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从去年热映的《芭比》到春节档的《热辣滚烫》,再到近期正在上映的《坠落的审判》,女性创作者、女性主义题材在近一年的大众文化生活与舆论空间中占据了越来越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人们在触碰女性主义话题时的迷茫、极端与消极也逐步显现——尤其是在公共对话空间中:《芭比》被短视频和动图转化成为社交网络上一种审美“奇观”,《热辣滚烫》被贾玲如何暴瘦100斤的争议湮没,而不久前在北大发生的《坠楼的审判》观影会上那场令人遗憾的“对谈”,更是将两性之间的对立推向了高潮:对于关心和参与到女性主义讨论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似乎又都不可避免地“坠落”到了一场无休止的“审判的审判的审判的审判”。
“当我们谈论____时我们谈论什么?” 卡佛问句常用于那些难以被定义、但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事物,比如说「爱情」、「幸福」、「自由」、「意义」......当然还包括——「女性主义」。这个句式揭示着一种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困惑、沮丧,甚至是愤怒,也成为了一段困难对话中的两方常常走向的结局:
所以呢?
然后呢?
说了半天,到底在说什么呢?是在讲同一个东西吗?
但如果,我们可以把上述对话的结局翻转成为对话的起点呢?觉察到议题之困难、对象之模糊、共识之缺失,也许应该成为对话的起点——尤其在面对诸如女性主义这样极易激起对立的复杂的议题。
所以值得强调的是,本期播客的重点并非聚焦在「女性主义」本身,因为这或许不是几期播客就能说得清的(光是波伏娃的《第二性》一本书,就值得开一门课来好好地“啃一啃”了)。我们尝试做的,是以《坠落的审判》这部电影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女性主义话题为样本,探讨如何开展善意的、有意义的对话。
这是一场关于“对话”的对话,一道大餐前的前菜,甚至是前菜的「试吃」。
我们想先从这里出发,再逐步地厘清谈论的对象,建立对话的共识。
毕竟,就这个话题而言,生而为人,逃得掉吗?
嚼一嚼吧。
0:30 「审判」——不是“硬骨头”我们不嚼
3:00 为什么我们胆敢声称:女性主义不是「让男人闭嘴」
9:20 坠楼的审判/坠楼死亡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 情节梗概(严重剧透警告!)
15:10 曾经相爱相伴甜蜜无比,如今不过几张相片而已——“爱是会消失的,对吗?”
21:05 作为影片高潮的那段“血淋淋”的庭审录音揭露了哪些残酷现象?
24:12 Sandra为什么会称婚姻中的「互等性」是最虚无的东西?
29:27 ”我们会一起战斗,我们也各自为战,我们甚至彼此争斗“:伴侣是最亲密的战友,还是最熟悉的敌人?
33:44 男人杀死了男人,Sam 杀死了 Sam?男人会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吗?
40:00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自杀率更高?——女性普遍拥有比男性更高的「逆商」
46:15 审视坠楼死亡的「真相」:所以 Sandra 到底是不是「无罪」的?
52:32 北大观影会上所发生的"令人遗憾"的对话
53:33 最佳辩手的「不专业」和法国骑士的「不尊重」,绝!
1:04:20 “换换口味”...嚼两块钱的当今辩论之「殇」
1:10:25 像是「女性主义」这般不存在完全客观真相的议题,正确的打开方式或许是什么样的?
1:13:15 郑重呼吁——逐步建立更多共识、良好的对话机制、行之有效的政策
1:15:19 重读"祖师婆婆"波伏娃的三点观察
1:22:39 “如果女人只是一个消极的实体,男人所支配的那就不过只是虚无而已”
1:25:23 面对棘手的议题,我们如何开展建设性的对话?你想要短暂的「赢」,还是恒久的「真」?
1:28:15 Daniel Dennett:批判性评论「四步法」—— 归根结底是善意与尊重
1:31:29 James Carse:有限的对话v.s.无限的对话 。播客结束,对话开始!
