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池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31602319/
八月三日,凌晨一点零三分。几欲提笔又匆匆放下,反复之间,却依旧准备了如下的说辞。解释一下题目吧,为什么叫做怅然的检讨书呢。因为有些事儿我自认无错但也并非有功,我想怅然若失说的就是这种感觉罢了。
但凡检讨都应该有前因,经过和结果。应该要从今年年初开始讲起,17年对我而言是改变最大的一年,我从一个挺丧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分子,一心向上充满正能量。所展示出的不论是表象还是现象我们不做解释,毕竟曾经的生活总会给后续的日子带来一些意外。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能是醍醐灌顶般的醒悟了人间的艰难,也有可能是迫于茫然而被动选择的癖好。不论是那种,我们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模式来说,赌大概率能成功的事情来做,不论是目的还是方法,我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措。
问题显然不在这里,真正的问题是,当你正在变成或者说转型成为一名“优秀”之人时,你的言行会逐渐变得现实,而现实充斥着骨感和身不由己。并且得到的结果也变了味,你成为了别人眼里优秀的人。这般优秀,不知应该打上几个引号,但所谓有舍有得,并且因果都是自己,又如何评判谁对谁错呢。
关于上进心这个说法,本能的不喜却又经常的拉着别人和我一起共事,我思量了期间的原因,抛开俗套的拉进距离之说,我想应当是一个人奔跑的场景太过孤寂,而大部分人都心存不甘,因此与子共事罢了。但却又无比认同如晶的那番言辞:“你自己上进就上进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拉着我呢,没错不上进的人或许不会有满意的一天,但是上进的人永远不会有满意的一天,因为上进是没有尽头的。全世界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那是将军唉,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当是,如果我拼尽全力还是只能做一个小兵怎么办,我的上进心怎么办。没有人会对小兵说,没关系你当一个小兵也可以。”当然胡渐彪的说辞也没错:“上进心是每一个人的必备品也是支撑点,没有上进心你能肯定你就一定可以保持常态吗,不可能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拼尽全力才能维持着平凡的一生。”这两个人的说辞都对也都不对,辩论的规则只有借鉴不分对错。但是对于拉着身边人一起走,我给自己的说辞是。不论我拉谁,不也分人不是吗,而且我让他选择过的。因此同样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总体来说我是比较坦然和直面此类事物的,但我突然看见的一句话却是我今天的落点,也是我提笔的缘由。那个人写到“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何必教别人怎么活着。”看到这番话我的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是传承,随后是为了你好,不撞南墙不回头等等诸如此类的辩解。但转眼之间我就弃置不顾,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难道不是吗?从最本源和当代多元的角度上说,这句话难道不贴近真理吗。关于这一点依旧只谈借鉴感悟不谈对错,但我要谢谢诺夏给我上了一课。其他的我就不在赘述,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而言之我变了,但依旧是喜欢的自己,有这么一套理论: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同理,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可能才是真正的人吧。哪怕是一介俗人,但话又说回来,谁能免俗。未来我不知道会如何,这种感觉就是怅然若失。这封检讨书至此绝笔。
每次凌晨写意都难找配图,不过也不会找不到。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