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区块链一整天第163期|比特币矿业变局:能源与算力的更迭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比特币矿业变局:能源与算力的更迭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从现在开始,韩国虚拟货币交易所(虚拟资产运营商)将不再能够处理自己或相关人员直接发行的虚拟资产的销售或交换。
2、最近几个月来,比特币仿佛坐上了过山车,从此前的暴涨到接连暴跌。如今比特币价格虽有回暖,但仍与最高点相去甚远,美图、特斯拉等曾投资比特币的企业,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3、媒体消息,最近,印度政府正在会同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重新审视拟议的加密货币相关法案。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链捕手,作者胡韬,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49391)
在经历持续数月的牛市狂欢后,比特币矿业在近期突然陷入舆论漩涡与监管潮中,同时也给加密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舆论方面,比特币挖矿产生的碳排放问题引起行业外的诸多批评,特别是马斯克因此暂停特斯拉的比特币支付功能后,矿业开始大规模对挖矿的能源与环保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彻底改变外界对矿业的偏见。
在监管方面,中国国务院以及多个地方政府都明确表态要打击比特币挖矿,部分地区已经在开始清退比特币矿场,由此比特币的算力「去中国化」进一步加速。
围绕着这些挑战,比特币矿业也迎来了历史上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时期,迫使大部分比特币矿工都做出不同形式的调整与应对,例如挖矿能源类型的更改、矿场的关停迁移等,同时对行业的算力格局以及能耗排放产生根本性影响。
众所周知,比特币挖矿的过程即是计算数学难题的过程,而该过程需要运行专门的硬件并消耗大量的能源,矿工数量越多、记账竞争越激烈,能耗与碳排放也就越高。
正因为如此,比特币挖矿由于造成大量能耗长期受到外界的大量批评,被认为在浪费能源的同时,对气候变化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而随着碳中和战略在全球具有越来越高的地位,这些批评也愈发猛烈。
所谓碳中和,即特定国家或企业、机构测算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近几年,由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显著并仍然得到有效控制,联合国环境署在2020年最新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中表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短暂下降,但世界仍然朝着截至本世纪末升温超过3°C的方向发展,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所规定的「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C内,并致力于实现1.5°C温控目标」的水平。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自去年以来对碳中和战略的讨论明显增多,法国等多个国家都提出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拜登在就职美国总统首日即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计划在2050实现碳中和,为此还将投入2万亿美元推动清洁能源的研发与使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化石燃料依赖较高的比特币挖矿产业首当其冲成为众多环保人士的批评对象。根据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 (CCAF) 此前调查研究,比特币网络的总能耗介于40到445太瓦时 (TWh) 之间,中心值估计约为130太瓦时,与阿根廷整个国家耗电量相当。同时,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比特币矿工都在使用化石燃料进行挖矿。
长期以来,加密行业内部对外界关于比特币过度耗能的批评都予以了反驳,例如Galaxy Digital发布定量研究报告指出,传统银行系统所消耗的能源是比特币所消耗能源的两倍以上;
Coinbase发文认为能源的使用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资源使用中获得的价值,而比特币比许多行业在资源上的使用效率高得多;
也有加密研究者撰文指出,比特币所消耗的能量是必要的,目的是使加密货币免受网络攻击和篡改协议内的数据。
不过,这些观点大多建立在对比特币网络价值的认同的基础上,对于这些原本对比特币价值存在质疑的研究者则很难成立,故而行业内外长期对此争论但又难以达成一致,但随着马斯克以比特币旗手的身份倒戈并对比特币能耗进行批评,比特币矿业乃至加密市场方才重新审视这个话题。
目前,加密行业的回应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直接进行挖矿活动的矿企与矿工,由于更改挖矿能源会直接增加挖矿成本,加之近期比特币价格持续震荡、采用清洁能源需要时间,目前大部分矿企都没有直接表态。
另一方面,许多使用比特币网络的企业表示将购买碳信用额度或向碳抵消组织捐款,以抵消其业务运行产生的碳排放。
尽管马斯克暂停特斯拉接受比特币支付的事件对当时的加密市场带来破坏性影响,其本人也因此受到诸多批评,但不过需要承认的是,马斯克的推特重新将环保议题推动为加密行业主要议题,此后诸多矿场与企业响应计划采取更加环保的挖矿方式,这对于比特币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被主流社会认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与全球其它国家以舆论批评为主,中国对比特币挖矿则直接进行了严厉打击行动,自4月以来在新疆、内蒙古、云南等省份都出台了明确政策关停比特币矿场,反映出中国政府对比特币挖矿问题的格外重视,背后亦是碳中和战略的压力。
这是由于,中国是全球比特币挖矿活动的主要发生地,同时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大部分挖矿活动使用化石燃料,中国可以说是比特币挖矿所产生碳排放最多的国家。
在如此政策背景下,上述地区的比特币矿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大量矿工表示其矿机所在矿场已经关停,并计划抛售其矿机,也有矿工表示计划将矿机运输到海外继续挖矿。
可以预见,在各地政府的打击下,中国的比特币矿场与矿工数量将持续缩水,其算力在全球的占比也将持续下跌。在很多中国矿工看来,中国正在继失去比特币定价权之后,再一次失去比特币算力主导权。
不过对于比特币网络而言,这仍然存在其特殊的意义。由于低廉的电力成本,中国长期以来都是比特币挖矿活动的主要聚集地,比特币网络超过60%以上的算力都位于中国,被认为对比特币网络的去中心化有所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对比特币矿场的进一步打击,以及矿工出海运动的兴起,位于中国的比特币算力份额势必还会进一步减少,加之美国多家矿企正在加大投入,比特币算力的完全去中心化很可能会间接得以实现。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区块链一整天第163期|比特币矿业变局:能源与算力的更迭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比特币矿业变局:能源与算力的更迭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从现在开始,韩国虚拟货币交易所(虚拟资产运营商)将不再能够处理自己或相关人员直接发行的虚拟资产的销售或交换。
