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一生的书

万章上第2-3章


Listen Later

要点与引用(部分文字演变图形见本集录音评论):

告:会意字。甲骨文上面是牛,下面是口,表示牛为牺牲品向神明祭告。本义是告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公孙丑下第2章

浚:形声字。篆文从水,夋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浚。本义是深挖疏通水道。

孟子说瞽瞍焚廪,使浚井,一入井,就落井下石,用泥土掩埋,孟子没说清舜如何逃得一命,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帮忙孟子解释,说瞽瞍火焚仓廪时,舜以两顶笠帽,当作两翼,自廪上跳下;舜掘井时,瞽瞍与象填土,舜躲在井边另一个洞穿出,好像舜所掘的深井,预先还挖了一个地下通道,可以从另一处逃出。

朕:会意字。从月,表示月亮;从关,表示关联;合起来表示月亮的明暗圆缺与事物变化相关联。本义是舟缝。引申为朕兆、迹象。借为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自秦始皇起只用作皇帝的自称。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之帝舜: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
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
“尔其庶矣”中的“庶”字,是多的意思,像富庶、庶民等。舜这句话是,肯定弟弟象所说的——“正在思念舜的话”,并表达“你太厚爱我了”的意思。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之帝舜: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
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舜父瞽叟顽,母嚚(嚚,念yín,意思是愚蠢而顽固,有声而不能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奸诈、狡猾),弟象傲,皆欲杀舜。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载的:“舜耕历山,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说。

圉:会意字。甲骨文外面为囗(表牢狱),里面是戴刑具的犯人,表示拘禁犯人的监狱。隶变后楷书写作圉。本义是监狱、牢狱。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译: 宰我问夫子:“一个仁者,有人告诉他井里有一个仁人,他会不会跟着入井呢?”夫子说:“为什么会那样做呢?一个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但不会陷入井中;可以被人欺骗,但是不会被迷惑。”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第6章

兄:会意字。从口,像人张口发号施令,因为兄长的地位较高可支使弟妹。本义是兄长。

弟:会意字。从弋、从弓,表示用绳子将短木桩一圈圈捆扎起来是有次序的,弟是"第"的本字,本义是次第。引申指弟弟。

原文:

■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萬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則不得妻也。萬章曰。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瞍焚廩。使浚井。出。從而揜之。象曰。謨蓋都君咸我績。牛羊父母。倉廩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象往入舜宮。舜在牀琴。象曰。鬱陶思君爾。忸怩。舜曰。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己與。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曰。然則舜偽喜者與。曰。否。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萬章問曰。象日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萬章曰。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殺三苗于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敢問或曰放者。何謂也。曰。象不得有為於其國。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故謂之放。豈得暴彼民哉。雖然。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不及貢。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謂也。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学习孟子|一生的书By 本照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