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參與討論
討論摘要
3. 羅馬「教會」的組成,是多樣的成員,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對猶太律法的理解與實踐都有不同。而保羅提供一個出路:在耶穌基督裡,曾會被定罪的,現在已不再被定罪了。讓信仰團體有「合一」的基礎。保羅用「處境化」的信仰觀點來面對教會的困境。
6. 兩個敘事的對象: 單一個人 以及 信仰群體。如:律法在你們當中成為紛爭,群體如何可以往前跨越?一起領受聖靈居住在我們當中的生活?
7. 同志LGBTQ以及邊緣化的族群,在一個信仰群體當中,就不斷地遭遇「他們不符合xxxx」的規範或期待,而帶來了紛爭以及傷害,「肉體造成的罪惡」大過於聖靈帶來的平安。地方教會可能大多選擇「避而不談」,即使反對,也不會大肆宣揚反對意見。在面對同志LGBTQ的議題時,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習,如何處理和面對。
8. 地方教會只要能顯示一點善意,願意聆聽同志LGBTQ的生命與對話,就是讓聖靈可以空間運行及做工。敏銳的同志LGBTQ能感受到微小的改變,教會可以有機會認識「新的事物」,而展現教會是有機體,能不斷成長與變化。
10. 「彼此叫罵」的情況,就是會出現,每個人都有被聽見的需要。然而,「什麼讓我們成為一個團體」都是需要經歷與思考的過程,耶穌掌權的時間與空間裡,怎麼同行。
12. 追尋復活的基督與聖靈的力量,在團體裡面如何展現?會經歷緊張,也可能會有傷害,也對結果是難以預測。
思考與討論
1. 面對信仰群體內部的緊張關係,如何能跨越限制?
2. 你會如何與仍在摸索同志LGBTQ議題的基督徒以及團體互動?
延伸資料
Building a Bridge (by James Martin, HarperCollins: 2018)
《在橋上,與你相遇:基督徒和同志團體如何建立彼此尊重、同情、體貼的互動關係》 (2020,Taiwan)
關於本集節目
2020年7月12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
5
11 ratings
參與討論
討論摘要
3. 羅馬「教會」的組成,是多樣的成員,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對猶太律法的理解與實踐都有不同。而保羅提供一個出路:在耶穌基督裡,曾會被定罪的,現在已不再被定罪了。讓信仰團體有「合一」的基礎。保羅用「處境化」的信仰觀點來面對教會的困境。
6. 兩個敘事的對象: 單一個人 以及 信仰群體。如:律法在你們當中成為紛爭,群體如何可以往前跨越?一起領受聖靈居住在我們當中的生活?
7. 同志LGBTQ以及邊緣化的族群,在一個信仰群體當中,就不斷地遭遇「他們不符合xxxx」的規範或期待,而帶來了紛爭以及傷害,「肉體造成的罪惡」大過於聖靈帶來的平安。地方教會可能大多選擇「避而不談」,即使反對,也不會大肆宣揚反對意見。在面對同志LGBTQ的議題時,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習,如何處理和面對。
8. 地方教會只要能顯示一點善意,願意聆聽同志LGBTQ的生命與對話,就是讓聖靈可以空間運行及做工。敏銳的同志LGBTQ能感受到微小的改變,教會可以有機會認識「新的事物」,而展現教會是有機體,能不斷成長與變化。
10. 「彼此叫罵」的情況,就是會出現,每個人都有被聽見的需要。然而,「什麼讓我們成為一個團體」都是需要經歷與思考的過程,耶穌掌權的時間與空間裡,怎麼同行。
12. 追尋復活的基督與聖靈的力量,在團體裡面如何展現?會經歷緊張,也可能會有傷害,也對結果是難以預測。
思考與討論
1. 面對信仰群體內部的緊張關係,如何能跨越限制?
2. 你會如何與仍在摸索同志LGBTQ議題的基督徒以及團體互動?
延伸資料
Building a Bridge (by James Martin, HarperCollins: 2018)
《在橋上,與你相遇:基督徒和同志團體如何建立彼此尊重、同情、體貼的互動關係》 (2020,Taiwan)
關於本集節目
2020年7月12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0年7月8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 Blue Dot 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