琄蜜莉的異想世界

S2EP3 偷窺慾與安全感:一場關於家庭、愛與「言外之意」的深度解析 feat. 吳定謙、姚坤君(上集)


Listen Later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八月在我家》的導演吳定謙,以及我的摯愛,可愛美麗的姚坤君老師,一起來聊聊我們這齣關係複雜的戲,以及劇場裡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人際關係和邊界感。


剛才大家聽了我們有點「複雜」的開場,是不是也覺得很有趣呢?其實啊,要我們這些劇場人「重新介紹自己」真的不容易,因為我們總是被迫貼上標籤,但又打從心底不喜歡被分類。像我就觀察到,定謙是一個外高內在反差大的「矛盾小孩」,而姚老師呢,雖然看起來張牙舞爪,但其實骨子裡是個超級害羞的小女孩,面對陌生人是會非常緊張的,甚至每年開學都會焦慮到在辦公室來回踱步呢!這簡直是巨蟹座的典型寫照,需要慢慢試探才能從殼裡出來。不過,身為導演的定謙可就沒辦法這麼「害羞」了,他必須扮演好「大家長」的角色,在排練場上平衡每個演員的感受與分量,因為對他來說,每個人都一樣重要,不能因為熟不熟就有所偏重。這也讓我們聊到,劇場這個環境,其實就像一個大家庭,所有人的合作密不可分,就像吃年夜飯一樣,充滿著溫馨與一些小尷尬。特別是姚老師,她會像個資深長輩一樣,目光放亮,照顧那些比較內向、不知所措的演員。

我們也深入探討了「邊界感」這個話題。劇場的排練過程非常密集和集中,能讓我們很快從陌生到熟悉,但影視作品就不一樣了,拍攝時間零散,很難建立像劇場這樣深厚的關係。不過,劇本排練場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安全」的空間,不僅環境恆溫舒適,更是讓大家心靈開放、可以「試錯」的寶貴場所。發生在排練場的一切,通常也就會留在排練場,這可不像影像拍攝外景那麼受天氣和環境影響。對姚老師來說,從劇場的舒適圈跨足影像,就像小螃蟹探出頭,人卻跑光了,難免會有挫敗感,但隨著年紀增長,她學會了接受自己,也知道如何調適開關。

提到「家」,就不能不說我們這次力推的年度大戲——《八月在我家》。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美國得獎劇本,講述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在阿公失蹤後,三位女兒返家處理後事,過程中揭露出許多糾結與秘密。這個故事雖然是西方背景,但其對家庭問題、人性的描寫,卻與台灣社會新聞或八點檔中的情節驚人地相似。家,永遠是個難解的習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問題,所以這齣戲絕對能引發大家的共鳴。《八月在我家》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用了13位演員,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戲份,沒有一個是過客,連台詞不多的幫傭,都成為支撐這個家的關鍵人物,就像「大地之母」一樣,接住了所有人。這齣戲探討了「愛」的多元展現形式,血緣與非血緣的愛、說出口與說不出口的秘密,充滿了人性衝突。有趣的是,雖然聽起來很嚴肅,但這齣戲荒謬又好笑,透過日常對話,卻能帶出深層的「言外之意」,這也是戲劇能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因為它是純粹的語言藝術,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物性格。我們這群「扛霸子」演員們,包括姚坤君、朱宏章、張丹瑋、梁正群、黃勳、鄧安寧、王之方,當然還有開場就下台但極其重要的吳真先生,都將會用精湛的演技,讓這些「言外之意」躍然舞台之上。最後,就讓老王我來賣個瓜吧!為什麼要來看《八月在我家》呢?因為它將在九月登場,剛好是開學季,大家錢包飽飽!而且這齣戲精彩、好笑又好哭,你不進劇場看絕對會後悔!定謙導演也賣瓜說,這次我們會真正在舞台上蓋一棟「切一半」的房子,讓你彷彿化身鄰居,滿足你的「偷窺慾」!姚老師也打包票,我們在排練時都「爽」到不行,情感堆疊到位,知道這戲絕對「他媽的好看」!這麼棒的戲,你還在等什麼?

希望今天的對談讓大家對劇場和《八月在我家》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下集再見,掰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琄蜜莉的異想世界By 王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