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中國-林廷輝時間

【林廷輝時間】中國未來經濟發展


Listen Later

工總大陸處黃健群處長接受主持人林廷輝訪問表示,兩會雖將「擴大內需」置於首位,但真正的重點是科技自主創新、科技發展,中國甚至願意犧牲部分經濟發展,以實現科技強國目標,原因來自美中科技戰,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管制之後,讓中國驚覺科技產品以及關鍵零組件受制於美國,所以中國正努力擺脫對歐美科技體系的依賴,走自己的路。例如,發展鴻蒙系統以及推動新能源車採用自主規格。目標是建立不受歐美科技體系制約的產業發展模式。

黃健群還指出,中國目前實行雙軌政策,同時進行「彎道超車」和「換道超車」,彎道超車指在既有領域追趕,例如汽車產業,而換道超車則是指開闢新戰場,如第三代半導體還有供應鏈的問題。黃健群分析,中國企業目前積極進行海外投資,欲實現在地化生產,這除了有助於規避關稅,還可建立中國自己的或是有利於中國的全球供應鏈,藉由產業的全球佈局,擴大中國的企業影響力。

對於中國的AI發展應用,縱向滲透到不同的產業,橫向滲透到不同的國家,造成中國影響力的全球擴張,黃健群認為這才是應該關心的重點。

正在起草的「十五五」規劃,黃健群解析重點會在美中科技戰,中國認為經濟不能再走低端代工,因此中國寧願犧牲一點經濟發展,透過科技跟產業結構做結合。而外貿動能減少,廠商外移,但勞工還在,所以中國正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新型服務業像是無人機駕駛員、無人車監控員等等,至於接下來中國還會有什麼新興產業出來,值得觀察。

節目中還談到,中國儲蓄率上升,使得美國金融界渴望中國開放金融市場,預計是接下來中美談判的議題,但黃健群解析這當中有誤區,中國儲蓄率上升是由於房市不佳,富人不願投資;而中產階級則是因失業率提高不敢消費;窮人階級則是因為沒有財富可消耗。

黃健群預測,中美可能在今年底至明年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達成雙方需求,中國希望藉此麻痺美國進一步的科技封鎖,而川普則需要協議來為期中選舉增加政績。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這樣看中國-林廷輝時間By 林廷輝, 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