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今天上午,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得自己在冬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而大跳台甚至还不是她的主项,她还有最强的自由式滑雪U型池和坡面障碍技巧。
能想到谷爱凌有机会夺冠,但没想到的是,她的夺冠之路会如此惊险而又完美。在最后一跳前,她排名第三。她选择了1620的超高难度跳跃,要知道这是一个此前她从来没有尝试过的难度。在冬奥会单项决赛的最后一跳作出这样的尝试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就连谷爱凌这样身经百战、拿其他冠军拿到手软的“天才少女”,都在完成之后激动得不能自已,捂着脸长跪不起。
谷爱凌这一跳太完美了,原本领先的法国名将、世界首位完成两周扁轴转体1620度的选手泰斯·勒德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了,她在自己的第三跳出现了失误。赛后,谷爱凌喜极而泣,但她没有忘记在旁边痛哭的对手,她上前安慰泰丝·勒德,铜牌得主格雷莫德也在旁边,金银铜牌得主拥抱在一起。谷爱凌能在本应狂欢的时刻还顾及到对手的情绪,这是真正的大将之风的体现。
19岁的谷爱凌至今的人生,确实称得上完美,大女主“本主”、养女儿的天花板、“隔壁家的娃”。她的天赋惊人,3岁时她就能跟着5岁的孩子一起滑雪;到了8岁,已经没有滑雪学校能收她了;9岁,在加入专业滑雪队一年后,她就在美国青少年滑雪比赛拿到总排名第一。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她的堪比平面模特的容貌、她斯坦福真学霸的成绩,感叹于她的多才多艺——她的钢琴、篮球、攀岩和马术也都有相当的造诣。
但是,让谷爱凌真正强大的,是两样东西。而这两样东西,其实也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可以尝试借鉴学习的东西,并不那么遥不可及。
一个是时间管理的能力。她在全职专业学习滑雪的同时,一直都在坚持学业,她会在去训练和比赛的路上看书写作业,会见缝插针地劳逸结合,她非常努力,也非常自律,她曾经说,当你投入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很难不爱上这件事,这样就不容易累了。到了后来,某种程度上,谷爱凌甚至还把滑雪变成了写作业的调剂、把写作业变成了滑雪后的“休息”。
通过强大的时间管理,她平衡了学习和训练,也平衡了身心和头脑。就像谷爱凌说的,“这些都是跟脑子有关的,学会更高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不能跟别人说话。”令人难以想像的是,据谷爱凌透露,她一直以来每天都能保持10小时以上的睡眠,因为妈妈说:“不睡好,哪来的力气学习?”
另一件事情,是勇敢和自信。
谷爱凌也不是没有挫折。去年这个时候,她刚刚拿了几个重要的冠军,但同时也遭遇了右手骨折。她选择先戴着石膏保护带伤打完世锦赛,夺得自己乃至中国选手历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世锦赛冠军,然后才进行手术。
今天赛后,谷爱凌在采访中表示,之前自己在训练里从来没做过决赛第三跳的动作——两周空翻转体1620度。她说,当时自己想过是把之前的动作做得更好一些保证银牌,还是做一个全新的动作,冒险冲金,最后她选择了后者。
接下来,她说了一句让人特别有感触的一句话,她说:“即使最终无法完成这个动作,我也希望能鼓励更多的人去敢于尝试。我还是想做自己最好的,我想展现给世界我自己的能力。”她做这个超高难度动作,确实可能不但丢掉金牌,甚至还可能丢掉奖牌乃至受伤,但是她根据自己的状况,很快作出了抉择。
谷爱凌其实也有不那么“勇敢”的时候,比如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不久,她在世界极限运动会X Games上夺冠,当时她想要抬手庆祝,却很快缩了回来。这已经是最顶级的冠军之一了,她之所以缩手,是因为想着第二天还有比赛。直到第二天她再次夺冠,成为国际雪联历史上第一位世锦赛双冠王,这才真正开始纵情欢呼。
这让人想起C罗有两次都是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在终场前进球扳平比分,一般人早就庆祝终场绝平了,他却抱着皮球飞快地跑回中场准备重新开球,因为他还想要赢,后来他也真的在很短的时间里再进一球,完成了绝杀。
你可以说谷爱凌和C罗的自信,来自不断的胜利在心里的加持,但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和进取,才有机会去获取不断的胜利。
自信不是自大,是基于对项目、自己的深入了解和掌控;勇敢也不是莽撞,而是思考了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之后,仍然选择了最难的那一条路去尝试。
