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声(第1季)

纽约大学彭启刚②:我为何放弃国企去留学?在美国留学如何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


Listen Later

嘉宾:彭启刚(美国纽约大学社工专业硕士,灯塔学院创始人)

主持人:黄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金融政策硕士,自由撰稿人)




关于彭启刚:


曾经在京郊做过大学生村官,每天照顾居住小院前暂时属于自己的一小片土地,根据季节耕种各种瓜果蔬菜。 期间建立村级图书馆,创办每月一期的村报,同时镇政府挂职工作。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人权法研究生毕业以后国企工作,期间萌生留学的想法后发现社工专业和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契合度,选择了社工专业。

就读纽约大学社工专业,就读期间选择了微观临床方向,具体的工作就是类似心理咨询的counseling,咨询方向是酒精和药物滥用。专业是要求1200小时的实习时间数。 所以1年多的时间每周3天的全职实习。实习的机构是纽约的一家社会机构,为有酒精和药物滥用的人提供out patient的心理咨询服务,服务包括一对一咨询和小组咨询。 


创业经历其实是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进入到教育和留学咨询这个领域的。最初的四个小伙伴都是在纽约的朋友。Theo提出一起做一点什么的提议, 然后大家不断缩小范围, 到教育, 再到留学咨询。 四个小伙伴在不同的阶段基本都有找过留学机构的经历,其中有的经历很好,有的经历很糟糕, 我们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把创业项目和帮助之后需要留学的同学结合起来,利用我们的经历和所认识的不同学校的校友的资源,为同学提供在留学过程中真正需要的信息和帮助。

创业项目和机构的名字和留学咨询模式的选择:The New School 图书馆, 校友导师模式+之后在第二年加入招生官。

创业第一年: 两个小伙伴先回国,暑假的办公室就是咖啡馆,随后租住的2室1厅装修完毕,办公室就设立客厅。见学生和家长是一个问题, 第一个申请季的学生数量不到 20人。

创业第二年: 换了2个办公室,员工数量10人, 学生数量100人。
创业第三年: 换到新的办公室,员工数量18人,学生数量200人。
目前公司为同学提供咨询和文书服务的同事都具有海外教育背景。


主持人黄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金融政策硕士,自由撰稿人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留学声(第1季)By 迷路学研社

  • 5
  • 5
  • 5
  • 5
  • 5

5

2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