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寶島會客室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劉育東
劉育東教授,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博士研究,曾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創所教授、亞洲大學副校長、哈佛、奧斯陸、智利、以色列、羅馬、北大、哈爾濱工業大學之客座教授、洛克斐勒基金會訪問學者,並擔任亞洲電腦輔助建築設計學會理事長。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ISI期刊、學術專書由Birk-hauser出版,曾獲2003年第一屆歐洲建築學術論文「派粹維克獎」。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劉教授專長為數位建築、設計認知與建築行銷;曾應邀參加威尼斯、東京、法國、智利、佛羅倫斯、巴塞隆納、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建築展;其建築作品在兩岸與東京A+U、米蘭Domus、倫敦Wallpaper、首爾Archiworld(個人專輯)等雜誌刊登。2006年受邀擔任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館國際評論;2007年主持台灣首次十國二十位建築師之「下代基因」集體創作,由A+U雜誌發表為2008年6月全本專輯、並受邀參加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8年應大師Peter Cook與伊東豊雄邀請,參展台灣首度受邀之「歐亞建築新潮流2008-2010巡迴展」;2011年受邀參展加州柏克萊大學「西漢虛擬博物館特展」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0-2010」。
劉教授曾應邀創立「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宏碁數位創作獎」、「空間母語建築獎」、協同規劃首次跨越兩岸之「遠東建築獎」,並擔任國際空間設計大獎IDEA-TOPS艾特獎國際學術委員會執行主席。也於1999年起陸續邀請Peter Eisenman、安藤忠雄、伊東豊雄、Zaha Hadid 等建築大師來台進行建築計畫。
劉教授的中英文著作包含:《為數位建築下定義》、《數位建築發展》《數位建築多樣性》、《下代基因建築》…等。今天很榮幸邀請劉教授來到現場,請他分享關於台灣建築之研究與看法。
By 陳郁秀, Rti寶島會客室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劉育東
劉育東教授,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博士研究,曾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創所教授、亞洲大學副校長、哈佛、奧斯陸、智利、以色列、羅馬、北大、哈爾濱工業大學之客座教授、洛克斐勒基金會訪問學者,並擔任亞洲電腦輔助建築設計學會理事長。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ISI期刊、學術專書由Birk-hauser出版,曾獲2003年第一屆歐洲建築學術論文「派粹維克獎」。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劉教授專長為數位建築、設計認知與建築行銷;曾應邀參加威尼斯、東京、法國、智利、佛羅倫斯、巴塞隆納、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建築展;其建築作品在兩岸與東京A+U、米蘭Domus、倫敦Wallpaper、首爾Archiworld(個人專輯)等雜誌刊登。2006年受邀擔任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館國際評論;2007年主持台灣首次十國二十位建築師之「下代基因」集體創作,由A+U雜誌發表為2008年6月全本專輯、並受邀參加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8年應大師Peter Cook與伊東豊雄邀請,參展台灣首度受邀之「歐亞建築新潮流2008-2010巡迴展」;2011年受邀參展加州柏克萊大學「西漢虛擬博物館特展」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0-2010」。
劉教授曾應邀創立「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宏碁數位創作獎」、「空間母語建築獎」、協同規劃首次跨越兩岸之「遠東建築獎」,並擔任國際空間設計大獎IDEA-TOPS艾特獎國際學術委員會執行主席。也於1999年起陸續邀請Peter Eisenman、安藤忠雄、伊東豊雄、Zaha Hadid 等建築大師來台進行建築計畫。
劉教授的中英文著作包含:《為數位建築下定義》、《數位建築發展》《數位建築多樣性》、《下代基因建築》…等。今天很榮幸邀請劉教授來到現場,請他分享關於台灣建築之研究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