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区块链一整天第159期|区块链行业的“三重价值”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区块链行业的“三重价值”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本周,比特币、以太坊、卡尔达诺(Cardano)和狗狗币等加密货币都呈现出上涨趋势,加密货币市场也终于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2、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麦肯锡(Maxine Waters)决定,将于6月15日就央行数字货币举行听证会,同时,于6月30日就“加密货币浪潮”的影响举行听证会。
3、近日,韩国首尔警方宣布,已收到有关加密货币交易所Bittop的欺诈指控,目前正在调查中。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链上观,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8btc.com/media/6644663)
无论是币圈业内人还是传统领域圈外人,大凡关注区块链行业时间长了,都会经受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区块链行业之于社会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而撇开投机和炒作,区块链行业的底层价值究竟在哪里?
笔者认为,区块链行业总共有三层价值:共识价值、技术价值、应用价值。
区块链行业的第一层价值叫“共识价值“。
“共识”是通过时间累积、历史传承、市场换手等因素共同叠加出来的“时间价值”,它具有不可逆、不可取代性、不可被消灭等诸多特性。
比如比特币是中本聪在2008年做的一个点对点电子支付的实验,本意是要取代传统银行支付体系做全新的货币支付系统,但没过多久就发现比特币的出块速度和块处理交易量远不足以支撑传统金融系统庞大的支付需求,所以在中本聪眼里比特币或许在他选择消失的那一刻就已经死掉了。
但在后来的10余年内,比特币在多次生死难关之后其功能和价值也进行了自然演化。现在的比特币是具有价值储存特性的加密货币,有点类同于黄金的社会特性。这一轮牛市像灰度基金、移动支付巨头Square、资产管理公司MicroStrategy、特斯拉等机构或企业都在布局比特币,就是冲着比特币的避险、价值存储特性。
“共识价值“的存在一定的社群壁垒和认知门槛,且共识从建立到巩固到发展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共识价值的魅力就在于此,只要有一部分人愿意相信,市场有一定的换手率存在,其价值意义就能找到支撑,而只要其不被消灭,就会随着时间一点点扩张、演化、生长,进而获得更大更广阔的市场。
支撑比特币价值的正是其10多年累积下来的“共识”价值,从一开始的矿工认可,到后来币圈少部分投资者的认可,再到现在主流投资机构的认可,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国家层的战略布局。比特币身上沉淀下来的价值就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共识价值”。
很多躺平内卷的圈外人士无法理解这种“共识价值”的意义,还在错误的认定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是纯粹炒作出来的郁金香泡沫,而看不到比特币背后矿圈、链圈等区块链产业在供应链、金融、就业等问题上的社会经济价值,以及比特币背后去中心化思想在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存储、数据资产化等方面的创新价值意义。事实上,质疑一直存在,但区块链的共识圈自比特币诞生以来也一直在发展扩大,并不受任何个人、组织乃至国家意志的支配。
区块链行业的第二层价值叫“技术价值”
传统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解决了信息高效率上网和找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产生了信息爆炸污染还有信息找人导致的信任缺失问题。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存储和节点验证实现了“去中心化”,又通过一切数据链上可查实现了信息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问题。
不过,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存在去中心化、效率和安全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很多圈外人认为区块链牺牲效率追求去中心化的做法很鸡肋,因此并没有真正看到区块链技术层面的创新价值。
笔者看来,这是躺平内卷的圈外人并没搞懂区块链行业的“技术价值”。区块链技术区别传统技术的根本在于其技术的可组合性和市场的可融合性。这是传统互联网技术的封闭性所无法触摸到的升维高度。
众所周知,以太坊凭借智能合约开创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先河,其生态内出现了稳定币、借贷协议、DEX、NFT、预言机、L2等可组合性基础设施套件。但在以太坊DeFi生态持续火爆的时候,大家发现以太坊的高GAS费和交易拥堵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才能有效规避以太坊的拥堵问题呢?
