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上帝的酷兒 Queer of God Podcast - 地表上走在最前端的基督徒 - 酷兒經課集、酷兒看電影、酷兒運動員。

路加福音 15:11-32 / Luke 15:11-32


Listen Later

參與討論 / Contributors

陳查令,賴金君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如果我是大兒子,我會不會很生氣?」是被常問的問是。我們也可以思考:那為什麼,大兒子要這麼生氣?他怎麼知道小子把錢花在性工作者身上?這個父親,就像是上帝(天父)一樣嗎?

2. 這段經文是否成為工具,也奴役基督徒在教會的服事和努力?將對會眾不合理的對待合理化?「甘願成為雇工,奴隸」?

3. 「浪子」的名稱,是否限制我們對於經文的想像與解讀呢?而三個的比喻(失羊,失錢,浪子)的編排,是否也導引我們思考這一整段敘事的觀點?100vs1,10vs1,2vs1的漸次推移?

4. 「小兒子」為什麼要離家呢?可是,在敘事裡,他的所有行為似乎都沒有符合某種道德框架?他們的家庭有公義嗎?

5. 有哪些人被迫離開家?又被迫要回到家裡來?想要有自主性,要自立更生是不被期待的嗎?

6. 許多同志LGBTQ基督徒也被迫要離開教會,到外面尋找出路;有一天同志回來,教會能宰小牛張開雙手歡迎嗎?教會會改變嗎?

7. 大兒子需要改變嗎?然而,他一直沒有被平等地對待,若要求他改變,是否合理化了這個不公義的家庭環境呢?

8. 對於宗教領袖的義意是什麼: 我遵守所受的倫理教導 (如同大兒子) 與一個更能開闊面對眾人的上帝,我難道不生氣嗎?然而,這裡面是二元對立的框架;稅吏(罪人)的論述框架也需要被進一步地解構。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s

1. 教會是怎麼面對常期委身服事的人呢?他們是否有被合理對地待?

2. 被迫離家(教會)的同志LGBTQ基督徒們,會期待一個怎麼樣的「父親」形象呢?

3. 你對「大兒子」、「小兒子」以及「父親」的觀點是什麼?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浪子回頭:一個歸家的故事》 (盧雲)

The Return of the Predigal Son: A Story of Homecoming (Henri J. M. Nouwen)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內容是路加福音主題經文,錄音時間:2020年3月24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神/上帝的酷兒 Queer of God Podcast - 地表上走在最前端的基督徒 - 酷兒經課集、酷兒看電影、酷兒運動員。By 神/上帝的酷兒 Queer of God Podcast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