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 )人,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官员 ,以孝顺和文学才华闻名。
李密幼年命运坎坷,出生六个月时父亲离世,四岁时母亲改嫁,他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在成长过程中,李密体弱多病,但他勤奋好学,拜著名学者谯周为师,广泛涉猎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文学造诣颇高。年轻时,他曾在蜀汉担任尚书郎,展现出一定的政治才能。
蜀汉灭亡后,西晋建立。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司马炎立太子,听闻李密的名声,下诏征召他为太子洗马。然而,此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无人照料。面对朝廷的征召,李密陷入两难,最终他向晋武帝呈上《陈情表》。在表中,他真挚地陈述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以及因要奉养祖母而无法应诏的苦衷,言辞恳切,情真意切。晋武帝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他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郡县为他提供赡养祖母的费用 。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他担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不阿著称。当地中山诸王过境时,以往常苛求供给,百姓不堪其扰,李密到任后,据理力争,使得诸王不敢再肆意苛求,为百姓解决了一大难题 。但因朝中权贵忌惮他的刚正,无人举荐,他最终只做到汉中太守,一年后便罢官归田,后来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李密一生著有《述理论》十篇,但遗憾的是未能传世,而他的《陈情表》却流传千古,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体现的至孝之情以及高超的文学表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李密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
By 吃成大饼脸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 )人,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官员 ,以孝顺和文学才华闻名。
李密幼年命运坎坷,出生六个月时父亲离世,四岁时母亲改嫁,他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在成长过程中,李密体弱多病,但他勤奋好学,拜著名学者谯周为师,广泛涉猎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文学造诣颇高。年轻时,他曾在蜀汉担任尚书郎,展现出一定的政治才能。
蜀汉灭亡后,西晋建立。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司马炎立太子,听闻李密的名声,下诏征召他为太子洗马。然而,此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无人照料。面对朝廷的征召,李密陷入两难,最终他向晋武帝呈上《陈情表》。在表中,他真挚地陈述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以及因要奉养祖母而无法应诏的苦衷,言辞恳切,情真意切。晋武帝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他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郡县为他提供赡养祖母的费用 。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他担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不阿著称。当地中山诸王过境时,以往常苛求供给,百姓不堪其扰,李密到任后,据理力争,使得诸王不敢再肆意苛求,为百姓解决了一大难题 。但因朝中权贵忌惮他的刚正,无人举荐,他最终只做到汉中太守,一年后便罢官归田,后来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李密一生著有《述理论》十篇,但遗憾的是未能传世,而他的《陈情表》却流传千古,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体现的至孝之情以及高超的文学表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李密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