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最近很热的一部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结尾备受争议。豆瓣评分由9降到了8.7。它之所以让我们这样生气可能是因为从中我们看到了一部分的自己,而它却破坏了我们的期待。究竟是选择单身还是结婚?究竟哪种选择才能真正地通向幸福?也许我们也通过这部剧问了问内心,究竟有没有面对真实的自己?
6:20剧情梗概(含超高剧透,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略过这趴)
一、关于结局的看法
5:30为了让两个女主有面对面坦诚内心、达成和解的机会而设置的戏剧冲突,可以但没必要
17:10可以理解剧里的人物设定没有那么潇洒,因为人的成长就是这么的拖沓绵长,做选择的时候可以理智,从心里放下到迎接太阳却总是要经过很多场绵绵的阴雨和突如其来的潮湿。但让我生气的是,经历了这样的成长过程,当我期待这些人物获得成长的时候,结局却又把她们打回原型。
19:30更无奈、更现实的结局,也许是导演对自己人生困境的再现,而导演不能代表40+女性
20:00 40岁的女性真的这么惨吗?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都这么悲惨,让即将30岁的我们还期盼什么呢?
二、不够善良的我们,究竟“不善良”在哪里?
22:10rebecca的不安全感、不配得感,让她在面对问题时只能选择逃。她的不善良在于不敢伸手要自己想要的,却在做了放手的选择后一直活在遗憾里。
24:40简庆芬的不善良在于一直委屈自己,明明要的是何瑞之的爱,得到的只是何瑞之太太的身份,把自己困在身份里,强撑着自己要强着。把rebecca的人生当成了自己没选择的路,过度美化了那条没选择的路。
何瑞之的不善良在于明明爱的是rebecca,可是他却自以为对所有人都好地选择了妈妈更喜欢的简庆芬。
他们对自己的心不够善良
三、关于窥探欲和假想敌,是谁在过我们想要的人生?
25:40中国式教育从小塑造的“假想敌”,长大后成为peer pressure
29:15“我们以为在追求快乐,其实我们真正热爱的是痛苦。”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真正的生活,但是总有一些阻碍阻拦,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待完成,时间貌似够用,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艾弗里德·德索萨
总是想解决掉痛苦就会快乐了,把钱存够了就可以退休了,把工作和生活割裂开,然后循环往复地在报复性玩乐和新一轮压力之中挣扎 。
31:30 简为了让压抑、日复一日的生活有奔头,选择了一个假想敌,选择了一个所谓正确的“目标”,而忘记了原来自己也喜欢吃红叶蛋糕。
33:10现实中的假想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泛化的人,一个目标。和社会时钟、别人的规劝有关,这个目标会在人生的不同时间段交替出现,没有消失的时候。之所以会和这部剧共情,可能因为我们的人生也曾对自己“不够善良”吧
36:10这部剧挑战了传统对善良的定义,引发了我们对何为真正善良的深思:不够善良不是出自恶意,而是源自于对别人太过关注,对自己本身的疏忽。
38:00人对世界的理解直接决定了自己世界的样貌。
40:30对rebecca的共情
rebecca看似洒脱要强,实则严重缺爱,渴望温暖又推开温暖。每每想到自己曾经离幸福那么近却放弃的时候,就会心中泛起一阵酸涩。曾经以为幸福具像化模样“小心路滑,抓住我的手”如今却成为了rebecca的梦魇。
41:40爱情能争取吗?你会争取爱情吗?
面对幸福的时候主动没有问题,主动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和自信。
好的感情是两个人的双向奔赴,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和坚定吧
47:40简庆芬的“爱奉献”是一种想要证明的要强心态
48:20也许你的某一个侧面也曾是简庆芬和rebecca,也曾走过一段只有自己知道的内心“狂风骤雨”的时期。照顾好内心委屈的小孩,让她成长起来。
53:45幸福的秘诀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并且对其负责任。
希望大家都能摆脱期待,找寻自我。放下执念,放过自己时,天地皆宽~
By 陈云起、筱乐最近很热的一部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结尾备受争议。豆瓣评分由9降到了8.7。它之所以让我们这样生气可能是因为从中我们看到了一部分的自己,而它却破坏了我们的期待。究竟是选择单身还是结婚?究竟哪种选择才能真正地通向幸福?也许我们也通过这部剧问了问内心,究竟有没有面对真实的自己?
