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參與討論 / Contributors
陳查令,黃瀞皓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4-5 都在說明,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概念;「Faggot」的基督受難圖 (“The Crucifixion of the Christ” by Becki Jayne Harrelson),讓同志有更深刻的感受:如何思考同志正在社會中受苦?才能一起經歷同死同復活。
3. 這段經文,可能是「恐怖經文」:基督徒怎麼可再犯罪?「罪」的定義是被建構的,如:同志豈可又信基督又領受恩典?
4. 「罪」,回到羅馬書第一章 (1:18 「行不義壓制真理的人」),指的是社會與結構上的不公義,使人無法有尊嚴地活下去,包括性別、性傾向,社會階級、族群的壓迫,成為罪的來源。
5. 這些壓迫都要在基督裡,得到解放;包括奴隸主壓迫奴隸違反其意願提供性服務,保羅指出羅馬教會裡的狀態。
7. 保羅將「洗禮」→「死亡」是一種比較新的信仰詮釋,這樣一點都不「幸福」啊!
8. 信仰群體的責任,並不是停留在個人的得救,而是要一同面對團體受苦的來源,以及對社會結構上的「得救」與壓迫的解放。
9. 「耶穌成為神主牌」,成為被引用或合理化當前壓迫的詮釋。
10. 希伯來書13:12-14,亦提到耶穌受苦,一種肉身的疼痛,而非僅只有思想上或精神上的層面,是入世並進入人群的。
12. 期待我們的信仰團體,也能一同見證,如何移除對性別/性傾向與同志LGBTQ所造成的壓迫,並使人得以享受復活的生命。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這段經文如何變成「恐怖經文」的?
2. 信仰群體面對內部的壓迫與不公義,會有哪些挑戰?
3. 基督徒如何在我們活著的這個世界與基督一同死,忍受在祂身上的壓迫與苦痛,並且一同復活?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Queer Christ Arises to Liberate and Heal (Huffpost, 2012)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6月21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6月17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5
11 ratings
參與討論 / Contributors
陳查令,黃瀞皓
討論摘要 / Summary
1. v4-5 都在說明,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概念;「Faggot」的基督受難圖 (“The Crucifixion of the Christ” by Becki Jayne Harrelson),讓同志有更深刻的感受:如何思考同志正在社會中受苦?才能一起經歷同死同復活。
3. 這段經文,可能是「恐怖經文」:基督徒怎麼可再犯罪?「罪」的定義是被建構的,如:同志豈可又信基督又領受恩典?
4. 「罪」,回到羅馬書第一章 (1:18 「行不義壓制真理的人」),指的是社會與結構上的不公義,使人無法有尊嚴地活下去,包括性別、性傾向,社會階級、族群的壓迫,成為罪的來源。
5. 這些壓迫都要在基督裡,得到解放;包括奴隸主壓迫奴隸違反其意願提供性服務,保羅指出羅馬教會裡的狀態。
7. 保羅將「洗禮」→「死亡」是一種比較新的信仰詮釋,這樣一點都不「幸福」啊!
8. 信仰群體的責任,並不是停留在個人的得救,而是要一同面對團體受苦的來源,以及對社會結構上的「得救」與壓迫的解放。
9. 「耶穌成為神主牌」,成為被引用或合理化當前壓迫的詮釋。
10. 希伯來書13:12-14,亦提到耶穌受苦,一種肉身的疼痛,而非僅只有思想上或精神上的層面,是入世並進入人群的。
12. 期待我們的信仰團體,也能一同見證,如何移除對性別/性傾向與同志LGBTQ所造成的壓迫,並使人得以享受復活的生命。
思考與討論 / Discussion questions
1. 這段經文如何變成「恐怖經文」的?
2. 信仰群體面對內部的壓迫與不公義,會有哪些挑戰?
3. 基督徒如何在我們活著的這個世界與基督一同死,忍受在祂身上的壓迫與苦痛,並且一同復活?
延伸資料 / Further reading
Queer Christ Arises to Liberate and Heal (Huffpost, 2012)
關於本集節目 / About this episode
2020年6月21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6月17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