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区块链一整天第153期|“比特币披萨节”,你听说过吗?就在本周末!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比特币披萨节”,你听说过吗?就在本周末!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根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17日,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大约是134. 89太瓦时,而1太瓦时就是10亿度电。
2、加密货币价格本周遭遇暴跌,缩水超30%。5月12日,比特币价格高达58000美元。而在5月19日,比特币价格则跌至36000美元,目前已经回升至40000美元。
3、近日,美国财政部表示,将收紧对加密货币市场和交易的税务监管,并要求单笔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加密货币交易必须上报至国税局。而这被视为拜登政府加强税收合规性提案中的重要一环。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新华网,作者黄博阳、闫雨昕、游苏杭,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49878006376420&wfr=spider&for=pc)
2010年5月,一位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买两份披萨,四天后交易成功。是的,您没有听错,1万枚。后来,大家为了纪念比特币支付购买实物成功,将5月22日定为“比特币披萨节”。
11年过去,这个节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想起,也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去用比特币来买披萨。对于比特币、狗狗币、柴犬币等加密货币产品,中国的监管部门早有定论:这都不是货币。
这个定论早在2017年9月份就已由七部委联合发布,但今天仍有不少投资者和相关市场研究者在热衷这些“币”。主要原因其实就一个字:涨。
从2010年到2021年,比特币的价格从每个0.1美元涨每个5万美元水平,翻了50万倍;自2013年狗狗币横空出世,价格已经从发行时的每枚0.00026美元,涨到近期一度每枚0.5美元,累计涨幅1923倍。以太坊则在本月站上了每枚4000美元的价格,创出新高。
十年涨几十万倍。利益面前,即便明知是击鼓传花也总会有人心存侥幸。至于“未来趋势”“技术变革”等不是很明确的高端词汇,都是给“涨”字这根大肉串添了点孜然。
那么,这些“币”为什么会涨得这么凶?具体技术原理就不多说了,我们只需要知道每一种加密货币,理论上总数都恒定。比如比特币,总量2100万,不会多,可以理解为“限量版”。
历经十余年下来,各种话题和概念炒作。种种因素,导致这些“币”越涨越凶,偶有收跌,但就算跌了也远远高于你买入时的价格。
这样的趋势就演变成,持有的人越来越多,卖出的越来越少,进而涨得越来越凶,形成一个循环,而在总量还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流通的“币”越来越少。事实上,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许多加密货币,流通性之差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供给和需求的扭曲,导致价格进一步“妖魔化”。举个例子,有5个考试的学生,10根铅笔。原本可以平均每人2根铅笔,供需平衡且充足,填个答题卡毫无问题,还有备用的。
但是如果10根铅笔中,有9根被一个学生持有了。只有1根在流通,流通率只有10%。那么,其他4个人会争抢这1根铅笔,导致铅笔的供需出现紧张。
而坐拥9根铅笔的那个学生,就会以那流通紧张的1根铅笔的价值,形成乘以9倍的财富,成为5个学生中的“铅笔首富”。
事实上,比特币的流动性危机已经持续了接近一年。其他类型的加密货币随着价格的提高其流动性也在逐步降低。
这一年时间里,疫情所导致的全球经济不稳定性激增,连挖币的算力矿工都不愿再出手自己挖到的比特币,更何况是那些压仓大户。
当然,流动性的紧张只是加密货币涨上加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段时间,狗狗币、柴犬币等“山寨币”之所以炒得飞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比特币太贵了,想要进场成本太高。
至于马斯克最近说挖比特币“致使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幅增加”,也可以理解为电费太贵了。
这个周末就是“比特币披萨节”了,当年买2张披萨的1万枚比特币,现在的价格大约可以买到2000万张披萨,供3000万人吃顿饱饭。
能买到东西的“币”,才具有货币的属性。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包括马耳他、爱沙尼亚、瑞士、白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测试比特币支付。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强调,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2021年5月18日,互联网金融协会、银行业协会、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会员机构不得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兑换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还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业展示、营销宣传、付费导流等服务。
公告称,虚拟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关于这些加密货币未来涨跌走势会如何,难以预测,但风险提示摆在那里已经很多年了,希望大家能有理性的基本判断。
关于风险识别,分享给大家几项实用小知识:
1、 如果有人说“区块链技术国家都承认啦!”然后向您推荐加密货币,不要轻信,因为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不是一码事;
2、 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不小心丢了会很心痛。同理,如果是拿来投资也需要很谨慎。了解投资的知识,商品背后的价值和原理。如果买“币”,起码也应该好好查查这些交易平台,企业注册地在哪、法人是谁、工商注册的营业范围都是什么。如果什么都是问号,怎么就敢把钱交出去呢;