6:20剧情梗概(含超高剧透,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略过这趴)
一、关于结局的看法
5:30为了让两个女主有面对面坦诚内心、达成和解的机会而设置的戏剧冲突,可以但没必要
17:10可以理解剧里的人物设定没有那么潇洒,因为人的成长就是这么的拖沓绵长,做选择的时候可以理智,从心里放下到迎接太阳却总是要经过很多场绵绵的阴雨和突如其来的潮湿。但让我生气的是,经历了这样的成长过程,当我期待这些人物获得成长的时候,结局却又把她们打回原型。
19:30更无奈、更现实的结局,也许是导演对自己人生困境的再现,而导演不能代表40+女性
20:00 40岁的女性真的这么惨吗?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都这么悲惨,让即将30岁的我们还期盼什么呢?
二、不够善良的我们,究竟“不善良”在哪里?
22:10rebecca的不安全感、不配得感,让她在面对问题时只能选择逃。她的不善良在于不敢伸手要自己想要的,却在做了放手的选择后一直活在遗憾里。
24:40简庆芬的不善良在于一直委屈自己,明明要的是何瑞之的爱,得到的只是何瑞之太太的身份,把自己困在身份里,强撑着自己要强着。把rebecca的人生当成了自己没选择的路,过度美化了那条没选择的路。
何瑞之的不善良在于明明爱的是rebecca,可是他却自以为对所有人都好地选择了妈妈更喜欢的简庆芬。
他们对自己的心不够善良
三、关于窥探欲和假想敌,是谁在过我们想要的人生?
25:40中国式教育从小塑造的“假想敌”,长大后成为peer pressure
29:15“我们以为在追求快乐,其实我们真正热爱的是痛苦。”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真正的生活,但是总有一些阻碍阻拦,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待完成,时间貌似够用,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艾弗里德·德索萨
总是想解决掉痛苦就会快乐了,把钱存够了就可以退休了,把工作和生活割裂开,然后循环往复地在报复性玩乐和新一轮压力之中挣扎 。
31:30 简为了让压抑、日复一日的生活有奔头,选择了一个假想敌,选择了一个所谓正确的“目标”,而忘记了原来自己也喜欢吃红叶蛋糕。
33:10现实中的假想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泛化的人,一个目标。和社会时钟、别人的规劝有关,这个目标会在人生的不同时间段交替出现,没有消失的时候。之所以会和这部剧共情,可能因为我们的人生也曾对自己“不够善良”吧
36:10这部剧挑战了传统对善良的定义,引发了我们对何为真正善良的深思:不够善良不是出自恶意,而是源自于对别人太过关注,对自己本身的疏忽。
38:00人对世界的理解直接决定了自己世界的样貌。
40:30对rebecca的共情
rebecca看似洒脱要强,实则严重缺爱,渴望温暖又推开温暖。每每想到自己曾经离幸福那么近却放弃的时候,就会心中泛起一阵酸涩。曾经以为幸福具像化模样“小心路滑,抓住我的手”如今却成为了rebecca的梦魇。
41:40爱情能争取吗?你会争取爱情吗?
面对幸福的时候主动没有问题,主动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和自信。
好的感情是两个人的双向奔赴,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和坚定吧
47:40简庆芬的“爱奉献”是一种想要证明的要强心态
48:20也许你的某一个侧面也曾是简庆芬和rebecca,也曾走过一段只有自己知道的内心“狂风骤雨”的时期。照顾好内心委屈的小孩,让她成长起来。
53:45幸福的秘诀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并且对其负责任。
希望大家都能摆脱期待,找寻自我。放下执念,放过自己时,天地皆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