就好比我们在拼多多享受便宜购物的同时,又想体验一把京东物流,该怎么办呢?显然,这在传统内卷化严重的互联网世界里几乎不可能的,但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区块链世界里,一切就有可能了。
区块链技术在跨公链生态层面都表现出了它的可组合性和市场融合性,这是传统垄断内卷的互联网世界根本无法想象的发展形态,而做一个技术“创新组件”嫁接所有,借力所有,包容所有的区块链技术格局观也是传统互联网世界无法比拟的高度。正是这种生态的开放、包容、可组合特性才是区块链行业的技术创新底气,推动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和演变。
区块链行业的第三层价值叫“应用价值”
很多传统互联网受众对互联网的认知一开始就跨越进了应用阶段。我们所熟悉的各种门户网站、社交平台、搜索工具,邮箱、微信、抖音等移动互联网App等都是应用层的产物,而更早阶段的ICP/IP通信协议、HTTP网页浏览器请求协议、FTP计算机文件传输协议等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层的架构,想必大家一定很陌生。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区块链行业正值各基础设施层风风火火的时候,也正是大家都比较陌生的早期技术协议架构阶段。
由于很多年轻人都“躺平”了,所以许多互联网应用存在创新乏力、拉新成本高、留存率低,商业模式匮乏以及背后诸多大数据杀熟、侵犯用户隐私等等“内卷化”问题。相较之下,在区块链公链上开发应用开发门槛低,创新组合丰富,用户拉新成本低(空投),用户黏性高等等优势,因此在区块链领域做应用创新的机会是相当大的。
不过,目前DeFi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利用Compound等平台进行质押借贷的多数是一些矿工,而利用闪电贷服务的只是一些精通程序的极客们,普通用户参与DeFi应用的深度并不够,且“流动性挖矿”靠二级市场反哺一级市场的行为,存在一定的投机性。
不管怎么说,区块链在应用端的成效才刚刚开始,DeFi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只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各垂直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布局DeFi应用,DeFi链上协议和链下资产的不断绑定,区块链DeFi应用以及其他多样的应用玩法还会有进一步爆发的可能。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祝大家周末愉快,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区块链一整天第159期|区块链行业的“三重价值”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区块链行业的“三重价值”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本周,比特币、以太坊、卡尔达诺(Cardano)和狗狗币等加密货币都呈现出上涨趋势,加密货币市场也终于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2、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麦肯锡(Maxine Waters)决定,将于6月15日就央行数字货币举行听证会,同时,于6月30日就“加密货币浪潮”的影响举行听证会。
3、近日,韩国首尔警方宣布,已收到有关加密货币交易所Bittop的欺诈指控,目前正在调查中。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链上观,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8btc.com/media/6644663)
无论是币圈业内人还是传统领域圈外人,大凡关注区块链行业时间长了,都会经受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区块链行业之于社会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而撇开投机和炒作,区块链行业的底层价值究竟在哪里?
笔者认为,区块链行业总共有三层价值:共识价值、技术价值、应用价值。
区块链行业的第一层价值叫“共识价值“。
“共识”是通过时间累积、历史传承、市场换手等因素共同叠加出来的“时间价值”,它具有不可逆、不可取代性、不可被消灭等诸多特性。
比如比特币是中本聪在2008年做的一个点对点电子支付的实验,本意是要取代传统银行支付体系做全新的货币支付系统,但没过多久就发现比特币的出块速度和块处理交易量远不足以支撑传统金融系统庞大的支付需求,所以在中本聪眼里比特币或许在他选择消失的那一刻就已经死掉了。
但在后来的10余年内,比特币在多次生死难关之后其功能和价值也进行了自然演化。现在的比特币是具有价值储存特性的加密货币,有点类同于黄金的社会特性。这一轮牛市像灰度基金、移动支付巨头Square、资产管理公司MicroStrategy、特斯拉等机构或企业都在布局比特币,就是冲着比特币的避险、价值存储特性。
“共识价值“的存在一定的社群壁垒和认知门槛,且共识从建立到巩固到发展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共识价值的魅力就在于此,只要有一部分人愿意相信,市场有一定的换手率存在,其价值意义就能找到支撑,而只要其不被消灭,就会随着时间一点点扩张、演化、生长,进而获得更大更广阔的市场。
