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諮商心理師 簡里娟
主持人:撒哇瑪矇發起人 詠竹
圖片設計:Charming
影片剪輯:TC
主辦單位:撒哇瑪矇 / 法國台灣女力新知會
📝 章節
0:00 片頭與前言 連心理師也會犯錯
3:36 錯誤的意義與自我覺察
5:16 講座開始 理想的母親角色與現實狀況的比對
8:40 客體關係理論簡述
14:58 提問:如何不把給予獎勵與給予愛混為一談?
20:02 提問:孩子把對母親的期許投射到朋友身上的行為,會因為社會化過程改變嗎?
21:21 提問:該如何設定包容的界線?
22:40 提問:當孩子不願意與人打招呼時該怎麼做?
22:25 處理情緒的重要性
26:43 分離—個體化歷程
30:37 提問:寶寶/孩子不斷在確認媽媽的愛,這是為什麼呢?
34:48 依附理論介紹
49:55 手足間忌妒行為的處理與媽媽的自我覺察
58:50 第三人的重要性
1:10:10 身為母親,妳可以嘗試…
1:14:23 不管怎樣,愛自己
1:26:51 講座後Q&A 愛與管教之間的關係
1:30:53 講座後Q&A 孩子犯錯後願意坦承告知的重要性
1:33:34 講座後Q&A 因為愛而不敢管教孩子的困境
1:37:05 講座後Q&A 管教孩子時如何控制情緒與情境氛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