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热炒天价“球星卡”,跟风投机十赌九输丨时评


Listen Later

文/然玉

世界杯期间,如同拆盲盒一样的球星卡火了。有的一盒666元,有的一盒2700元,里面是6组明星卡片,拆开了有没有心仪的足球明星、能不能回本,谁也不知道,一切全凭运气。尽管如此,还是有一场球星卡直播就卖出20万元。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甚至有一张球星卡卖出了777万元乃至999万元价格的记录。业内人士提醒,天价球星卡的背后,炒作因素较为明显。

“球星卡”由来已久,作为一种舶来品,近来其趁着世界杯的热潮,借道国内直播间电商迅速蹿红。事实上,中国球迷圈子里,以往并没有关于“球星卡”的收藏文化。而在国外,与之相关的制售、交易产业链,则要发达得多。但从最近的现实反馈看,一些国内的消费者,以极快的速度理解、接纳、玩转了“球星卡”,并有越玩越大、越玩越嗨之势。在足球狂热氛围的烘托下,在“创富”神话的激励下,越来越多人跃跃欲试、急急入场“买卡”。

机缘巧合的是,近年来的盲盒热、卡牌热,在相当程度上完成了一轮“消费者教育”,这在客观上成全了“球星卡”最近在国内场景内的流行。从开盲盒,到“拆球星卡”,模式几乎一模一样,认知转换、行为转化,堪称毫无门槛。事实上,确乎有不少原本的盲盒炒家,如今涌入到了“球星卡”的一二级市场中来。其整个的操盘手法,如出一辙。“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人性亘古不变!”唯一在变的,只不过是投机的标的而已。

既然是投机炒作,那么本质无非是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就如同炒兰花、炒手办、炒鞋、炒玩具熊一样,炒“球星卡”必然也有泡沫破灭的一天。相较于所有投机标的共性的风险,“球星卡”还有着自身巨大的特殊性风险。首先,国内“球星卡”交易盘很小,出货难,变现难;再者,“球星卡”的价值深度捆绑于球星本身,而常识是“人往往是最靠不住”的。球星丑闻塌房、状态滑坡时有发生,这极大放大了“球星卡”的价格波动。

需要厘清的是,有关“球星卡”的很多天价成交记录,很多都是左手倒右手,属于炒家的自编自导自演,而非一个正常市场充分博弈、有效定价的结果。个例从来不足以代表整体的一般性行情。而遗憾的是,很多人被“炒卡暴富”的传说撩拨得兴奋莫名,稀里糊涂地就跟风投身其中,到头来被人收割而不自知。如果以投机套利发财的初衷去购买球星卡,那么大概率是会失望而归的。这其中凶险,非但是久赌必输,简直是十赌九输。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齐 谢小婉

校对 | 赵丹丹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