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NG

年轻人,总有一天会喝茅台 | 虎扯电台


Listen Later

马云说:“年轻人总有一天会喝茅台,要到了45岁才能见分晓。”

 

可能也不用等到45岁。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天猫联合发布的《2018天猫酒水线上消费数据报告》统计,80后是目前白酒最主要的消费人群,90后、95后消费占比正迅速提升,消费潜力巨大。




换言之,天猫上的白酒,大部分都被年轻人喝掉了。

 

作为虎嗅最爱喝白酒的同事,彤师在这件事上相当有发言权:彤师笔名Eastland,作为虎嗅研究总监,常年关注企业的业绩研究与财报分析,在行业内有相当影响力;在文章之外,彤师是茅台酒的忠实簇拥,家里囤了大量茅台酒,还持有不在少量的茅台股票。

 

彤师总结:“世界上只有两种商品,茅台和其他商品。”

 

赶在过年之前,我们拉上彤师,一起聊了聊这个中国人熟悉但又最具争议的白酒品牌。


提到茅台,国人的共同印象应该是不断攀升的股价和高昂的交易价格。

 

由于A股交易要求“每手100股起”,贵州茅台作为A股历史上首只千元股,每次买入都是10万元向上,普通散户难以承担交易额与风险;跟茅台股共同飞涨的还有茅台酒的交易价格:Costco上海店开业首日,一万瓶比零售价“低1元钱”的飞天茅台被顾客疯抢。第二天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公开喊话:“茅台酒是拿来喝的,不是拿来炒的。”

 

茅台打“价格稳定战”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茅台的“高价”是市场决定的:经销商从酒厂拿货一瓶969元,建议零售价1499——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按照建议零售价拿货,普通人想买只能加价一到两千。

 

对消费者来说,工薪阶级不仅难以原价买到酒,还面临着加价买到假酒的困境;从酒厂的角度来看,一瓶酒自己挣了不到1000块,多出来的钱都让黄牛赚了去。“茅台是国有企业,被黄牛薅羊毛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彤师在电台中说:“中间不知道养活了多少黄牛。”

 

茅台酒出厂价的上调总体上落后于零售价,渠道的利润越来越丰厚。当倒卖茅台已经成为了稳赚不赔的生意,酒厂在反黄牛这件事情上喊的声音再大依然无解。

 

彤师总结:之所以茅台受到的关注度和价格都远超普通白酒,是因为它是“投资品、消费品、奢侈品”三位一体、绝无仅有一的商品。

 

“高利润”决定了茅台的奢侈品属性,5斤高粱米酿一瓶酒,算上包装成本才50元。溢价之高,妥妥的奢侈品。

 

相比其他投资品,茅台酒的风险应当是很小的:你很难说十年以后一瓶酒能涨到两万,但它也基本不会低于2000元的买入价。

 

当茅台具备“消费品”属性,也就更加降低了投资风险:大不了还可以自己留着喝。而随着世存的十年、二十年老酒被逐渐“消费”掉,作为投资品的价值也将更加凸显。

 

“奢侈品能保值,但很少会被消费;投资品未必能保值,但肯定不能消费。茅台酒集奢侈品、投资品、消费品三位于一体,价格走高在情理之中。”彤师说:“茅台酒厂的领导总是跟市场对着干,觉得‘市场总是错的。’越是有人愿意买越控制价格。让工薪族喝得起”这句话是茅台作为国酒的国企责任,同时似乎也是一种政治正确,但也为掌管销售的领导滋生了寻租空间。

 

节目的最后彤师对我们说:“年轻人,还是得喝茅台。”

 

不管怎么说,马上就过年了,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别的不说,都在酒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那个NGBy 那个NG

  • 3.4
  • 3.4
  • 3.4
  • 3.4
  • 3.4

3.4

8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