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中國-林廷輝時間

【林廷輝時間】解析歐洲國防白皮書


Listen Later

主持人林廷輝邀請全球話智庫創辦人兼執行長黃惠華一齊解析三月發布的歐洲國防白皮書。

黃惠華表示,這份白皮書是歐洲第一份國防白皮書,意思就是歐洲安全典範出現新的轉移,從危機模式轉為結構性的防禦模式,在俄烏戰爭開始後,新的國防工業戰略以及軍事投資都必須要能夠因應安全環境帶來的挑戰,尤其在歐洲援助烏克蘭的過程中,發現武器彈藥庫不夠,暴露出歐洲國防生產力無法滿足需求的窘境。因此,黃惠華分析,國防白皮書的目標是重新武裝歐洲,增加歐洲國家的軍事潛力並推動國防工業的整合,同時也將烏克蘭納入國防工業的合作體系,投資AI、量子科技等先進技術,並強化與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邊境安全防護。黃惠華還指出,這份白皮書可以說是一種戰略軍事的轉型,具有政治意涵,是一個凝聚共識的工具,透過共同的戰略框架,讓歐盟成員國能夠在軍事、工業、還有產業政策上能夠同步,這不僅是為了因應俄烏戰爭的危機,更是為歐洲的長期安全做準備。

黃惠華強調,歐洲在過去長期享受和平紅利,軍事科技已相當落後,要實現戰略自主將會面臨諸多挑戰,尤其在先進武器,例如防空系統、飛彈、AI及量子運算等方面皆高度依賴美國,數據顯示,2022至2023年間,歐洲近八成的軍備採購來自美國,凸顯了歐洲自主防衛能力是不足的,因此,這次白皮書的目標即是希望能逐步擺脫對外依賴。

林廷輝提及,俄烏戰爭確實讓歐洲意識到國防自主的重要性,但這是否會與美國形成競爭或互補關係,值得觀察。黃惠華認為,武器市場是高獲利且高度競爭的,俄烏戰爭對歐洲而言是一個商機,這也解釋了為何台灣外交部長會前往歐洲推銷無人機,黃惠華分析,在現代戰爭中,無人機的運用,數據的價值高於硬體本身,加上軍事領域是創新產業的領頭羊,未來若擴及人工智慧及無人系統,將帶動經濟發展,黃惠華預估這場戰爭可能會持續很久,因此軍備競賽也隨之而來,而人工智慧跟大數據是軍事科技的關鍵,所以接下來如何在軍工產業中創新及改革是相當令人關注的議題。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這樣看中國-林廷輝時間By 林廷輝, 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