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秋野·说史
三百年大明社稷,浩浩汤汤,荡气回肠,然而,回溯历史的源头,是什么促成了如此帝国的建立,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完成了这样的丰功伟业,大明的明,到底又意味着什么?欢迎走进秋野说史,带您了解,明朝是怎么来的。
13.为什么说常胜不如短痛?
我们现在说到的这个人物名字叫做答失八都鲁,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让人很捉摸不透的一个人,他的人生,你可以粗略的把它分为两段,分界线就在至正十五年。
在至正十五年之前,他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朝廷派他去哪那就有捷报,但是到了至正是五年之后,命运就好像抛弃了他一样,吃败仗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为啥?
那个关键的人物,就是刘福通。
至正十五年的九月,答失八都鲁将部队屯驻在了中牟地区。
刚刚吃了一个打败仗的他们,各个看起来非常的疲倦,那真是晃晃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将士们都在四处收集逃散的兵卒,进行屯种。
结果没想到,又有义军前来劫营,这支起义军部队正式刘福通派来的小分队,他们顺利的掠夺走了答失八都鲁大量的辎重,并且趁乱俘虏走了孛罗帖木儿。
答失八都鲁顿时火了,他与孛罗帖木儿失去了联络,当时并不知道儿子到底是被俘虏还是走散了,正在焦急的时候,幸亏另一位元廷大将刘哈剌不花赶来救援,从其他方向冲破了起义军的队伍,救回孛罗帖木儿,真是一破三折,险之又险,就差一点,这个后来称制一时大军阀就嗝屁了。
在救回了孛罗后,答失八都鲁率军往东,退到了汴梁东南的位置。
修正了三个月以后,时间到了十二月,答失八都鲁率领部队在太康战胜了义军,进而开始包围亳(bó)州城。
这个时候,在城内的正式韩宋的皇上小明王,小明王害怕啊,就和刘福通一起逃出了亳州城。
再到了至正十六年一月,朝廷加封答失八都鲁为金紫光禄大夫。
三月,朝廷临阵差脱欢知院来营中督兵。
这一天,答失八都鲁父子亲与刘福通对阵,两军对垒,战斗从巳时一直打到酉时,我们来换算一下,按地支算,巳、午、未、申、酉,五个数,就是打了四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俩小时,拿着一场仗打了8个小时,可是不短了。
打到后来,答失八都鲁被义军射中坠马,幸亏儿子孛罗帖木儿来的及时,给救起来了,直到夜里三更天,俩人才步行回到了营中。
七个月以后,到了十月,答失八都鲁养好了伤,移军驻扎在陈留。
十一月,答失八都鲁率军进攻夹河义军刘福通的营寨,战斗的结果未知,应该是打得不怎么激烈,双方各打了一会就撤了,没输也没赢。
十二月十五日答失八都鲁继续带军推进至高柴店,这儿离太康就只有三十里低了。
十六日黎明与答失八都鲁再次与起义军大战,从寅时战到巳时,打了6个小时,终于成功拿下了太康城,义军将领张敏、孙韩等九为将军被俘,王丞相与罗丞相二人战死沙场。
这一场大战,刘福通输得惨,答失八都鲁赢得也惨,六个小时的厮杀,两方面都损失惨重。
军队驻扎好了以后,答失八都鲁因功,朝廷封他三世为王,加拜他为河南行省的左丞相,仍兼知行枢密院事,守御汴梁城,弟弟识里木为云南行省的左丞,儿子孛罗帖木儿为四川行省左丞,其他将校僚属都有赏爵。
至正十七年三月,修正了三个月,顺帝诏答失八都鲁回京师,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四川行省左丞相等职,虚职占多数。
半年后,九月,答失八都鲁攻取观城、东明、长垣(yuán)三个县城,没碰上起义军的主力。
十月,朝廷又派知院达理麻失理来援助答失八都鲁,他死就死在这个家伙的手里了。
接下来的故事您各位都明白了,他们分兵攻雷泽、濮(pú)州。结果达理麻失理被刘福通所杀,达理麻失理诸军皆被击溃。
答失八都鲁抵抗不住义军的进攻,退驻石村。
朝廷颇怀疑他是玩忽职守,故意失去战机,便不断派使者去督战。
义军探悉元军内部不和,诈称与答失八都鲁和好,并将通好书信丢在道路上,让朝廷使者拾去报告皇帝。答失八都鲁知道这些事后于十二月某日忧愤而死。
之后他的儿子孛罗帖木儿袭职,退驻到了井陉(xínɡ)。
我们花了比较大的篇幅来仔仔细细的讲了讲答失八都鲁的一生,不知道您有没有咂摸点什么味道?
