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话体坛

亮话体坛|中国足球需要怎样的“价值回归”?最近这几件事挺振奋人心


Listen Later

文、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亮话体坛,我是赵亮晨。今天还是来说说中国足球。

历史上最冷清的一个中超赛季前几天落幕了。没有现场观众、多支球队陷入财务困境、赛程也因让路世预赛而变得支离破碎和大幅度的缩水。而在国家队层面,刚经历了仓促换帅的国足也难言乐观。尽管如此,在岁末年初,我觉得中国足坛还是有一些新鲜的气象值得关注。

昨天,北京国安边后卫李磊写下长文向球队深情告别,踏上了飞往瑞士苏黎世加盟草蜢队的旅程,虽然对于初次留洋来说,29岁并不是一个太常见的年龄段。比他年轻10岁的武汉三镇门将刘邵子洋签约拜仁,未来很可能会被租借到欧洲中小球队打磨。虽然他们在欧洲足坛的发展还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很多人说以李磊的年纪,上升空间已经不大,但他们敢于跳出舒适区——当然,现在中国足坛的内部环境已经谈不上舒适了,他们独自走出去磨练,仍然是一件值得点赞的事情。女足这边,杨淑慧也要去欧洲,和已在欧洲站稳脚跟的沈梦雨(凯尔特人)和唐家丽(热刺)汇合。

过去十年,因为过热的资本、畸高的薪水——仅指中超男足——还有倒挂的身价,男足球员在中超一个身价,在国际足球转会市场上又是一个远低于国内市场的身价。在当时的环境下,球员很难选择拿着低工资留洋,即使有也更多是为了镀金回国而要求更高薪水,这是一个理性选择,当然无可厚非,像武磊这样在国内功成名就为了理想放弃高薪留洋的终究是少输。

现在中超步入“寒冬”,反倒让留洋重新成为了球员职业规划的一个选项。武磊在世预赛和日本队比赛后独自回西班牙踢西甲,在机场偶遇一群日本国脚飞回欧洲踢各大联赛,当时他就发出由衷的感叹。也许在未来,武磊在欧洲不会再如此孤单。

除了留洋之外,山东泰山中超夺冠虽然被很多人嘲讽含金量不足——实话实说,从中超对手纷纷遭遇场外困境来看,或许联赛竞争强度确有下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的冠军却很有含金量。比较2011至2020年这十年间的中超球队投入,山东队仅排在第9。长期有效产出的青训和梯队、理性的引入外援、量入为出的投入,对母公司相对最少的输血需求,这样的俱乐部的生存状态才是比较健康的,才是更符合职业体育发展规律的。

山东泰山上次联赛夺冠,刚好是广州队进入中超的前一年。如今山东队登顶,广州队在财务层面步履维艰,但广州队在联赛中仍然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以连续进球的凌杰和谭凯元为代表,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精气神,恒大足校的一批年轻球员已有成为未来栋梁之势。记得过去很多人诟病“恒大足校只是摆设”,现实给予了这些观点最有力的反击。

梅州客家冲超也是振奋人心的故事之一。一个县级俱乐部,用很小的投入,九年磨一剑,最终打到了顶级联赛,而且还是以最后时刻进球直升的方式,这样的故事确实抓人眼球。梅州是足球之乡,这里有球王李惠堂的故事,梅州有足球底蕴,更有俱乐部的坚持,他们的身上有着足球发展所需的一些特别珍贵的东西。梅州客家冲超撞线之时,整个县城欢声雷动。这一幕让人想起在世界足坛被一再证明过的事情:职业足球固然需要巨星,但深深根植于地方球迷的朴素的情感联结,才是联赛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财富。

中国足球的市场价值和球员身价被挤走了泡沫,这是一种真实价值的回归。而留洋、青训、健康财务和“草根”足球,这些都是早已被世界足坛一再证明的足球价值,也正在中国足坛重新显现。对于沉疴之中的中国足球,这样的两种“价值回归”,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开始。

好了这就是本期亮话体坛的全部内容,欢迎关注羊城晚报和本栏目,欢迎点赞转发,我们下期接着聊。
编审|王倩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亮话体坛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