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一整天

区块链一整天第137期|DeFi锁仓会不会成为币价下跌的推手?


Listen Later

区块链一整天第137期|1000亿美元TVL与2万亿美元市值—— DeFi锁仓会不会成为币价下跌的推手?


Hello大家伙儿,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这段时间,我已经从BitMax泡泡糖升级成为了AscendEX泡泡糖。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区块链行业有趣、有价值的文章,主题是:1000亿美元TVL与2万亿美元市值—— DeFi锁仓会不会成为币价下跌的推手?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2021年加密资产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加密投资活动似乎正在放缓,但某些指标表明,散户投资者和交易员的兴趣正在增加,这带来了新的流量和投资模式。


2、美国最大的金融刊物之一《巴伦周刊》在头版展示了比特币图形。《巴伦周刊》是《华尔街日报》的姊妹刊物,主要提供股票、投资等深度分析和评论。


3、英国演员兼编剧劳伦斯·富勒在数字资产市场Open Sea上发行了第一部故事片NFT《五个家庭》。据悉,此次拍卖有14个NFT,其中包括电影和海报的剧照。


好的,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于区块链卫道士的资深作者蓝调99,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na/460050932_100042778)


据火星财经的火星周刊最新消息,给出了2个币圈的关键大数据,即 DeFi的总锁仓量(TVL)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而加密货币的总市值则超过了2万亿美元,双双创下了历史新高记录 。


其实,笔者对数据本身还是有些疑问的。因为根据 DeBank的数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以太坊DeFi生态的TVL大约从上一季的160亿美元增长到385亿美元,其涨幅约为141%。一般的认知是,以太坊DeFi长期的领域占比都在90%以上,按理说,既然以太坊TVL才385亿美元,DeFi的总量似乎没有太大的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


不过数据来源有限,只能猜想是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吧。但无论如何这说明了2件事情,一是DeFi总锁仓量TVL暴增的势头方兴未艾,且增长速度极为惊人;二是DeFi正从原来以太坊为主的格局迅速地席卷到各条公链,扩散速度同样惊人。


这两个数据让笔者有个想法,那就是迅速增长的 DeFi总锁仓量,其规模是否已经达到了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币圈“吸血效应”的程度?或者,正在逐步影响到币圈币种整体的资金分布?


这个想法,是因为一正一反两个因素的解读。


正面的是,DeFi的TVL相对是比较真实的资金,或许其中有部分重复统计,但整体是根据链上真实资金统计的,比较“实”。反面的则是,2万亿币圈总市值是一个“虚”数,因为不是所有的币都在流动。例如比特币,大概有一半其实都被巨鲸们长期持有而不流通,多数躺在冷钱包中。按照目前比特币占币圈总市值50%以上的比例,这意味着光是比特币的总市值,也许就要“虚”掉5000亿美元。


胡乱猜想一下,也许这2万亿市值,撑起它的真实资金只有6000~8000亿美元?所以DeFi锁仓的1000亿美元相对撑起币圈整体市值的总资金量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而是相当大的比例了。很显然,DeFi的TVL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币圈总市值增长的速度 。


按照个人体验,目前机动资金几乎超过半数都锁仓DeFi了,要么是赚取较高收益的稳定币和主流币Staking,要么就是参与流动性挖矿。显然,这样的情形对很多老韭菜的资金分配策略,不算是特例。恐怕相反的是,这正变成相对炒币而言更为普及的投资方式。币圈新人限于知识面和经验面的不足,也许短期确实资金还是集中在买卖币上,而大户和老韭菜,则确确实实将更多的资金分配到各种各样的DeFi锁仓上。


所以不管从数据分析还是自身体验, 部分资金从炒币转向DeFi锁仓是不争的事实,而发展到目前规模,也确实形成了一定的吸血效应。


那么,这种吸血效应如何影响币圈呢?笔者觉得,同样是一正一反的两种影响。


正面的是,新币种TVL吸收的规模几乎决定了其上市初期的币价,之所以产生了那么多暴涨几十倍甚至百倍的新币,就是TVL得力。例如一个新币的业务借助其锁仓流动性挖矿能够突破1亿或者2亿美元的话,几乎可以断定上市币价相对其私募或者IDO价格至少会上涨数十倍,然后才会随着挖矿产生的通胀,即币量迅速增长而逐渐下跌。读者们可以对比自己熟悉的新币,看看这是否是普遍性规律。


反面的自然是,这些新币的TVL哪来的呢?除了主流币的锁仓大搬家外,也需要部分抛售老币购入新币份额。这自然造成老币资金失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老币的下跌。


所以,如下的推论是否会成立呢?DeFi的总锁仓量TVL其实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币上市而迅速增长的,因为大多数新币几乎都集中在DeFi领域,或者至少部分开展DeFi业务,锁仓流动性挖矿几乎是必备的手段。那么,新DeFi对老币的抽血规模会越来越大,毕竟在1000亿美元规模以上再增长,那对资金的需求是极为恐怖的,原来的小盘已经变成大盘,不可能不影响总盘。


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良好TLV水平,如1亿美元或以上的新币都有币价短期腾飞的可能,这更让它们具备了极强的吸引力。而老币则必须实现新人资金对抽血资金的足额替代,否则如何撑得住原来庞大的市值呢?比特币可以有外界美国机构不断注入的资金支撑,但其它主流币呢?


形象地比喻说,撑起币圈市值的资金总量可以看成一个有很多进水口和很多出水口的一个水箱,进水口中有2条特别引人注目,一是美国机构和上市公司的投资,但这条进水道资金主要集中到比特币上;二是牛市吸引的币圈新人的资金,进水后主要购买各种币。


而出水口中也有2条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利润兑现出金,赚钱的一些人已经开始出金,从币圈抽离资金;第二就是 DeFi锁仓资金的搬家。虽然DeFi锁仓资金并没有离开币圈,但其实是从老币中抽离而集中到了新币种,这种真实资金的搬家就可能形成这样一个效应,老币的市值大,资金抽离后市值跌落的损失大;而新币的市值小,资金注入后市值成长的幅度小,所以总体市值就开始缩小。


除了DeFi锁仓的抽血资金,还有新币本身的发行。每个新币都会以项目名义从币圈中抽血一笔资金用于“项目发展”。随着这种抽血的规模越来越大,是否会在未来的某天发生逆转,机构和新人注入的资金不够了?也许,那就是牛熊大逆转的审判日。


以上思考,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的,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区块链一整天By AscendEX泡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