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白看

「没白看010」在纷繁中追寻一些独立时刻:杨德昌《独立时代》


Listen Later

《独立时代》A Confucian Confusion,1994

1993年,世界人权会议通过了《维也纳宣言与行动纲领》重申了对于多元主义的承诺,宣告“必须考虑到国家、地区的独特性,以及多样的历史、文化与宗教背景”,为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提出了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为联合国各成员国和个人提供了行为道德规范。然而在两千多年前,《礼记》就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理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理想内化成为了日常生活实践的具体准则,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不平等是如此赤裸,理想也变得腐朽,没有使人团结反而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镣铐。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德昌提出了自己“儒者的困惑”,并开启了“新台北三部曲”(《独立时代》1994,《麻将》1996,《一一》2000),用喜剧小品的形式去剖析时代。

世纪末的台北,物质与机遇横飞,世界充满万千的变化。每个人都想抓住点什么,却什么也攀附不上。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人都想树立自己的主张,实现自我的独立,都遵循着自己所认定的那套“标准”来追寻利益。世界从未大同,和而不同只是虚幻的想象。《独立时代》让人卸下伪装;《麻将》里说“ 这个时代可以动脑筋,但不能动感情”,因为大家“连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一一》里反复灌输“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啦”的强心针。生活的信念与价值的标准究竟从何而得?

10年过去了,2024已过大半,身处上海的我们也带着自己这一年职场和生活的困惑与不安,重看《独立时代》。

导演简介杨德昌 Edward Yang(1947-2007)

1969年毕业于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今电机与控制工程学系)。后赴美国,1974年在佛罗里达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之后南加州大学学习研究电影一年,杨德昌后来以电脑工程师身份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简称UW)从事计算机微处理器与软件设计,并在那里工作了7年。在西雅图,杨德昌从德国新电影得到很大启示——尤其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韦纳·荷索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因为他证明精彩的电影可以一个人做而不必倚赖巨大投资,或者更直观的说让杨德昌明白了电影原来可以这样拍。

电影简介

Birdy(王也明)、Molly(倪淑君)、琪琪(陈湘琪)、小明(王维明)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做着不同的工作,表面光鲜程度虽有异,都有身份转变(由学生到社会人)时期的尴尬。而这其中最难做人的,是夹在好友Molly与男友小明之间的琪琪,她只能暗自努力,以期好友、男友的事业与生活能有所改观,三人的关系能有所改善,却得到双方的误会。 Molly的姐夫(阎鸿亚)在认定生活就是由若干玩笑构成的排列组合后,开始转身面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然而他自认重获精神家园之时,却收获了同琪琪一样的无奈——两人被认定不过是演技好的实力派而已。人生的荒谬与悖论就此呈现,表演只有迎合了旁观者(观众)的心里,才会被认定为“真实可信”。几天内,这一群人交叉追逐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在离奇的遭遇、荒谬的处境中爱恨逆转、福祸相生。

主播简介
  • KW

1996年出生。热爱艺术。

“我的佳偶,烧音乐还是烧一段闲聊?”

  • AYHM

1998年出生。可以走很多很多的路,不喜欢喝不冷不热的水。

个人网站:www.ayhm324.com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没白看By 没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