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叨历史 | 十分钟的历史故事

【农民大起义】5.大闹天下之小明王出世


Listen Later

秋野·说史

三百年大明社稷,浩浩汤汤,荡气回肠,然而,回溯历史的源头,是什么促成了如此帝国的建立,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完成了这样的丰功伟业,大明的明,到底又意味着什么?欢迎走进秋野说史,带您了解,明朝是怎么来的。

5.大闹天下之小明王出世

小明王韩林儿的一生可以说是极为悲情的,随着文明与社会的进步或者说是演化,总有一些平庸之人会被动的走上历史舞台的最中心,幸运的人稀里糊涂的就获得的高位与富贵,然而,那些不幸运的,也就稀里糊涂的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以至于就连怎么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都没了记录,韩林儿显然就属于后者。

人生总是坎坷的,韩山童在颍上发动起义的时候,我猜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出师未捷身先死,或许那个时候尚且年幼的韩林儿并不清楚父亲他们到底想做什么都不太清楚,只记得那一夜突然战火四起,有人大喊官府杀人了!母亲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带着他疯狂往外奔跑,有几个父亲的信徒,自己也认识,王叔叔李叔叔之类的,突然间就被官府的人用刀砍死了,他想大声的喊出来可是就像做梦一样,人已经吓傻了,什么事儿也做不出来,耳朵里面只有自己沉重的呼气声,还有母亲大声的叫喊,只是显得很远很远。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只剩了自己和母亲,可能知道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再说刘福通那边。

经过几场大战后,此时的刘福通已经一跃成为起义军的领袖,他卓越的指挥才能赢得了部下对他的拥戴,但是此时的刘福通并未被手中权势冲昏头脑,他的理想至少在外人看来仍然是韩山童口中的那个大同社会,至于他对白莲教的教义是否深信不疑,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平顺的度过了四面安稳的发展期,在这四年中,刘福通心头最大的那快石头总算是落下了,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这一天,手下人告知刘福通,终于得知了韩林儿母子的下落,刘福通欣喜若狂,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四年韩林儿可是刘福通心中那个日思夜想的刘哥哥啊,你一天不来我就一天踏步出颍州城,你每晚来一天我的合法性就会弱一点,天不负刘福通,还是让他找到了韩林儿。

我们再说韩林儿这边,他为什么故意要让老刘找到他?

真正的原因我们在这儿无法得知,但是有两种猜测:

一、杨氏夫人为他选的一条路,可能是由于一些原因杨夫人觉得时机到了,刘福通的势力已经足够可以保护自己的儿子了,这才让刘福通的手下找到了韩林儿;

二、刘福通早就找到了韩林儿,但是由于起事的准备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太早的祭出了韩林儿这杆大旗就显得好钢没有用到刀刃上,那么这时,建立一个新政权的时机已经到了,现在祭出韩林儿显得恰当好处,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发动民间的力量。

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初心,此时的刘福通立即派人把她们接到亳州,并毫不犹豫地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建国大宋,历史上也叫后宋、韩宋或者伪宋,改元龙凤,又尊林儿母杨氏为太后。

所以我们来讲讲这四年之中老刘做了哪些努力。

至正十二年当元朝廷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呢,亦为之震惊,顺帝火冒三丈,以往有起义短时间内就会被列祖列宗们火速灭掉,到了自己这儿怎么就不灵了?不但没灭掉,反而让他们自己成了气候。

盛怒怪罪手下的大臣没有才能,于是,急命监戍(shù)治河民工的同知枢密院事赫(hè)厮、秃赤领六千阿速军以及各支汉军进讨刘福通军。

赫厮、赤秃与河南行省徐左丞这哥仨,没一个正经玩意儿,文中记载是以酒色为务,属下军士呢,更不咋样了,老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们则以剽掠为务。

到了阵前,赫厮望见红中军人多势众,吓了一跳,扬鞭大呼“阿卜!阿卜!”阿卜是句蒙古语,意思是“快走”,于是策马掉头就跑,那你想元军自然不战而溃,来自高加索北麓(lù)的阿速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没过多久病死者过半,气势低迷到无可救药,这也是阿速军历史上少有的大溃败。

后来徐左丞被朝廷诛杀,赫厮不小心战死于上蔡。

这一年的六月,刘福通乘胜占据朱皋(ɡāo)(今河南固始),攻破罗山、真阳、确山,紧接着进攻舞阳、叶县等地。

九月,刘福通与韩林儿汝宁府(今属河南)、息州、光州(今河南潢州),众至十万。

刘福通起兵仅四五个月,就击溃了元廷派遣的赫厮、秃赤大军,摧垮了一批地方统治机构,占领了众多的中原城镇,韩宋政权成功的成为了元朝廷的“心腹大患”。

还是九月,元顺帝以右丞相脱脱之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与卫王宽彻哥率军十余万人前往镇压。