有没有一种小媳妇儿过了门子,一直兢兢业业,想打啥事儿都做到最好,但是一直得不到婆婆的赏识,虽然婆婆出于礼节还是给了这位小媳妇儿一些奖励,但是到了最后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儿,再加上邻居老刘的一点挑唆,马上就和自己的儿媳妇儿翻脸了,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你是不是不想给我家生个大胖小子啊?你是不是觉得我对你不好啊?布拉布拉布拉布拉~~~~
答失八都鲁心里真的好憋屈啊,还记得他中箭坠马的那个夜晚么?孛罗帖木儿搀扶着他,两人走了好几个时辰才走回军营,那一路上,也不知道他们会聊些什么。也许,孛罗会问父亲,这样值么?为了别人家的天下,咱们风里来雨里去,在那个皇帝面前低三下四的,他都始终不信任咱们。
这时,答失八都鲁无力抬起手,拍了拍孛罗的肩膀,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每每想到这个情形,我都会觉得心口发堵,这么大一个英雄,死的那么憋屈,而且,我相信父亲的这种境遇,一定给孛罗帖木儿的心里留下了一些阴影的。
还记得我们在上一个系列中讲的么?
孛罗在兵变后上殿见过皇帝以后就一直觉得心肝发颤,自己感觉都是触犯了天威,应该与他父亲的死是有着一定的关系。
那么读历史呢,最终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可以给自己提醒,不要做一厢情愿的事儿,那样不好。
说完了答失八都鲁的死,就等于铲平了刘福通占领汴梁城的所有阻碍。我们再说回主体历史。
至正十八年五月,答失八都鲁死后的第五个月,刘福通再次发兵进攻汴梁,元军的守将竹贞因为非常惧怕刘福通的兵力,于是策马逃遁,就这样福通顺利的拿下了汴梁城,成功的据汴梁为都城,并且派人迎小明王韩林儿移驾汴梁,直到这会儿,韩宋政权终于变得名正言顺。
虽然并没有直接从大元王朝的手里继承正统与法统,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这个政权已经是合法的了,但是,这儿还是要强调一点,韩宋政权在历史上始终没有得到名流和精英阶层的仍可,这些精英阶层就是儒家士大夫、朝臣、文坛或者政治领袖一类。
这是当时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大家都希望有人可以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以起义的这形式推翻统治,因为这样没有办法得到正统,而且这一帮起义的又是邪教和流氓头子,你让这些士大夫和主流社会怎么和你相处?
朱元璋在继位和打天下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甚至比刘福通遇到的更加棘手,但老朱解决的就十分的有趣儿,咱们后面讲到朱元璋以后再慢慢去说。
再说东路军,那时毛贵虽进攻大都失利,但我们说过,山东形势好着呢,一次失败虽然有影响,但是问题不大,中路军这边呢则转战山西,西路军则进入关中,出现了红巾军北伐中最鼎盛局面。
《元史·察罕帖木儿传》称:“安丰贼刘福通等陷汴梁,造宫阙,易正朔,号召群盗。巴蜀、荆楚、江淮、齐鲁、辽海,西至甘肃,所在兵起,势相联结。”
我们来翻译一下,是说安丰的这个贼人刘福通,攻陷了汴梁城,自己立自己为正朔,造宫殿什么的,就因为你们在这儿胡来,全国各地的起义军都开始胡来了,这下所有人纠集在一起,非常的棘手啊
在这一形势下,整个河南地区都即将失守,原来的朝廷守将怎么办?
有人力挺就肯定会有人献降,那你投降总得有些礼物吧?
果然,元朝的河南行省平章事,这人叫周全,竟然把怀庆路整个一路当做礼物送给了刘福通。
刘福通大喜过望,省了一仗并不说,还收了一大块地盘,于是刘福通命令周全进攻占据这洛阳的察罕帖木儿。
《元史·顺帝纪》中记载:“守将登城,以大义责全。全愧谢退兵,刘福通杀之”。
我给您翻译一下,周全带着部队到了洛阳城下准备攻城,这时守城的将领上了城楼,开始教育他不忠不义,周全这大哥耳根子还软,听了以后觉得自己实在太惭愧了,于是就带兵撤了……
回到军营后被刘福通兵法处死。
所以您看看,当时元朝的官员,都是些什么人啊。
明朝是怎么来的感谢您的捧场,我是秋野。
秋野·说史
三百年大明社稷,浩浩汤汤,荡气回肠,然而,回溯历史的源头,是什么促成了如此帝国的建立,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完成了这样的丰功伟业,大明的明,到底又意味着什么?欢迎走进秋野说史,带您了解,明朝是怎么来的。
13.为什么说常胜不如短痛?
