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怕问

人机共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吗?


Listen Later

微信"siemensfm1847",加入听友群,发现更多精彩!

咨询西门子业务,请拨打400-616-2020

面对AI,人类的未来会如何?


随着AI和自动化的发展,社会产能大幅提升,由于在工农业极低的生产成本,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也会变得非常便宜甚至完全免费,那么人类还需要工作吗?


在中国,我们大部分国人可能体会不到社会高产能的好处,但是可以横向对比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瑞士。


2016年在瑞士,政府曾发起过一次全民投票,该项提案认为自动化技术会持续减少工作会,所以国家可以无条件向全体公民每月发放2600法郎(约1.8万人名币)的收入。


这个天上掉馅饼的提案却没能通过决议,78%的瑞士选民投了反对票,他们认为巨额的政府补贴会增加不愿意工作的人数,从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瑞士的全球创新指数却是蝉联多次世界第一,然而瑞士居民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只有30小时,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每周工作时间是49小时。


这也许从侧面反映出,较少的工作时间使得人们更好的享受生活,同时也对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更能激发出人的潜力,提升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和情感,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远远不能被AI所替代的。


所以,在AI的冲击下,人类的就业形式也许会有以下变化。


1. 工农业就业人群持续减少,服务业人口扩张。


2. 每周工作时间大幅减少,但是相对收入变多(工资&补贴)。


3. 重复劳动等岗位消失,几乎所有人都会从事服务性或创造性岗位。


前几天有个刷屏新闻,日本微软在第三季度实行每周四天工作制,周五带薪休假,新制度执行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左右,92.1%的员工都对该制度有正面评价,微软表示明年将会继续执行该制度。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在未来,我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能被完全的满足时,工作就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拼死拼活,而是为了实现更高级的三种需求:群体归属感,被别人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


所以在新技术加持下的未来,人类将会从沉重的体力劳动或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将活得更有尊严。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科技不怕问By 西门子调频1847


More shows like 科技不怕问

View all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by 声动活泼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17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