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来源: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文丨国粹君
最近,大家互相聊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今年过年,你回家吗?”
一句简单的话语,听来却别有滋味在心头。
因为今年这个年,注定是不平常的。
从入冬开始,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趋势。
为了极大限度降低春运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防止疫情在春节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扩散,多个省区市先后提出“就地过年”的倡议。
所以,往年的“千里万里,也要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可能变为:“喂,妈,过年我可能没法回去了”……
一面是一年最企盼的团圆,一面是疫情防控的必要,真的让人陷入两难。
那么,你过年回家吗?
01
“不能回家的春节,还有什么意义?”
“过年好!”“过年好!”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特别的春节记忆。
过年,是一张车票,一盏灯笼,一副春联;
过年,也是一份红包,一盘饺子,一顿年夜饭……
年味儿里,总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尽的乡情。
一到年底,它就化为浓浓乡愁,遥遥召唤着每一个天涯游子。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回家过年是每年不变的一个约定;回家、团圆,是中国年最大的意义。
因为故乡在那里,家在那里,亲人也在那里,在哪儿过年,都比不上回家吃一顿充满欢声笑语的团圆饭。
于是,异乡打拼的游子,离家在外的打工人,为了那短暂的几天团圆,像候鸟一样,辗转千万里。
放在往年,春运拥挤的人潮,奔波颠簸的辛苦,亲友欢聚的畅快,围坐聚餐的欢欣,都是春节的常态,我们早已见怪不怪。
但因为新冠疫情,如今,这些都可能成为病毒扩散的危险源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
疫情高风险地区,均应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春节非必要不流动,是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身边好多朋友,默默退掉回家的车票,春节的团聚,变成就地过年。
因为我们都知道,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就地过年,才能规避春运聚集风险——
春节返乡,高铁、飞机、客运站,皆是人流密集场所。就地过年,不仅是为了避免聚集的风险,更是从公民责任心出发,守护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守护我们的故乡。
就地过年,才能减轻社会防疫压力——
社区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白衣天使……一个个坚守在抗疫前线的人,为了14亿人的生命健康,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在疫情面前,普通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原地自封」是我们做贡献的最好方式。
这既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保护,也是为了全社会,为了整个国家的大局。
小家的团聚,理应为大家的平安做出牺牲。
而且,就算人在他乡,远隔千里,但亲情依然紧紧相连——
电话那头,老父亲老母亲殷切叮咛:
“没关系,等疫情好了再回来”
“家这边你不用惦记,我跟你妈都挺好的”“家里有许多人帮我,你在那里别着急”……
父母的爱总是内敛而含蓄,默默寄来的每件快递,都装着满满爱意:
妈妈发来的信息,还有准备寄过来的年夜饭和菜单,每个字都是爱:
距离,可以阻隔相聚,却无法阻隔真爱。
所以,如果有人问:
“不能回家的春节,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平安健康,就是这个春节最大的意义所在。
这个特殊的春节,只要互相守望,就是最好的陪伴。
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见!
02
泪奔!
为了更好的相聚,他们选择坚守
相比于很多普通人就地过年、无法和亲人团聚的无奈,
有些人选择投身于没有硝烟的战役,将归途变成了逆行坚守——
湖北医护,纷纷支援石家庄:“我是从武汉来的,现在石家庄有难了,我们来支援是义不容辞的”;
武汉90后男孩自愿报名,奔赴石家庄抗疫一线:“希望为全国其他城市的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湖北雷神山方舱医院建设者再战石家庄:“我们比较熟悉,配合也挺好,想都不用想,直接就过来了”“一起战斗过”“相当于两次‘出生入死’吧”;
医护人员高强度工作后,在夜班车上睡着:“三十多个小时只睡了两个小时”“家里担心肯定是有的,跟他们说‘一切安好,就想补觉’”;
大一学生因疫情滞留石家庄,当起抗疫志愿者:“今年想回去陪陪爸妈,但是因为疫情,要在这边过年了”;
为保障物资供应,上海某企业员工留守岗位:“今年过年就不回去了,只要是健康的,在哪里都是过年”……
为了更好的相聚,他们选择坚守。
基辛格说:
谁不是血肉之躯,谁没有父母亲人,谁不曾恐惧害怕?但他们选择了义无反顾。
为这些“最美逆行者”点赞!
向你们致敬!
03
谢谢不回家的你,
等春来,我们再好好团圆!
就地过年,也要过个好年。
为了让我们过个祥和、幸福的年,国家、各地各部门也是煞费苦心:
民航局下发通知,春节期间机票可免费退改;一方将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一方积极配合就地过年,两种情感交汇在一起,让今年的“年味”更显浓郁、醇厚。
近日,钟南山院士发布了一段短视频,为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点赞:
春节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但是今年春节,却有千千万万人选择留下,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了不起!
网友纷纷对钟老的倡议表示支持,并相互问候、鼓励,读来让人泪目。↓
为大家,暂不回家!
今年也许无法团圆,为了来年更好的相见。
谢谢!每一位过年不回家的你。
致敬!奔波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众志成城,一起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等春来,我们再好好团圆!
愿我们都过一个幸福祥和、平安健康的中国年!