我们现在说到的这个人物名字叫做答失八都鲁,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让人很捉摸不透的一个人,他的人生,你可以粗略的把它分为两段,分界线就在至正十五年。
在至正十五年之前,他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朝廷派他去哪那就有捷报,但是到了至正是五年之后,命运就好像抛弃了他一样,吃败仗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为啥?
那个关键的人物,就是刘福通。
至正十五年的九月,答失八都鲁将部队屯驻在了中牟地区。
刚刚吃了一个打败仗的他们,各个看起来非常的疲倦,那真是晃晃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将士们都在四处收集逃散的兵卒,进行屯种。
结果没想到,又有义军前来劫营,这支起义军部队正式刘福通派来的小分队,他们顺利的掠夺走了答失八都鲁大量的辎重,并且趁乱俘虏走了孛罗帖木儿。
答失八都鲁顿时火了,他与孛罗帖木儿失去了联络,当时并不知道儿子到底是被俘虏还是走散了,正在焦急的时候,幸亏另一位元廷大将刘哈剌不花赶来救援,从其他方向冲破了起义军的队伍,救回孛罗帖木儿,真是一破三折,险之又险,就差一点,这个后来称制一时大军阀就嗝屁了。
在救回了孛罗后,答失八都鲁率军往东,退到了汴梁东南的位置。
修正了三个月以后,时间到了十二月,答失八都鲁率领部队在太康战胜了义军,进而开始包围亳(bó)州城。
这个时候,在城内的正式韩宋的皇上小明王,小明王害怕啊,就和刘福通一起逃出了亳州城。
再到了至正十六年一月,朝廷加封答失八都鲁为金紫光禄大夫。
三月,朝廷临阵差脱欢知院来营中督兵。
这一天,答失八都鲁父子亲与刘福通对阵,两军对垒,战斗从巳时一直打到酉时,我们来换算一下,按地支算,巳、午、未、申、酉,五个数,就是打了四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俩小时,拿着一场仗打了8个小时,可是不短了。
打到后来,答失八都鲁被义军射中坠马,幸亏儿子孛罗帖木儿来的及时,给救起来了,直到夜里三更天,俩人才步行回到了营中。
七个月以后,到了十月,答失八都鲁养好了伤,移军驻扎在陈留。
十一月,答失八都鲁率军进攻夹河义军刘福通的营寨,战斗的结果未知,应该是打得不怎么激烈,双方各打了一会就撤了,没输也没赢。
十二月十五日答失八都鲁继续带军推进至高柴店,这儿离太康就只有三十里低了。
十六日黎明与答失八都鲁再次与起义军大战,从寅时战到巳时,打了6个小时,终于成功拿下了太康城,义军将领张敏、孙韩等九为将军被俘,王丞相与罗丞相二人战死沙场。
这一场大战,刘福通输得惨,答失八都鲁赢得也惨,六个小时的厮杀,两方面都损失惨重。
军队驻扎好了以后,答失八都鲁因功,朝廷封他三世为王,加拜他为河南行省的左丞相,仍兼知行枢密院事,守御汴梁城,弟弟识里木为云南行省的左丞,儿子孛罗帖木儿为四川行省左丞,其他将校僚属都有赏爵。
至正十七年三月,修正了三个月,顺帝诏答失八都鲁回京师,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四川行省左丞相等职,虚职占多数。
半年后,九月,答失八都鲁攻取观城、东明、长垣(yuán)三个县城,没碰上起义军的主力。
十月,朝廷又派知院达理麻失理来援助答失八都鲁,他死就死在这个家伙的手里了。
接下来的故事您各位都明白了,他们分兵攻雷泽、濮(pú)州。结果达理麻失理被刘福通所杀,达理麻失理诸军皆被击溃。
答失八都鲁抵抗不住义军的进攻,退驻石村。
朝廷颇怀疑他是玩忽职守,故意失去战机,便不断派使者去督战。
义军探悉元军内部不和,诈称与答失八都鲁和好,并将通好书信丢在道路上,让朝廷使者拾去报告皇帝。答失八都鲁知道这些事后于十二月某日忧愤而死。
之后他的儿子孛罗帖木儿袭职,退驻到了井陉(xínɡ)。
我们花了比较大的篇幅来仔仔细细的讲了讲答失八都鲁的一生,不知道您有没有咂摸点什么味道?