🎵:
《最亲密的一无所知》-张帅
📕:
《第二性》 by Simone de Beauvoir
《直觉泵与其他思维工具》by Daniel Dennett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by James Carse
主播:大黑、言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关注留言:大言不馋
By 大言不馋从去年热映的《芭比》到春节档的《热辣滚烫》,再到近期正在上映的《坠落的审判》,女性创作者、女性主义题材在近一年的大众文化生活与舆论空间中占据了越来越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人们在触碰女性主义话题时的迷茫、极端与消极也逐步显现——尤其是在公共对话空间中:《芭比》被短视频和动图转化成为社交网络上一种审美“奇观”,《热辣滚烫》被贾玲如何暴瘦100斤的争议湮没,而不久前在北大发生的《坠楼的审判》观影会上那场令人遗憾的“对谈”,更是将两性之间的对立推向了高潮:对于关心和参与到女性主义讨论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似乎又都不可避免地“坠落”到了一场无休止的“审判的审判的审判的审判”。
“当我们谈论____时我们谈论什么?” 卡佛问句常用于那些难以被定义、但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事物,比如说「爱情」、「幸福」、「自由」、「意义」......当然还包括——「女性主义」。这个句式揭示着一种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困惑、沮丧,甚至是愤怒,也成为了一段困难对话中的两方常常走向的结局:
所以呢?
然后呢?
说了半天,到底在说什么呢?是在讲同一个东西吗?
但如果,我们可以把上述对话的结局翻转成为对话的起点呢?觉察到议题之困难、对象之模糊、共识之缺失,也许应该成为对话的起点——尤其在面对诸如女性主义这样极易激起对立的复杂的议题。
所以值得强调的是,本期播客的重点并非聚焦在「女性主义」本身,因为这或许不是几期播客就能说得清的(光是波伏娃的《第二性》一本书,就值得开一门课来好好地“啃一啃”了)。我们尝试做的,是以《坠落的审判》这部电影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女性主义话题为样本,探讨如何开展善意的、有意义的对话。
这是一场关于“对话”的对话,一道大餐前的前菜,甚至是前菜的「试吃」。
我们想先从这里出发,再逐步地厘清谈论的对象,建立对话的共识。
毕竟,就这个话题而言,生而为人,逃得掉吗?
嚼一嚼吧。
0:30 「审判」——不是“硬骨头”我们不嚼
3:00 为什么我们胆敢声称:女性主义不是「让男人闭嘴」
9:20 坠楼的审判/坠楼死亡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 情节梗概(严重剧透警告!)
15:10 曾经相爱相伴甜蜜无比,如今不过几张相片而已——“爱是会消失的,对吗?”
21:05 作为影片高潮的那段“血淋淋”的庭审录音揭露了哪些残酷现象?
24:12 Sandra为什么会称婚姻中的「互等性」是最虚无的东西?
29:27 ”我们会一起战斗,我们也各自为战,我们甚至彼此争斗“:伴侣是最亲密的战友,还是最熟悉的敌人?
33:44 男人杀死了男人,Sam 杀死了 Sam?男人会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吗?
40:00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自杀率更高?——女性普遍拥有比男性更高的「逆商」
46:15 审视坠楼死亡的「真相」:所以 Sandra 到底是不是「无罪」的?
52:32 北大观影会上所发生的"令人遗憾"的对话
53:33 最佳辩手的「不专业」和法国骑士的「不尊重」,绝!
1:04:20 “换换口味”...嚼两块钱的当今辩论之「殇」
1:10:25 像是「女性主义」这般不存在完全客观真相的议题,正确的打开方式或许是什么样的?
1:13:15 郑重呼吁——逐步建立更多共识、良好的对话机制、行之有效的政策
1:15:19 重读"祖师婆婆"波伏娃的三点观察
1:22:39 “如果女人只是一个消极的实体,男人所支配的那就不过只是虚无而已”
1:25:23 面对棘手的议题,我们如何开展建设性的对话?你想要短暂的「赢」,还是恒久的「真」?
1:28:15 Daniel Dennett:批判性评论「四步法」—— 归根结底是善意与尊重
1:31:29 James Carse:有限的对话v.s.无限的对话 。播客结束,对话开始!
🎵:
《最亲密的一无所知》-张帅
📕:
《第二性》 by Simone de Beauvoir
《直觉泵与其他思维工具》by Daniel Dennett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by James Carse
主播:大黑、言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关注留言:大言不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