支撑比特币价值的正是其10多年累积下来的“共识”价值,从一开始的矿工认可,到后来币圈少部分投资者的认可,再到现在主流投资机构的认可,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国家层的战略布局。比特币身上沉淀下来的价值就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共识价值”。
很多躺平内卷的圈外人士无法理解这种“共识价值”的意义,还在错误的认定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是纯粹炒作出来的郁金香泡沫,而看不到比特币背后矿圈、链圈等区块链产业在供应链、金融、就业等问题上的社会经济价值,以及比特币背后去中心化思想在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存储、数据资产化等方面的创新价值意义。事实上,质疑一直存在,但区块链的共识圈自比特币诞生以来也一直在发展扩大,并不受任何个人、组织乃至国家意志的支配。
区块链行业的第二层价值叫“技术价值”
传统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解决了信息高效率上网和找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产生了信息爆炸污染还有信息找人导致的信任缺失问题。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存储和节点验证实现了“去中心化”,又通过一切数据链上可查实现了信息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问题。
不过,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存在去中心化、效率和安全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很多圈外人认为区块链牺牲效率追求去中心化的做法很鸡肋,因此并没有真正看到区块链技术层面的创新价值。
笔者看来,这是躺平内卷的圈外人并没搞懂区块链行业的“技术价值”。区块链技术区别传统技术的根本在于其技术的可组合性和市场的可融合性。这是传统互联网技术的封闭性所无法触摸到的升维高度。
众所周知,以太坊凭借智能合约开创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先河,其生态内出现了稳定币、借贷协议、DEX、NFT、预言机、L2等可组合性基础设施套件。但在以太坊DeFi生态持续火爆的时候,大家发现以太坊的高GAS费和交易拥堵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才能有效规避以太坊的拥堵问题呢?
就好比我们在拼多多享受便宜购物的同时,又想体验一把京东物流,该怎么办呢?显然,这在传统内卷化严重的互联网世界里几乎不可能的,但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区块链世界里,一切就有可能了。
区块链技术在跨公链生态层面都表现出了它的可组合性和市场融合性,这是传统垄断内卷的互联网世界根本无法想象的发展形态,而做一个技术“创新组件”嫁接所有,借力所有,包容所有的区块链技术格局观也是传统互联网世界无法比拟的高度。正是这种生态的开放、包容、可组合特性才是区块链行业的技术创新底气,推动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和演变。
区块链行业的第三层价值叫“应用价值”
很多传统互联网受众对互联网的认知一开始就跨越进了应用阶段。我们所熟悉的各种门户网站、社交平台、搜索工具,邮箱、微信、抖音等移动互联网App等都是应用层的产物,而更早阶段的ICP/IP通信协议、HTTP网页浏览器请求协议、FTP计算机文件传输协议等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层的架构,想必大家一定很陌生。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区块链行业正值各基础设施层风风火火的时候,也正是大家都比较陌生的早期技术协议架构阶段。
由于很多年轻人都“躺平”了,所以许多互联网应用存在创新乏力、拉新成本高、留存率低,商业模式匮乏以及背后诸多大数据杀熟、侵犯用户隐私等等“内卷化”问题。相较之下,在区块链公链上开发应用开发门槛低,创新组合丰富,用户拉新成本低(空投),用户黏性高等等优势,因此在区块链领域做应用创新的机会是相当大的。
不过,目前DeFi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利用Compound等平台进行质押借贷的多数是一些矿工,而利用闪电贷服务的只是一些精通程序的极客们,普通用户参与DeFi应用的深度并不够,且“流动性挖矿”靠二级市场反哺一级市场的行为,存在一定的投机性。
不管怎么说,区块链在应用端的成效才刚刚开始,DeFi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只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各垂直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布局DeFi应用,DeFi链上协议和链下资产的不断绑定,区块链DeFi应用以及其他多样的应用玩法还会有进一步爆发的可能。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祝大家周末愉快,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