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养生方

品种太多分不清?吃参进补这样选


Listen Later

冬季有进补习惯的人大多会选择吃参,但是面对不同品种的“参”,该如何选择?今天教听友弄清楚不同“参”的功效区别,才能健康吃“参”养生。

人参

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人参家族的种类繁多,像红参、野山参、高丽参、东洋参等等实际上都是人参,只不过是由于加工方式、产地等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称谓。

人参对于大病或久病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能大补元气,往往单独使用就能奏效。人参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身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者的人。同时也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心神不安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

特别要提到的是红参作为人参的一种,功能偏于温养,主要用于气虚而兼有寒象的病证,如心血管疾病、大病后的恢复期。注意,实热证的人切忌用红参,因为温阳会使阳热更重,让人“上火”,因此不要随便服用。

进补建议:

人参多以炖为主。

党参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党参药效较人参弱,但兼有补血的功效,一般慢性虚弱病症都可选用。尤其适用于脾胃气虚的体质虚弱,容易出现面色萎黄、食少便溏、慢性腹泻、肺气不足、咳嗽气促、易于感冒等症状的人群服用。

进补建议:

挑选党参以条大粗壮、横纹多、味清甜、嚼之无渣者为佳。一般可以搭配枸杞,用于滋补肝肾,老人出现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腿酸软等表现时可以使用。

西洋参

西洋参也叫花旗参,性寒,味苦、微甘,具有补气、养阴生津的功效。

西洋参与人参同科同属,但是功效却并不相同。西洋参滋阴清火,有益于补气生津、清火除烦。西洋参适用于虚热的牙痛、咳痰、肠热便血等症状,但是由于性偏微寒,因此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的人不建议长期使用。

进补建议:

挑选西洋参以呈长圆柱形、支条较粗壮、芦头较大,表面较光滑,颜色偏灰黄,纵纹明显为佳。食用西洋参可以用于炖品的添加。

太子参

太子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太子参药力较弱,其补气、养阴、生津与清火之力俱不及西洋参,但它是补气中的一味清补之品,多用于脾虚食少、气阴两亏、倦怠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而不宜温补的人。

进补建议:

挑选太子参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太子参日常可以煮鹌鹑,适合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人群服用。

沙参

沙参性微寒,味甘,具有清肺养阴、益胃生津的功效。沙参不像其他大多数的“参”都有补气功效。一般来说,北沙参清养肺胃的作用要强一些,所以适用于肺胃阴虚有热之证。而南沙参还有益气及祛痰作用,较适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的人群。

进补建议:

挑选沙参以粗细均匀、肥壮、色白者为佳。北沙参可以搭配鸡蛋煮冰糖水,适合肺胃阴虚、咳嗽、咽痛口渴的人群。

推荐食疗方——人参炖鸡

材料:

人参3-8克,乌鸡或老母鸡1个,红枣3粒,姜3片。

做法:

将人参切片塞到鸡肚子里面,然后加水,加红枣、姜,慢火炖2小时即可。

功效: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金小洣 李朝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沫依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今日养生方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