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夜市Taiwan Yes

林俊義:台語、越南話 講出新二代的認同之路


Listen Later

專訪:成功大學台文系學生/ 臺越新二代 林俊義

「俊才志氣台越行,義理走揣一定贏」。《台灣夜市》訪問臺灣、越南新二代林俊義,伊用台語佮越南話,講出家己的認同之路。

彰化埔心出世,林俊義是台越新二代的代表性青年。老爸做室內裝潢,阿母來自北越人。伊細漢的生活場所,就是工地,佇工地學會曉台語。

雖然老爸、老母平常是用台語講話,但對伊講話的時,煞改做華語。雖然參加過台語演講、朗讀比賽,嘛得過獎,但台語予伊的感覺,是「比賽語言」,毋是「生活語言」。

2019年,林俊義得著「總統教育獎」,彼年,伊代表得獎的國中生發表感言,用台語、越南話、客語、華語等語言講出多元認同,但這个光榮,毋干焦是掌聲,對伊來講,嘛是「沉重的重擔」。

「彼是祝福,也是一種責任。」當當社會期待伊代表台越新二代、代表台語學生、代表新住民家庭的聲音時,伊開始問家己:「我是啥物人?我為啥人講話?」這寡問題,變做伊人生的重要課題。

伊開始回想阿母台語講甲遮好,是一款用台語建立越南新移民佇台灣「有身分地位」的方式,只是往過無認真去想這款問題。

「我發現我對阿母的語言、文化,真生疏。」林俊義講。伊開始主動學越南話,問阿母彼陣「按怎適應」的生活,閣家己𤆬弟弟轉去越南探親。過去親像觀光客,這陣,伊會曉用越南話講話,感覺完全無仝。

重新走揣語言的過程,也予伊發現臺灣社會內面有真濟新住民、移工的聲音攏被看清。「講著新住民、移工,多數時攏是別人代言,真正家己聲音予人聽著的機會真少。」

這馬佇成功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的伊,共語言當做一種參與社會的工具。伊毋但欲用語言證明啥物,顛倒是欲用語言理解世界。未來,伊想欲做中學老師,陪伴對語言、文化佮認同感到迷惘的囡仔。

伊知影,這條路無簡單,毋過就是因為困難,才更加值得行落去。

林俊義的故事,是台灣濟濟移民新二代中成功的代表。伊行過工地,嘛起去咧舞台;伊對模糊內底走揣認同。雖然捌是「總統教育獎」的典範,嘛勇敢承擔「新二代身分」的重量。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臺灣夜市Taiwan YesBy 央廣工作群, 曾偉旻, 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