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历史

全椒彭氏一门两代四贤的龙山诗 | 秦德著


Listen Later


龙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全椒县西北山区,地处全椒、肥东两县交界,俗称清明山,为滁州皇甫山余脉,面积约18平方公里,最高峰娘娘顶海拔289米。


龙山岗峦重叠,树木繁盛,黛色参天,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山巅泉水倾泻而下,界破青山,飞如白练,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加之有山寺、亭榭、岩洞诸多景点,每逢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数以万计的游人香客慕名而来,观光览胜,流连忘返。


龙山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优质的天然矿泉水、高品质的石灰石、名贵中草药和无公害云雾茶,是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龙山最著名的景点有龙山寺、娘娘庙、五龙宫、南龙寺。除龙山寺外,其他三处已毁。龙山寺又名宝公庵,传为名僧宝志(保志)的道场,梁武帝萧衍所建,迄今已历1500余年,为江淮佛教第一名刹,闻名遐迩。


龙山名声显赫,作为邑人,不可不游。明代全椒彭氏一门两代四贤彭榘、彭璨兄弟及他们的儿子彭梦祖、彭光祖,倶是文化名人,对龙山更是情有独钟,数次登临龙山,并都留有传世佳作,堪称诗坛盛事。


(一)


山势蜿蜒转伏龙,宝公飞锡占高宗。


千章柳挂石岩上,一道泉流僧灶中。


珠殿香飘花雨散,鸾箫声响洞云空。


东风芳草年年绿,可是当年入定功?


作者彭榘,字玉润,号海鹤,同知彭儒长子。邑人,贡生,在宣城任训导时,与沈懋学、梅鼎祚等人结“宛陵诗社”,所著行世者有《卧游楼史记》《说剑余草》《无毡堂》等集。以子梦祖贵,封承德郎,诰赠中宪大夫。


(二)


宝公寺构幽深处,草满祗园一径封。


古殿钟鸣飘万壑,半岩泉响落千松。


春随野客邀黄鸟,云趁山僧下碧峰。


化地自无尘事到,篱边麋鹿日相从。


作者彭璨,字玉莹,号海渔,同知彭儒仲子,彭榘弟,精医、工诗、善书,明代书法家(现全椒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门上方“神山胜境”四个大字即是出自其手笔)。有《渔窗吟草》若干卷,尝自题其室曰“吾爱吾庐”。


(三)


春风吹客上崔嵬,犬吠松堂门未开。


洞口闲僧眠白日,岩头古佛长苍苔。


钟声半带山泉落,花影频随几席来。


千载宝公今已矣,空余青嶂漫徘徊。


作者彭梦祖,字应寿,号岐阳,彭榘子,万历庚辰进士、邑人。户部主事,升知府、宪副,进浙江参政。概多善政,其最著者如讲学白鹿洞,刊期抄以避异说,固海防,储军实,收恤孤茕,表彰节义。生平耻干谒,中丞王某,素重梦祖,与张相国居正有姻谊,欲介以见,正色拒不可。后江陵(张居正是江陵人)败,人以为有远识。


(四)


登临孤杖尚能雄,北极真疑一指中。


石洞藓苔封古佛,天门雷雨截长虹。


虚岩白动千林月,绝顶青摇半夜风。


怪底烟霞偏错落,不知身已跨苍穹。


作者彭光祖,字虎少,号天目山人,彭璨子,邑人,明代大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之友,被誉为神童。明穆文熙选明七言律独推之。四明屠赤水评其诗曰:“虎少刻意摹古,精光横射,只此已足命世,少需之,复何可当。”年二十二而卒。著有《四书训钞》《白凤馆集》。子昌鼎,亦博学能文,有《江上草》《西湖游记》《云母山房稿》等编。


值得一提的是,彭榘、彭璨的父亲彭儒,字伯真,号小湖,嘉靖四年中举,


曾任兖州、济南、泰安同知,居官廉谨。工诗,生平著作多散佚,屠隆评其诗,以为“脱胎晋魏,换骨李唐”云。作为邑人,家人俱游龙山,他不可能不游;作为名诗人,登临龙山也不会不赋诗,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诗作遗失了,殊为可惜。否则,就是彭氏一门三代五贤结缘于龙山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厚重的历史By 深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