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u6crilma3p009767sty2hhm/comments
您是否曾想過或被問到類似的問題:就是聖經和一些道德、哲學、倫常等學說有什麼不同呢?大部的人都會認為,就是勸人為善、叫人要積極、充滿正能量之類的學說。
今天李常受文集分享時光就要來和大家分享「經歷與主成為一靈」。
凡不能摸著我們靈的道理,不過如道德家、哲學家的學說,不能摸著人裏面的深處;所以人在看過、聽過之後,並不需要禱告。但在主的恢復裏,我們所釋放、講論的,都是要摸著人的靈,還必須用靈禱告。若不用靈禱告消化,你所看見、聽到的,不過是客觀的道理、理論、學說;但是一用靈禱告,你就把客觀的道理化成主觀的供應。照樣,讀聖經也需要帶著禱告。讀是用眼睛看,用頭腦領會;但禱告是把你所領會的,用靈接受、消化,成為靈裏主觀的供應。
哥林多前書六章十七節說,『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這指明我們藉著信入主,與祂有生機的聯結,祂就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但這是客觀的道理。在經歷上,我們與復活之主的聯結,只能在我們的靈裏。藉著復活,主已經成了賜生命的靈,現今與我們的靈同在。因此,要有與主聯結的經歷,就必須經歷與主成為一靈。
然而,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與主成為一靈呢?這並不難。也許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與主成為一靈;但沒有與主成為一靈的時候,我們卻能知道。這是一件奇妙的事。如同你身上的肢體,功能正常時你不太感覺得到,一出毛病你立刻能清楚的感覺。所以要經歷與主成為一靈,我們只要操練不和主不成為一靈,就差不多了。
今天的分享時光你有什麼摸著嗎?歡迎留言給我們,如果喜歡也可以分享出去哦。
李常受文集1984第一冊 「聖經的四要素—基督、那靈、生命、召會」第七章
5
11 rating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u6crilma3p009767sty2hhm/comments
您是否曾想過或被問到類似的問題:就是聖經和一些道德、哲學、倫常等學說有什麼不同呢?大部的人都會認為,就是勸人為善、叫人要積極、充滿正能量之類的學說。
今天李常受文集分享時光就要來和大家分享「經歷與主成為一靈」。
凡不能摸著我們靈的道理,不過如道德家、哲學家的學說,不能摸著人裏面的深處;所以人在看過、聽過之後,並不需要禱告。但在主的恢復裏,我們所釋放、講論的,都是要摸著人的靈,還必須用靈禱告。若不用靈禱告消化,你所看見、聽到的,不過是客觀的道理、理論、學說;但是一用靈禱告,你就把客觀的道理化成主觀的供應。照樣,讀聖經也需要帶著禱告。讀是用眼睛看,用頭腦領會;但禱告是把你所領會的,用靈接受、消化,成為靈裏主觀的供應。
哥林多前書六章十七節說,『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這指明我們藉著信入主,與祂有生機的聯結,祂就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但這是客觀的道理。在經歷上,我們與復活之主的聯結,只能在我們的靈裏。藉著復活,主已經成了賜生命的靈,現今與我們的靈同在。因此,要有與主聯結的經歷,就必須經歷與主成為一靈。
然而,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與主成為一靈呢?這並不難。也許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與主成為一靈;但沒有與主成為一靈的時候,我們卻能知道。這是一件奇妙的事。如同你身上的肢體,功能正常時你不太感覺得到,一出毛病你立刻能清楚的感覺。所以要經歷與主成為一靈,我們只要操練不和主不成為一靈,就差不多了。
今天的分享時光你有什麼摸著嗎?歡迎留言給我們,如果喜歡也可以分享出去哦。
李常受文集1984第一冊 「聖經的四要素—基督、那靈、生命、召會」第七章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