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看着大盘指数节节攀升,账户里的股票却一片惨绿——这可能是中国散户最熟悉的痛苦。2025年5月的最新数据显示,A股再次出现指数上涨但近3600只个股下跌的割裂行情。这种"赚指数不赚钱"的魔咒,已经让无数散户在牛市里亏得怀疑人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诡异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指数的编制规则。上证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过25%,当国家队和机构资金集中拉抬这些"巨无霸"时,指数很容易被操控。就像2024年12月那次经典行情,三大金融股贡献了指数80%的涨幅,同期却有2800只个股下跌超过3%。主力用少量资金撬动指数,掩护其他个股出货,这是A股玩了二十年的老把戏。
识别这种陷阱其实有迹可循。当发现银行、石油等权重股突然放量拉升,但涨停板家数不足50家,涨跌比始终低于1:2时就要警惕。去年11月那波行情就是典型案例,主力通过拉升中国平安和茅台制造繁荣假象,同期中小创资金却持续流出。更隐蔽的手法是尾盘突袭,就像今年2月13日,最后15分钟硬生生把指数拉红,第二天就直接低开套人。
面对这种行情,老手都在用这三招自保。第一招叫"跟庄不跟风",把仓位集中在成交额前50的个股里。这些票流动性好,主力难以完全控盘。第二招是"买指数卖个股",用沪深300ETF对冲个股风险。第三招最简单也最有效——控制仓位。当出现指数个股背离时,立即把仓位降到5成以下。就像雪球大V"趋势为王"说的:"在A股活着比赚钱重要,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但更深层的启示在于,散户要重新理解市场本质。A股从来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是资金博弈的战场。当你看懂指数上涨背后是存量资金的腾挪游戏,就会明白为什么说"散户的对手盘从来不是机构,而是自己的贪婪"。记住2025年3月那次教训:指数涨了2%,86%的散户却亏钱——因为大家都在追涨杀跌,而主力早已完成调仓换股。
市场永远在变,但人性不变。下次看到指数红彤彤而账户绿油油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在投资,还是在被收割?
看着大盘指数节节攀升,账户里的股票却一片惨绿——这可能是中国散户最熟悉的痛苦。2025年5月的最新数据显示,A股再次出现指数上涨但近3600只个股下跌的割裂行情。这种"赚指数不赚钱"的魔咒,已经让无数散户在牛市里亏得怀疑人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诡异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指数的编制规则。上证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过25%,当国家队和机构资金集中拉抬这些"巨无霸"时,指数很容易被操控。就像2024年12月那次经典行情,三大金融股贡献了指数80%的涨幅,同期却有2800只个股下跌超过3%。主力用少量资金撬动指数,掩护其他个股出货,这是A股玩了二十年的老把戏。
识别这种陷阱其实有迹可循。当发现银行、石油等权重股突然放量拉升,但涨停板家数不足50家,涨跌比始终低于1:2时就要警惕。去年11月那波行情就是典型案例,主力通过拉升中国平安和茅台制造繁荣假象,同期中小创资金却持续流出。更隐蔽的手法是尾盘突袭,就像今年2月13日,最后15分钟硬生生把指数拉红,第二天就直接低开套人。
面对这种行情,老手都在用这三招自保。第一招叫"跟庄不跟风",把仓位集中在成交额前50的个股里。这些票流动性好,主力难以完全控盘。第二招是"买指数卖个股",用沪深300ETF对冲个股风险。第三招最简单也最有效——控制仓位。当出现指数个股背离时,立即把仓位降到5成以下。就像雪球大V"趋势为王"说的:"在A股活着比赚钱重要,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但更深层的启示在于,散户要重新理解市场本质。A股从来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是资金博弈的战场。当你看懂指数上涨背后是存量资金的腾挪游戏,就会明白为什么说"散户的对手盘从来不是机构,而是自己的贪婪"。记住2025年3月那次教训:指数涨了2%,86%的散户却亏钱——因为大家都在追涨杀跌,而主力早已完成调仓换股。
市场永远在变,但人性不变。下次看到指数红彤彤而账户绿油油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在投资,还是在被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