接下来的两项比赛,祝我们的“青蛙公主”谷爱凌继续续写自己的传奇。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会一边搬个小板凳在电视前为她加油,一边也不妨给自己加油,她的天赋我们学不了,但她处理生活、对待事业的方式,对任何人都会有积极的启示。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郑宗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今天上午,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得自己在冬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而大跳台甚至还不是她的主项,她还有最强的自由式滑雪U型池和坡面障碍技巧。
能想到谷爱凌有机会夺冠,但没想到的是,她的夺冠之路会如此惊险而又完美。在最后一跳前,她排名第三。她选择了1620的超高难度跳跃,要知道这是一个此前她从来没有尝试过的难度。在冬奥会单项决赛的最后一跳作出这样的尝试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就连谷爱凌这样身经百战、拿其他冠军拿到手软的“天才少女”,都在完成之后激动得不能自已,捂着脸长跪不起。
谷爱凌这一跳太完美了,原本领先的法国名将、世界首位完成两周扁轴转体1620度的选手泰斯·勒德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了,她在自己的第三跳出现了失误。赛后,谷爱凌喜极而泣,但她没有忘记在旁边痛哭的对手,她上前安慰泰丝·勒德,铜牌得主格雷莫德也在旁边,金银铜牌得主拥抱在一起。谷爱凌能在本应狂欢的时刻还顾及到对手的情绪,这是真正的大将之风的体现。
19岁的谷爱凌至今的人生,确实称得上完美,大女主“本主”、养女儿的天花板、“隔壁家的娃”。她的天赋惊人,3岁时她就能跟着5岁的孩子一起滑雪;到了8岁,已经没有滑雪学校能收她了;9岁,在加入专业滑雪队一年后,她就在美国青少年滑雪比赛拿到总排名第一。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她的堪比平面模特的容貌、她斯坦福真学霸的成绩,感叹于她的多才多艺——她的钢琴、篮球、攀岩和马术也都有相当的造诣。
但是,让谷爱凌真正强大的,是两样东西。而这两样东西,其实也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可以尝试借鉴学习的东西,并不那么遥不可及。
一个是时间管理的能力。她在全职专业学习滑雪的同时,一直都在坚持学业,她会在去训练和比赛的路上看书写作业,会见缝插针地劳逸结合,她非常努力,也非常自律,她曾经说,当你投入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很难不爱上这件事,这样就不容易累了。到了后来,某种程度上,谷爱凌甚至还把滑雪变成了写作业的调剂、把写作业变成了滑雪后的“休息”。
通过强大的时间管理,她平衡了学习和训练,也平衡了身心和头脑。就像谷爱凌说的,“这些都是跟脑子有关的,学会更高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不能跟别人说话。”令人难以想像的是,据谷爱凌透露,她一直以来每天都能保持10小时以上的睡眠,因为妈妈说:“不睡好,哪来的力气学习?”
另一件事情,是勇敢和自信。
谷爱凌也不是没有挫折。去年这个时候,她刚刚拿了几个重要的冠军,但同时也遭遇了右手骨折。她选择先戴着石膏保护带伤打完世锦赛,夺得自己乃至中国选手历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世锦赛冠军,然后才进行手术。
今天赛后,谷爱凌在采访中表示,之前自己在训练里从来没做过决赛第三跳的动作——两周空翻转体1620度。她说,当时自己想过是把之前的动作做得更好一些保证银牌,还是做一个全新的动作,冒险冲金,最后她选择了后者。
接下来,她说了一句让人特别有感触的一句话,她说:“即使最终无法完成这个动作,我也希望能鼓励更多的人去敢于尝试。我还是想做自己最好的,我想展现给世界我自己的能力。”她做这个超高难度动作,确实可能不但丢掉金牌,甚至还可能丢掉奖牌乃至受伤,但是她根据自己的状况,很快作出了抉择。
谷爱凌其实也有不那么“勇敢”的时候,比如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不久,她在世界极限运动会X Games上夺冠,当时她想要抬手庆祝,却很快缩了回来。这已经是最顶级的冠军之一了,她之所以缩手,是因为想着第二天还有比赛。直到第二天她再次夺冠,成为国际雪联历史上第一位世锦赛双冠王,这才真正开始纵情欢呼。
这让人想起C罗有两次都是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在终场前进球扳平比分,一般人早就庆祝终场绝平了,他却抱着皮球飞快地跑回中场准备重新开球,因为他还想要赢,后来他也真的在很短的时间里再进一球,完成了绝杀。
你可以说谷爱凌和C罗的自信,来自不断的胜利在心里的加持,但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和进取,才有机会去获取不断的胜利。
自信不是自大,是基于对项目、自己的深入了解和掌控;勇敢也不是莽撞,而是思考了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之后,仍然选择了最难的那一条路去尝试。
接下来的两项比赛,祝我们的“青蛙公主”谷爱凌继续续写自己的传奇。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会一边搬个小板凳在电视前为她加油,一边也不妨给自己加油,她的天赋我们学不了,但她处理生活、对待事业的方式,对任何人都会有积极的启示。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