2、最近几个月来,比特币仿佛坐上了过山车,从此前的暴涨到接连暴跌。如今比特币价格虽有回暖,但仍与最高点相去甚远,美图、特斯拉等曾投资比特币的企业,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3、媒体消息,最近,印度政府正在会同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重新审视拟议的加密货币相关法案。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链捕手,作者胡韬,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49391)
在经历持续数月的牛市狂欢后,比特币矿业在近期突然陷入舆论漩涡与监管潮中,同时也给加密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舆论方面,比特币挖矿产生的碳排放问题引起行业外的诸多批评,特别是马斯克因此暂停特斯拉的比特币支付功能后,矿业开始大规模对挖矿的能源与环保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彻底改变外界对矿业的偏见。
在监管方面,中国国务院以及多个地方政府都明确表态要打击比特币挖矿,部分地区已经在开始清退比特币矿场,由此比特币的算力「去中国化」进一步加速。
围绕着这些挑战,比特币矿业也迎来了历史上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时期,迫使大部分比特币矿工都做出不同形式的调整与应对,例如挖矿能源类型的更改、矿场的关停迁移等,同时对行业的算力格局以及能耗排放产生根本性影响。
众所周知,比特币挖矿的过程即是计算数学难题的过程,而该过程需要运行专门的硬件并消耗大量的能源,矿工数量越多、记账竞争越激烈,能耗与碳排放也就越高。
正因为如此,比特币挖矿由于造成大量能耗长期受到外界的大量批评,被认为在浪费能源的同时,对气候变化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而随着碳中和战略在全球具有越来越高的地位,这些批评也愈发猛烈。
所谓碳中和,即特定国家或企业、机构测算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近几年,由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显著并仍然得到有效控制,联合国环境署在2020年最新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中表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短暂下降,但世界仍然朝着截至本世纪末升温超过3°C的方向发展,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所规定的「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C内,并致力于实现1.5°C温控目标」的水平。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自去年以来对碳中和战略的讨论明显增多,法国等多个国家都提出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拜登在就职美国总统首日即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计划在2050实现碳中和,为此还将投入2万亿美元推动清洁能源的研发与使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化石燃料依赖较高的比特币挖矿产业首当其冲成为众多环保人士的批评对象。根据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 (CCAF) 此前调查研究,比特币网络的总能耗介于40到445太瓦时 (TWh) 之间,中心值估计约为130太瓦时,与阿根廷整个国家耗电量相当。同时,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比特币矿工都在使用化石燃料进行挖矿。
长期以来,加密行业内部对外界关于比特币过度耗能的批评都予以了反驳,例如Galaxy Digital发布定量研究报告指出,传统银行系统所消耗的能源是比特币所消耗能源的两倍以上;
Coinbase发文认为能源的使用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资源使用中获得的价值,而比特币比许多行业在资源上的使用效率高得多;
也有加密研究者撰文指出,比特币所消耗的能量是必要的,目的是使加密货币免受网络攻击和篡改协议内的数据。
不过,这些观点大多建立在对比特币网络价值的认同的基础上,对于这些原本对比特币价值存在质疑的研究者则很难成立,故而行业内外长期对此争论但又难以达成一致,但随着马斯克以比特币旗手的身份倒戈并对比特币能耗进行批评,比特币矿业乃至加密市场方才重新审视这个话题。
目前,加密行业的回应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直接进行挖矿活动的矿企与矿工,由于更改挖矿能源会直接增加挖矿成本,加之近期比特币价格持续震荡、采用清洁能源需要时间,目前大部分矿企都没有直接表态。
另一方面,许多使用比特币网络的企业表示将购买碳信用额度或向碳抵消组织捐款,以抵消其业务运行产生的碳排放。
尽管马斯克暂停特斯拉接受比特币支付的事件对当时的加密市场带来破坏性影响,其本人也因此受到诸多批评,但不过需要承认的是,马斯克的推特重新将环保议题推动为加密行业主要议题,此后诸多矿场与企业响应计划采取更加环保的挖矿方式,这对于比特币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被主流社会认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与全球其它国家以舆论批评为主,中国对比特币挖矿则直接进行了严厉打击行动,自4月以来在新疆、内蒙古、云南等省份都出台了明确政策关停比特币矿场,反映出中国政府对比特币挖矿问题的格外重视,背后亦是碳中和战略的压力。
这是由于,中国是全球比特币挖矿活动的主要发生地,同时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大部分挖矿活动使用化石燃料,中国可以说是比特币挖矿所产生碳排放最多的国家。
在如此政策背景下,上述地区的比特币矿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大量矿工表示其矿机所在矿场已经关停,并计划抛售其矿机,也有矿工表示计划将矿机运输到海外继续挖矿。
可以预见,在各地政府的打击下,中国的比特币矿场与矿工数量将持续缩水,其算力在全球的占比也将持续下跌。在很多中国矿工看来,中国正在继失去比特币定价权之后,再一次失去比特币算力主导权。
不过对于比特币网络而言,这仍然存在其特殊的意义。由于低廉的电力成本,中国长期以来都是比特币挖矿活动的主要聚集地,比特币网络超过60%以上的算力都位于中国,被认为对比特币网络的去中心化有所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对比特币矿场的进一步打击,以及矿工出海运动的兴起,位于中国的比特币算力份额势必还会进一步减少,加之美国多家矿企正在加大投入,比特币算力的完全去中心化很可能会间接得以实现。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