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法性影音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L81Q7idwmC-AIFGtKt8Pg
《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PDF電子檔
http://www.towisdom.org.tw/07-free/langrinfreebook/langrim.asp
【造 論】宗喀巴大師
【釋 論】日宗仁波切
【譯 者】如性法師
【內容簡介】本書為如性法師以日宗仁波切講授的《菩提道次第略論》音檔,配合翻譯的文字檔逐字校對,並針對有疑慮處進行修改、補充,期以最精準的方式,保留日宗仁波切的完整開示。本書內容涵括宗喀巴大師的原文及科判、赤江仁波切的輔助科判、日宗仁波切的開示;如性法師參閱其他論著後,亦將相關的部份以附註的方式加入本書,並在每個法類之後加入相關的問答,藉此讓讀者更清楚了解道次第的內涵,進而有助實修。
11.我很想學道次第,但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大約只有一個鐘頭的空 檔,請問該如何運用這段時間來學習?
答:學習佛法時,應該時常反觀內心,檢視自己心中哪種煩惱最強烈,就先對治 那種煩惱。就像修學奢摩他時,會特別強調「淨行所緣」:如果貪欲較為熾 盛,應該修不淨觀;瞋心熾盛,應修慈心;愚痴則應思維緣起等。以學習道 次第而言,如果特別執著今生的人、事、物,就應該專修「死亡無常」等下 士道的法類;如果過度貪求來生的安樂,就應該多思維「輪迴的過患」等中 士道的法類;如果過於貪愛自己,則應該多串習「菩提心」等上士道的法 類,將時間用在自己最欠缺的地方。
12.學習「淨土法門」與學習「道次第」有相違嗎?學習道次第的人可否 求生淨土?
答:這兩者並不相違。想要投生淨土,必須具備幾個條件:不貪著現世安樂、一 心皈依阿彌陀佛等、努力懺悔過去所造的罪業以及深信業果。這些條件都可 以藉由學習道次第來成辦。由於淨土是一個學習佛法的環境,具備眾多學法的順緣,所以學習道次第的人當然可以求生淨土。(相關內容請參閱本書第34頁)
13.近來有很多人提出學習藏傳佛法就要學藏文、攝類學等課程的觀點, 是否真的如此?
答: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如果年齡、時間等各方面的條件都具備,將來也想深入 學習藏傳佛法的話,的確可以先學藏文及攝類學等基礎課程,之後再學五部 大論;但是對於年事已高、時間有限的人來說,如果執意採用這種方式學 習,最終的結果多半是事倍功半。 不論我們現有的條件為何,只要想學佛法,都應該先學「道次第」。學 習道次第不見得要先學藏文,因為現今已有很多道次第的論著被翻譯成中 文,也有很多師長在宣揚道次第的內涵,所以對初學者來說,應該先透由中 文對道次第有全盤的理解,之後再依個人不同的因緣去做更深廣的學習,並 將所學的內容統攝在道次第中去實修,這種學習方式才是最適合我們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