一个月以后,加派了知枢密院事老章增援也先帖木儿。

十二月,元军拿回上蔡,起义军最早的领导人之一韩咬儿被俘,注意不是韩林儿,韩咬儿被押送京师处死,重创了一次韩宋军。

江浙平章教化、济宁路总管董抟(tuán)霄也成功攻陷安丰(今安徽寿县)。

十二年正月,刘福通手下大将韩兀奴罕摆脱敌人围剿,挺进山东地界,进攻东明。

短短一个月以后,就非常顺利的拿下了滑州和浚州,进而功克了开州(今河南濮阳),到了这个时候天下已经出现了“红衣遍野,呼声动地”的壮观场面。

但是好景不长,元兵大军压境,寡不敌众的韩兀奴罕兵败被擒,不知死活。

又一个月,到了三月,河南行省平事,章太不花带兵攻陷汝宁,知行枢密院事巩卜班率数万侍卫汉军、爱马鞑靼军屯驻汝宁沙河岸边,书中记载他们“日夜沈溺酒色,醉卧不醒”。

那刘福通最了解朝廷里的人啊,乘其不备,偷袭了大营,巩卜班战死,元军火速退到了项城。

听过上个系列的大伙知道,元廷命丞相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为总兵,率精兵30万,那是当时元朝最后的有生力量,话说是“金银物帛车数千辆,河南北供亿万计,前后兵出之盛无如此者”(《庚申外史》卷上),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金银辎重带了数以亿万级,出兵的状况是史无前例的。

也先帖木儿驻军沙河。

到了半夜,刘福通派了一股夜骑兵,进行试探性的进攻,结果元军中瞬间爆炸,也先帖木儿吓得挑头就跑,手下人拦都拦不住,那甭问啊,元兵把什么辎重、器械、粮草、车辆全部给丢了,刘福通做梦也没想到老天爷给他送了这么大的一个惊喜,未来几年时间的军费啊、粮食啊全都有了,这也是为啥老刘可以肆无忌惮北伐的原因,财大气粗,拿着你元朝的钱和武器揍你,就问你气不气?

那也先帖木儿呢,仅收散兵一万人左右逃奔开封,结果受到指责,无奈下驻军朱仙镇。

顺帝撸掉了也先帖木儿,命令平章代替他统领大军,也先帖木儿回到了大都,仍当他的御史大夫,还是纪检委的工作适合他。

这一年是1352年,至正十二年,北方红巾军首义成功并抗击元军的围剿,为全国各地不满元朝统治的广大劳苦大众树立了榜样,大家一看这情景,那还等啥啊,也纷纷拿起武器投入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

那段时间前后,徐州的芝麻李,蕲(qí)黄的徐寿辉,湘汉的布王三、孟海马,濠州郭子兴等纷纷起义响应,声势浩大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全面展开。

至正十一年的八月,萧县人李二,因家有芝麻一仓,饥荒时赈济饥民,故称芝麻李与社长赵君用、樵夫老彭及其子彭早住等继任“烧香聚众”起义,一夜攻占徐州。

没多久,又占领了徐州近县及宿州啊、五河县等地,这就有了十万的部队。

还是这一年的十一月,王权(又称布王三)、张椿等攻占邓州(也是今河南邓县)、南阳,因为地处北边,也称“北琐红军”,旋又占领唐州(今河南唐河)、嵩(sōnɡ)州(今河南嵩县)、汝州(今河南临汝)、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等地。

至正十二年年正月,孟海马等攻占襄阳,因为相对“北琐红军”在南边,所以被称“南琐红军”,不久后拿下房州(今湖北房县)、归州(今湖北秭(zǐ)归南)、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峡(xiá)州(今湖北宜昌)、荆门等地。

二月,定远大富豪郭子兴与农民出身的孙德崖、俞某、鲁某、潘某四人起兵,占领了濠州,郭子兴自称元帅,也以红巾为号。

上面说的各支起义军,虽然都是以红巾为号,但起初均各自为战,并未有相互的统属关系。

当时的徐州、濠州是韩山童传教的活动范围,芝麻李、郭子兴等有可能在起事之前就共尊韩山童为教主,在此之前他们很有可能过接触的,这也为以后朱元璋投靠郭子兴接触到刘福通提供了机会。

至正十五年(1355)刘福通建立宋政权后,这两支起义军就统统归与韩宋政权领导,因此都可以纳入北方红巾军系统。

到自为之,我们终于经交代清了北方红巾军的整个势力范围,下一期,我们来详细的说说其他的地方势力。

明朝是怎么来的感谢您的捧场,我是秋野。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秋野叨历史 | 十分钟的历史故事By 秋野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