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一生的书

万章下第2章


Listen Later

要点与引用(部分文字演变图形见本集录音评论):

金声玉振,就应该首先联想到大型音乐演奏。演奏中,先由金属的镈钟(一种青铜乐钟)开始,后用玉磬收尾,以声乐的清越,比喻孔子的德行高尚,以演奏的和融调谐,比喻孔子能集诸位前圣的优点于一身,成就其伟大的学说,以利世利民,同时联想到孔子才学的渊博及其对世人的教导之功和提振作用。“金声玉振”牌坊,是进入孔庙的第一道牌坊,金声玉振是孟子对孔子对崇高评价。

毓老师说:“孔子自卫反鲁,然后乐正”,是始条理者,“《雅》《颂》各得其所”是终条理者。

礼用来区别人伦差异,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乐用来和合情感,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
礼、乐主要功能不同,礼主“别”,乐主“和”。礼主“外”,乐主“内”。

班:会意字。从刀,表示用刀;从珏,表示玉;合起来表示用刀分玉。本义是分割玉。

爵: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古代的一种酒器。金文加两点表示溢出的酒香。小篆下部增鬯,增又。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爵:爵身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杯身下有三足。爵是一种酒器。这种酒器是天子分封诸侯时赏赐给诸侯的。后由此引申指爵位、官位。本义指古代一种酒器。《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籍:形声字。从竹,表示古代书写用竹简;耤表声。本义是簿书。耤,jí形声字,字从耒,从昔,昔亦声。“昔”意为“往昔的”、“古昔的”、“从前的”。“耒”指“耒耜”,耕种的木制农具。“耒”与“昔”联合起来表示“用耒耜以古法耕种”。有时也指帝王亲自耕种(田地)

卿: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形体像两人相向就食的样子。卿和鄉原为一个人。本义是两人对食。假借指官名。
卿和鄉其实同源,不过在字形演变之中被分化了。在文字演变到小篆的过程中,两个相对的人的形象讹变为了两个相对的邑,隶变之后就写作了鄉。

根据《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爵是诸侯最高级别的爵位,侯爵是第二等级的。周朝诸侯国公爵国有宋国、虢国、州虞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侯爵国有鲁国、齐国、陈国等。按照礼制,只有被封为公爵才能称“某某公”,只有被封为侯爵才能被称为“某某侯”。

孔子家语:
曾子曰:敢问何谓三至?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明王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曾子曰:敢问此义何谓?孔子曰:古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又知其数及其所在焉,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禄以福天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如此则天下之民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原文:
■北宮錡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大國地方百里。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次國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祿。卿祿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小國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祿。卿祿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学习孟子|一生的书By 本照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