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姐放

情人節特輯 1


Listen Later

2021年,我病了。我不想承認,因為我潛意識覺得這就是對自己各種行為的推託與卸責。然而我現在主觀回憶起來:我的確生病了,而且病得很明顯。

我這樣想之後,我就開始進入自責的無限循環。我想要跳開讓我一直痛苦的內疚迴圈,所以我選擇以柔韌的文筆,我最舒坦地方式,流暢書寫下來再俐落剪裁後,以簡潔明瞭的段落整理自己不堪過去的樣貌:
2021年⋯
4月開始,我有嚴重社交恐慌。我持續加退追蹤、加退群組,最後是拒絕和親友聯絡,7-8兩個月份將自己關在房間,我稱呼這段時間為「孤獨實驗」。

8月中旬,我開始嚴重躁鬱。我在人際情感經驗裡的壓抑情緒大爆發,我藉由「性」與飲食的題材,將本人最隱藏的情慾幻想以文字和聲音表現出來,還有拍了20支與「性/情」有關的一人自拍短片,我管這一系列為「性侵害犯罪劇場」。

9月我去過精神科,將過程轉述醫師。然除了主述狀況,我的吃穿住行工作和一般人一樣,沒有相應的藥物治療可以搭配。

我去過兩次心理諮商,諮商師建議我將想法整梳、自我檢視,就像寫日記一樣。

於是10月開始,我在手機的記事本吐露心裡話,我每天審視、增減、重寫10-20次。我稱這段時間為「性姐放草稿期」。

到了11月,我開始陷入極度憂鬱和自責。我將1/3的影片都刪除了,其中有很多根本沒發表過,內容包含我喝醉和大喊不要碰我⋯我那時被自己的影片嚇壞了,我想知道為什麼我會有這種心理狀態?我將草稿整理為正稿,慢慢拼出了我的糾結與問題。

我站在陪伴的角度,聽到自己的恐慌與幻覺,我用文字安慰我的害怕,我出了「性姐放第一季」。

跨年那天,我以為我都好了,結果1/1我的狀況最糟糕。我在阿里山上抱著樹木大哭,我好痛苦。一邊回台北的路上,我不斷思索為什麼我會更不舒服?

「性姐放第一季」充滿了自我譴責、批評、沉溺的抒發,我就像餵了自己一大堆安慰劑。

2022年1月,我察覺我的自審特質,別人還沒說什麼我就容易一直想「會不會是我的原因?」。我發現我只會把自審用在「檢討與改善」的方向,我從來沒有真的欣賞過這項能力。

1月中以後,我把之前的草稿反過來看,找到我的反差思維、兩面表述、浪漫音梗、膽大分析,我這個人真的很神奇!整理好之後,我公開了「性姐放第二季」。

1月下旬,我發現第一季實在太雜亂了,我自己回去讀會迷路。我知道我在創作呈現上有強烈的「形式完美主義」,那我就盡量做到我做起來不勉強,看起來更讓我舒服的樣子吧。我將第一季約一半的內容揀選出來,收納為「性姐放第三季」。

隨後,過年了🧨我在家工作打掃煮飯與吃,過了一個安靜的年假,但是我心裡還是難過。我想到前陣子發文時,可能是hashtag內容太煽動,我收到很多騷擾訊息和不雅照片。我一個個刪除,因為我不想讓那些內容停在我的帳號裡。訊息裡有聊有約,我自然地把自己想成「隨便能發生關係的對象」。我發現原來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性的侵害」。

年假後,前幾天,我決定將之前拍的短片中,與性侵或性騷有直觀且理性討論的內容,整理出來分享成「性姐放特別篇」。

這是我的創作心智與精神狀態,我踏在瘋狂的邊緣,挖掘自己創傷的原因,因為我想讓自己知道:我生病了,為什麼呢?我正在理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性姐放By Umy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