3、 锻炼身体,多喝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看待每一样事物,按时体检。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提前祝大家“披萨节”快乐,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区块链一整天第153期|“比特币披萨节”,你听说过吗?就在本周末!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比特币披萨节”,你听说过吗?就在本周末!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根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17日,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大约是134. 89太瓦时,而1太瓦时就是10亿度电。
2、加密货币价格本周遭遇暴跌,缩水超30%。5月12日,比特币价格高达58000美元。而在5月19日,比特币价格则跌至36000美元,目前已经回升至40000美元。
3、近日,美国财政部表示,将收紧对加密货币市场和交易的税务监管,并要求单笔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加密货币交易必须上报至国税局。而这被视为拜登政府加强税收合规性提案中的重要一环。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新华网,作者黄博阳、闫雨昕、游苏杭,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49878006376420&wfr=spider&for=pc)
2010年5月,一位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买两份披萨,四天后交易成功。是的,您没有听错,1万枚。后来,大家为了纪念比特币支付购买实物成功,将5月22日定为“比特币披萨节”。
11年过去,这个节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想起,也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去用比特币来买披萨。对于比特币、狗狗币、柴犬币等加密货币产品,中国的监管部门早有定论:这都不是货币。
这个定论早在2017年9月份就已由七部委联合发布,但今天仍有不少投资者和相关市场研究者在热衷这些“币”。主要原因其实就一个字:涨。
从2010年到2021年,比特币的价格从每个0.1美元涨每个5万美元水平,翻了50万倍;自2013年狗狗币横空出世,价格已经从发行时的每枚0.00026美元,涨到近期一度每枚0.5美元,累计涨幅1923倍。以太坊则在本月站上了每枚4000美元的价格,创出新高。
十年涨几十万倍。利益面前,即便明知是击鼓传花也总会有人心存侥幸。至于“未来趋势”“技术变革”等不是很明确的高端词汇,都是给“涨”字这根大肉串添了点孜然。
那么,这些“币”为什么会涨得这么凶?具体技术原理就不多说了,我们只需要知道每一种加密货币,理论上总数都恒定。比如比特币,总量2100万,不会多,可以理解为“限量版”。
历经十余年下来,各种话题和概念炒作。种种因素,导致这些“币”越涨越凶,偶有收跌,但就算跌了也远远高于你买入时的价格。
这样的趋势就演变成,持有的人越来越多,卖出的越来越少,进而涨得越来越凶,形成一个循环,而在总量还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流通的“币”越来越少。事实上,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许多加密货币,流通性之差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供给和需求的扭曲,导致价格进一步“妖魔化”。举个例子,有5个考试的学生,10根铅笔。原本可以平均每人2根铅笔,供需平衡且充足,填个答题卡毫无问题,还有备用的。
但是如果10根铅笔中,有9根被一个学生持有了。只有1根在流通,流通率只有10%。那么,其他4个人会争抢这1根铅笔,导致铅笔的供需出现紧张。
而坐拥9根铅笔的那个学生,就会以那流通紧张的1根铅笔的价值,形成乘以9倍的财富,成为5个学生中的“铅笔首富”。
事实上,比特币的流动性危机已经持续了接近一年。其他类型的加密货币随着价格的提高其流动性也在逐步降低。
这一年时间里,疫情所导致的全球经济不稳定性激增,连挖币的算力矿工都不愿再出手自己挖到的比特币,更何况是那些压仓大户。
当然,流动性的紧张只是加密货币涨上加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段时间,狗狗币、柴犬币等“山寨币”之所以炒得飞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比特币太贵了,想要进场成本太高。
至于马斯克最近说挖比特币“致使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幅增加”,也可以理解为电费太贵了。
这个周末就是“比特币披萨节”了,当年买2张披萨的1万枚比特币,现在的价格大约可以买到2000万张披萨,供3000万人吃顿饱饭。
能买到东西的“币”,才具有货币的属性。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包括马耳他、爱沙尼亚、瑞士、白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测试比特币支付。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强调,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2021年5月18日,互联网金融协会、银行业协会、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会员机构不得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兑换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还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业展示、营销宣传、付费导流等服务。
公告称,虚拟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关于这些加密货币未来涨跌走势会如何,难以预测,但风险提示摆在那里已经很多年了,希望大家能有理性的基本判断。
关于风险识别,分享给大家几项实用小知识:
1、 如果有人说“区块链技术国家都承认啦!”然后向您推荐加密货币,不要轻信,因为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不是一码事;
2、 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不小心丢了会很心痛。同理,如果是拿来投资也需要很谨慎。了解投资的知识,商品背后的价值和原理。如果买“币”,起码也应该好好查查这些交易平台,企业注册地在哪、法人是谁、工商注册的营业范围都是什么。如果什么都是问号,怎么就敢把钱交出去呢;
3、 锻炼身体,多喝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看待每一样事物,按时体检。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提前祝大家“披萨节”快乐,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