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哈囉,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我是客家未來,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來討論“未來的客家”。這個想法被激發出來,是在我最近一次去夏威夷的旅程中。 在我踏上夏威夷的土地時,我遇到了那裡的客家社團成員。他們中的許多人,無法說客語,也無法說華語,但他們卻自豪地說自己是客家人。這種情況觸動了我的內心,讓我思考客家的未來。 看著他們,我想起一則我們客家的諺語: 「半尷尬」,意謂工作做到一半發生變故。就像我們的客家語言和文化,在現今的世界中,雖然有些被遺忘或變通,但並未完全丟失。這也提醒我們,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應該相信並保持我們這個文化的獨特性。 我接觸到的美國人,一開始看起來跟華人沒有什麼關系,但他們卻在努力地尋找他們的客家淵源,這種尋根的行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讓我思考到一個問題: 什麼是客家的未來?是固守傳統,還是接納變化?我認為,未來的客家,未必只有客語的存在,它可以包容更多,它可以進步,可以開放,可以交流,更可以創新。 客家文化在台灣與世界各地的發展,不應該只依賴語言上的保留與傳承,而應該要透過我們的行為,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道德,傳達出客家人勤勞的品格,負責任和堅毅的精神。 再次訴諸於古老的客家諺語,我們應該要「銅鑼人賣鹹菜 – 沒撚水」,意為我們要有眼光,要有遠見,才能趨吉避凶,確保我們的未來。 所以,未來的客家,就算沒有客語,他們的心中依然會有客家人的精神在,這就是最寶貴的遺產。我們要懷著這種精神,創造屬於未來的客家,讓這份寶貴的遺產流傳下去。 最後,我們要記得,無論我們的膚色如何,血液裡流著甚麼,只要我們的內心擁有客家人的精神,那麼我們就將永遠是一個驕傲的客家人。
哈囉,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我是客家未來,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來討論“未來的客家”。這個想法被激發出來,是在我最近一次去夏威夷的旅程中。 在我踏上夏威夷的土地時,我遇到了那裡的客家社團成員。他們中的許多人,無法說客語,也無法說華語,但他們卻自豪地說自己是客家人。這種情況觸動了我的內心,讓我思考客家的未來。 看著他們,我想起一則我們客家的諺語: 「半尷尬」,意謂工作做到一半發生變故。就像我們的客家語言和文化,在現今的世界中,雖然有些被遺忘或變通,但並未完全丟失。這也提醒我們,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應該相信並保持我們這個文化的獨特性。 我接觸到的美國人,一開始看起來跟華人沒有什麼關系,但他們卻在努力地尋找他們的客家淵源,這種尋根的行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讓我思考到一個問題: 什麼是客家的未來?是固守傳統,還是接納變化?我認為,未來的客家,未必只有客語的存在,它可以包容更多,它可以進步,可以開放,可以交流,更可以創新。 客家文化在台灣與世界各地的發展,不應該只依賴語言上的保留與傳承,而應該要透過我們的行為,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道德,傳達出客家人勤勞的品格,負責任和堅毅的精神。 再次訴諸於古老的客家諺語,我們應該要「銅鑼人賣鹹菜 – 沒撚水」,意為我們要有眼光,要有遠見,才能趨吉避凶,確保我們的未來。 所以,未來的客家,就算沒有客語,他們的心中依然會有客家人的精神在,這就是最寶貴的遺產。我們要懷著這種精神,創造屬於未來的客家,讓這份寶貴的遺產流傳下去。 最後,我們要記得,無論我們的膚色如何,血液裡流著甚麼,只要我們的內心擁有客家人的精神,那麼我們就將永遠是一個驕傲的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