有没有一种小媳妇儿过了门子,一直兢兢业业,想打啥事儿都做到最好,但是一直得不到婆婆的赏识,虽然婆婆出于礼节还是给了这位小媳妇儿一些奖励,但是到了最后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儿,再加上邻居老刘的一点挑唆,马上就和自己的儿媳妇儿翻脸了,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你是不是不想给我家生个大胖小子啊?你是不是觉得我对你不好啊?布拉布拉布拉布拉~~~~
答失八都鲁心里真的好憋屈啊,还记得他中箭坠马的那个夜晚么?孛罗帖木儿搀扶着他,两人走了好几个时辰才走回军营,那一路上,也不知道他们会聊些什么。也许,孛罗会问父亲,这样值么?为了别人家的天下,咱们风里来雨里去,在那个皇帝面前低三下四的,他都始终不信任咱们。
这时,答失八都鲁无力抬起手,拍了拍孛罗的肩膀,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每每想到这个情形,我都会觉得心口发堵,这么大一个英雄,死的那么憋屈,而且,我相信父亲的这种境遇,一定给孛罗帖木儿的心里留下了一些阴影的。
还记得我们在上一个系列中讲的么?
孛罗在兵变后上殿见过皇帝以后就一直觉得心肝发颤,自己感觉都是触犯了天威,应该与他父亲的死是有着一定的关系。
那么读历史呢,最终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可以给自己提醒,不要做一厢情愿的事儿,那样不好。
说完了答失八都鲁的死,就等于铲平了刘福通占领汴梁城的所有阻碍。我们再说回主体历史。
至正十八年五月,答失八都鲁死后的第五个月,刘福通再次发兵进攻汴梁,元军的守将竹贞因为非常惧怕刘福通的兵力,于是策马逃遁,就这样福通顺利的拿下了汴梁城,成功的据汴梁为都城,并且派人迎小明王韩林儿移驾汴梁,直到这会儿,韩宋政权终于变得名正言顺。
虽然并没有直接从大元王朝的手里继承正统与法统,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这个政权已经是合法的了,但是,这儿还是要强调一点,韩宋政权在历史上始终没有得到名流和精英阶层的仍可,这些精英阶层就是儒家士大夫、朝臣、文坛或者政治领袖一类。
这是当时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大家都希望有人可以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以起义的这形式推翻统治,因为这样没有办法得到正统,而且这一帮起义的又是邪教和流氓头子,你让这些士大夫和主流社会怎么和你相处?
朱元璋在继位和打天下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甚至比刘福通遇到的更加棘手,但老朱解决的就十分的有趣儿,咱们后面讲到朱元璋以后再慢慢去说。
再说东路军,那时毛贵虽进攻大都失利,但我们说过,山东形势好着呢,一次失败虽然有影响,但是问题不大,中路军这边呢则转战山西,西路军则进入关中,出现了红巾军北伐中最鼎盛局面。
《元史·察罕帖木儿传》称:“安丰贼刘福通等陷汴梁,造宫阙,易正朔,号召群盗。巴蜀、荆楚、江淮、齐鲁、辽海,西至甘肃,所在兵起,势相联结。”
我们来翻译一下,是说安丰的这个贼人刘福通,攻陷了汴梁城,自己立自己为正朔,造宫殿什么的,就因为你们在这儿胡来,全国各地的起义军都开始胡来了,这下所有人纠集在一起,非常的棘手啊
在这一形势下,整个河南地区都即将失守,原来的朝廷守将怎么办?
有人力挺就肯定会有人献降,那你投降总得有些礼物吧?
果然,元朝的河南行省平章事,这人叫周全,竟然把怀庆路整个一路当做礼物送给了刘福通。
刘福通大喜过望,省了一仗并不说,还收了一大块地盘,于是刘福通命令周全进攻占据这洛阳的察罕帖木儿。
《元史·顺帝纪》中记载:“守将登城,以大义责全。全愧谢退兵,刘福通杀之”。
我给您翻译一下,周全带着部队到了洛阳城下准备攻城,这时守城的将领上了城楼,开始教育他不忠不义,周全这大哥耳根子还软,听了以后觉得自己实在太惭愧了,于是就带兵撤了……
回到军营后被刘福通兵法处死。
所以您看看,当时元朝的官员,都是些什么人啊。
明朝是怎么来的感谢您的捧场,我是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