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S1EP01|走入山林,就是踏進動物的家——登山與環保可以取得平衡嗎?ft. 昆蟲專家、節目主持人黃仕傑


Listen Later


「森林是動物的家,如果沒了森林,動物沒有家,就不會存在了。」近幾年台灣的登山風氣越來越盛,人類活動無可避免地會影響生態環境。



既是生態專家、也主持旅遊實境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黃仕傑目睹宜蘭抹茶山在社群上爆紅,許多人因此看到台灣山林之美;他也在霞喀羅古道與萬山岩雕群遺址,看到大眾對於環境、歷史的無知。環保與旅遊經濟之間的矛盾有解嗎?


黃仕傑嘉許馬達加斯加、澳洲的自然環境政策,同時也呼籲登山者責任自負,最後分享了都市近郊的生態景點,期待大家認識自然的美好,進而尊重、保護它。


本集重點:

01:30「要不要去貓空找獨角仙?」朋友的一句話把我拉回生態的世界

04:46 兒時記憶不復存在,逐漸消失的綠地與生態

06:24 宜蘭的抹茶山是怎麼紅起來的?

08:30 日治酒瓶被當垃圾、幫古蹟「清乾淨」?山域的歷史不能被遺忘

10:23 用火有邏輯,在山上煮食該注意什麼?

14:46 馬達加斯加、澳洲如何讓經濟與生態共存?台灣的志工制度有什麼問題?

20:52 山林開放後,登山知識、責任自負的觀念需要加強推廣

27:57 昆蟲千百種,為什麼甲蟲特別受歡迎?

31:33 台北、新竹、台中的生態景點大公開,賞螢火蟲可以用手電筒嗎?


【給登山者的環保備忘錄】 

  1. 上山前做足功課,根據行程天數、天候狀況打包,裝備務必齊全;下載並學習使用離線地圖。
  2. 登山時盡量不用瓶裝水、免洗餐具,自己將垃圾、廚餘、如廁的衛生紙揹下山。
  3. 煮食前將易燃物、腐植質清乾淨,在用火區域周圍畫一條深溝,劃定防火區;煮食時使用高山瓦斯爐,派人輪流照看,確保火不落地。身邊至少備著兩瓶水,若有意外可隨時滅火。


  4. 照片提供|黃仕傑


    【本節目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鏡好鏡製播】

    主持人:陳德政/製作人:廖詠恩/錄音師:劉姿吟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廣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By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