来源: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文丨国粹君
最近,大家互相聊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今年过年,你回家吗?”
一句简单的话语,听来却别有滋味在心头。
因为今年这个年,注定是不平常的。
从入冬开始,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趋势。
为了极大限度降低春运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防止疫情在春节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扩散,多个省区市先后提出“就地过年”的倡议。
所以,往年的“千里万里,也要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可能变为:“喂,妈,过年我可能没法回去了”……
一面是一年最企盼的团圆,一面是疫情防控的必要,真的让人陷入两难。
那么,你过年回家吗?
01
“不能回家的春节,还有什么意义?”
“过年好!”“过年好!”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特别的春节记忆。
过年,是一张车票,一盏灯笼,一副春联;
过年,也是一份红包,一盘饺子,一顿年夜饭……
年味儿里,总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尽的乡情。
一到年底,它就化为浓浓乡愁,遥遥召唤着每一个天涯游子。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回家过年是每年不变的一个约定;回家、团圆,是中国年最大的意义。
因为故乡在那里,家在那里,亲人也在那里,在哪儿过年,都比不上回家吃一顿充满欢声笑语的团圆饭。
于是,异乡打拼的游子,离家在外的打工人,为了那短暂的几天团圆,像候鸟一样,辗转千万里。
放在往年,春运拥挤的人潮,奔波颠簸的辛苦,亲友欢聚的畅快,围坐聚餐的欢欣,都是春节的常态,我们早已见怪不怪。
但因为新冠疫情,如今,这些都可能成为病毒扩散的危险源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
疫情高风险地区,均应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春节非必要不流动,是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身边好多朋友,默默退掉回家的车票,春节的团聚,变成就地过年。
因为我们都知道,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就地过年,才能规避春运聚集风险——
春节返乡,高铁、飞机、客运站,皆是人流密集场所。就地过年,不仅是为了避免聚集的风险,更是从公民责任心出发,守护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守护我们的故乡。
就地过年,才能减轻社会防疫压力——
社区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白衣天使……一个个坚守在抗疫前线的人,为了14亿人的生命健康,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在疫情面前,普通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原地自封」是我们做贡献的最好方式。
这既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保护,也是为了全社会,为了整个国家的大局。
小家的团聚,理应为大家的平安做出牺牲。
而且,就算人在他乡,远隔千里,但亲情依然紧紧相连——
电话那头,老父亲老母亲殷切叮咛:
“没关系,等疫情好了再回来”
“家这边你不用惦记,我跟你妈都挺好的”“家里有许多人帮我,你在那里别着急”……
父母的爱总是内敛而含蓄,默默寄来的每件快递,都装着满满爱意:
妈妈发来的信息,还有准备寄过来的年夜饭和菜单,每个字都是爱:
距离,可以阻隔相聚,却无法阻隔真爱。
所以,如果有人问:
“不能回家的春节,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平安健康,就是这个春节最大的意义所在。
这个特殊的春节,只要互相守望,就是最好的陪伴。
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见!
02
泪奔!
为了更好的相聚,他们选择坚守
相比于很多普通人就地过年、无法和亲人团聚的无奈,
有些人选择投身于没有硝烟的战役,将归途变成了逆行坚守——
湖北医护,纷纷支援石家庄:“我是从武汉来的,现在石家庄有难了,我们来支援是义不容辞的”;
武汉90后男孩自愿报名,奔赴石家庄抗疫一线:“希望为全国其他城市的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湖北雷神山方舱医院建设者再战石家庄:“我们比较熟悉,配合也挺好,想都不用想,直接就过来了”“一起战斗过”“相当于两次‘出生入死’吧”;
医护人员高强度工作后,在夜班车上睡着:“三十多个小时只睡了两个小时”“家里担心肯定是有的,跟他们说‘一切安好,就想补觉’”;
大一学生因疫情滞留石家庄,当起抗疫志愿者:“今年想回去陪陪爸妈,但是因为疫情,要在这边过年了”;
为保障物资供应,上海某企业员工留守岗位:“今年过年就不回去了,只要是健康的,在哪里都是过年”……
为了更好的相聚,他们选择坚守。
基辛格说:
谁不是血肉之躯,谁没有父母亲人,谁不曾恐惧害怕?但他们选择了义无反顾。
为这些“最美逆行者”点赞!
向你们致敬!
03
谢谢不回家的你,
等春来,我们再好好团圆!
就地过年,也要过个好年。
为了让我们过个祥和、幸福的年,国家、各地各部门也是煞费苦心:
民航局下发通知,春节期间机票可免费退改;一方将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一方积极配合就地过年,两种情感交汇在一起,让今年的“年味”更显浓郁、醇厚。
近日,钟南山院士发布了一段短视频,为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点赞:
春节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但是今年春节,却有千千万万人选择留下,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了不起!
网友纷纷对钟老的倡议表示支持,并相互问候、鼓励,读来让人泪目。↓
为大家,暂不回家!
今年也许无法团圆,为了来年更好的相见。
谢谢!每一位过年不回家的你。
致敬!奔波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众志成城,一起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等春来,我们再好好团圆!
愿我们都过一个幸福祥和、平安健康的中国年!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