所宝,不善人之所保。」因为其宝贵的功能实在太大了,所以在三十九章,老子以「一」代表「道」来阐明,他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老子又在第六十二章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近此道。」人间的地位、拱璧、车马,虽然可贵,但比起大道,那就远远不如了,所以老子建议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既然大道那么可贵,就得要好好地保有它,所以在三十六章,老子告诉我们方法,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
大道实在很可贵,但这是对于明了大道的人而言,因此,老子在观察世人时,发现世人面对大道时,因其理解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他在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在《中庸》也对人的资质不同,对于修道也有不同的作为,有生而知之,此种人可安而行之;有学而知之者,则须利而行之;有困而知之者,则要勉强而行之。但祇要能善于知道自己,尽力去修行,可以成道都是一样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我们身边,随时有宝贵的东西,祇要深入探讨,时时都有大道的功能存在,能将其善用,都是至宝。如今从一些资料中,列举有关的「三宝」:宇宙的三宝,天地人;天的三宝,日月星;地的三宝,水火风;人的三宝,精气神;道教三宝,道经师;佛教三宝,佛法僧;依佛三宝,觉净正;修佛三宝,戒定慧;修儒三宝,智仁勇;得道三宝,关诀印。
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人具有了这三种美德,第一叫做「仁慈」,第二叫做「俭约」,第三叫做「不敢为天下先」,即是「谦卑」。身上怀有这三宝的功能,能以仁慈行事,天下无以敌对者,是勇敢的表现;能实施俭约,即能保有实力,可广行天下而不受阻;能怀有不敢为天下先的谦卑,才能够成就大器。
如果不知使用身上三宝的功能,老子在第六十七章说:「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舍弃这三宝,即是违反了道的原则,必死无疑。这是老子对世人的警示,接着提醒大家,如何使用这三宝,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以上几节的课程,我们和尹喜一起聆听了老子的教诲。不知我们大家吸收如何?而尹喜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收益和启发呢?请听下集《尹喜领悟著关尹子》
By 尚学庸5
11 ratings
四八、处世三宝天下无敌
依据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分析,「宝」字具有珍贵、尊严、重要、深藏、不为人所知的特性。大道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却深藏于万物之中,成为难以测知奥妙之宝物,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所宝,不善人之所保。」因为其宝贵的功能实在太大了,所以在三十九章,老子以「一」代表「道」来阐明,他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老子又在第六十二章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近此道。」人间的地位、拱璧、车马,虽然可贵,但比起大道,那就远远不如了,所以老子建议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既然大道那么可贵,就得要好好地保有它,所以在三十六章,老子告诉我们方法,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
大道实在很可贵,但这是对于明了大道的人而言,因此,老子在观察世人时,发现世人面对大道时,因其理解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他在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在《中庸》也对人的资质不同,对于修道也有不同的作为,有生而知之,此种人可安而行之;有学而知之者,则须利而行之;有困而知之者,则要勉强而行之。但祇要能善于知道自己,尽力去修行,可以成道都是一样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我们身边,随时有宝贵的东西,祇要深入探讨,时时都有大道的功能存在,能将其善用,都是至宝。如今从一些资料中,列举有关的「三宝」:宇宙的三宝,天地人;天的三宝,日月星;地的三宝,水火风;人的三宝,精气神;道教三宝,道经师;佛教三宝,佛法僧;依佛三宝,觉净正;修佛三宝,戒定慧;修儒三宝,智仁勇;得道三宝,关诀印。
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人具有了这三种美德,第一叫做「仁慈」,第二叫做「俭约」,第三叫做「不敢为天下先」,即是「谦卑」。身上怀有这三宝的功能,能以仁慈行事,天下无以敌对者,是勇敢的表现;能实施俭约,即能保有实力,可广行天下而不受阻;能怀有不敢为天下先的谦卑,才能够成就大器。
如果不知使用身上三宝的功能,老子在第六十七章说:「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舍弃这三宝,即是违反了道的原则,必死无疑。这是老子对世人的警示,接着提醒大家,如何使用这三宝,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以上几节的课程,我们和尹喜一起聆听了老子的教诲。不知我们大家吸收如何?而尹喜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收益和启发呢?请听下集《尹喜领悟著关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