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法性影音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L81Q7idwmC-AIFGtKt8Pg
《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PDF電子檔
http://www.towisdom.org.tw/07-free/langrinfreebook/langrim.asp
【造 論】宗喀巴大師
【釋 論】日宗仁波切
【譯 者】如性法師
【內容簡介】如性法師以日宗仁波切講授的《菩提道次第略論》音檔,配合翻譯的文字檔逐字校對,並針對有疑慮處進行修改、補充,期以最精準的方式,保留日宗仁波切的完整開示。內容涵括宗喀巴大師的原文及科判、赤江仁波切的輔助科判、日宗仁波切的開示;如性法師參閱其他論著後,亦將相關的部份以附註的方式加入其中,並在每個法類之後加入相關的問答,藉此讓大家更清楚了解道次第的內涵,進而有助實修。
九、必須分辨「了知所現影像空無實物」和「通達影像非由自性所成」二者的差別。
了知夢即是夢,並於所現男女等相了知空無實物,此與《現觀莊嚴論》云: 「夢中亦應觀,諸法如夢等。」說於夢中觀一切法如夢,二者之義亦不相同;又 由修定之力,了知定中現瓶衣等皆非實物,此與通達瓶衣等法如幻、如夢皆無自 性亦不相同,故應善加探究了義經論中說「通達諸法如幻、如夢」所說顯現如幻 之不共理。
不善於名言之孩童,執著鏡中影像為臉孔等;不熟悉幻化之觀眾,執 著幻相為象馬等;不知夢即是夢,執著夢中所現高山、房舍等實有其事者皆同。 又善於名言之老人、幻化師及了知夢即夢者,了知彼等所現之相皆非真實亦同。
然此二者,皆未獲得實性正見。
此外,當清醒時知道自己剛才是在做夢,進而了解在夢中所見到的男女並非 真正的男女,這與《現觀莊嚴論》中所提到的:即便是在夢中,也要觀一切法如 幻、如夢,前後兩者的內涵也不相同。前者只能了解世人所共許的虛妄,無法通 達空性;後者是指縱使是在夢中,也要了知諸法的空性。
相同的,於禪定中了解 所顯現的瓶衣等物並非實物,也與通達瓶衣等物如幻如夢、實無自性大不相同, 由此可知,如幻、如夢的內涵有深淺不同的差異,所以應該仔細探究、辨別了義 經論當中所強調的「顯現諸法如幻、如夢」不共的道理。 年幼無知的孩童,會將鏡中的影像誤認為真正的臉孔;不熟悉魔術表演的觀 眾,會把幻化的象馬當成真的象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的人,會執著夢中所見 到的高山、房舍等一切場景都是真實的,這些人都將原本虛妄的境執為真實。至 於有經驗的老人、魔術師、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的人,雖然了解自己所見到的那些 對境虛妄不實,但因無法從中領悟更深細的內涵,所以還是未能獲得實性正見。
乾二、相似顯現如幻之理分八:
一、誤解所破之量,認為所觀物與能觀者皆不存在,所以無法決定孰是孰非,由此所現模糊影像只是斷見,不是幻化之義。
有未善解於前所說所破之量,而以正理思擇、分析境時,於初便覺無有彼境, 次見能觀察者亦同彼境,遂覺認定無彼境者亦無,是故任於何法皆無是與非之定 解,於心顯現模糊影像,亦是依於未能分辨「有、無自性」與「有、無」之差別 而起;如此空義亦是破壞緣起之空。
是故,由證彼空所現模糊影像,全非如幻之 義。 有些人在還未確切掌握「所破」的內涵前,就貿然以正理觀察、分析,但由 於從境的方位無法找尋到真實的境,所以輕率地推斷境不存在,之後又以同樣的 方式分析觀察境的人,認為觀察境的人與所觀察的境相同,都無法從境上找到真 實的事例,於是斷定觀察境的人也不存在,進而推翻眼前所見的一切,以致無法 判定孰是孰非,久而久之心中便會現起模糊的影像,這完全是無法分辨「有、無 自性」與「有、無」的差別所導致的結果;這種推翻諸法的空,也是破壞緣起的 空。因此,主張這種空義之後所現起的模糊影像,完全不是之前所提到諸法如幻 的內涵。
二、在思擇正見時,雖能多次生起與此相似的模糊影像,但這並非中觀幻化之理。
故以正理思擇之時,於補特伽羅等境上,念云:「此無些許由自體所成之本 性。」依此所見之相亦顯模糊,實非難事,此凡信解中觀宗義,略聞闡釋無自性 之法者皆能現起。
在學習正見時,透由正理反覆思擇之後,心中便會現起:「補特伽羅等法沒 有些許由自體所成的本性。」
進而在對境時呈現較於往常模糊的影像;實際上,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只要對於中觀的教義深感興趣,在聽聞幾堂有關無自性 的課程、稍加練習之後,便能輕易生起如此的感受,由此可知,這並非中觀所主 張的幻化之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