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每天6分钟共读1本好书

胜敌而益强,战胜敌人的同时,壮大自己的队伍


Listen Later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强大的方法。

战争消耗巨大,必须从国内进行沉重的赋税以给与战争强大的支持,长期加重人民的负担,必然会使得百姓贫穷,民怨声声,更可怕的是财物枯竭——“军无粮食则亡”而“以战养战”的军事思想是人性化的体现之一,也是现在军事重视后勤思想的体现。在外作战,将令首先要做的最好是夺取敌人的粮草,这样一方面使得敌人物资短缺,还能使得我方的战粮得到补充,同时这样得到的粮食,比起在国内运输至边疆要少费力许多;另外一方面能消耗敌人的力量,使得“一箭双雕”。

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使得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同样也使得战斗力加强。“联盟”这个概念运用于国家管理中就好比“以战养战”,联盟国家之间必定也会有利益冲突,但是这并不妨碍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竞争,只要竞争力得以将强,自然就把别人比下去了。因此,“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思想同样适合政治层面。

现代商战中,“以战养战”表现为企业一下这些行为: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些行为措施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成本竞争优势,克服高运输成本和高库存成本,以最小的付出占取市场。“胜敌益强”的思想表现为取长补短,谋略表现为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这样市场的敏感度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就无严重影响了,是提高竞争力量的重要手段。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孙子兵法|每天6分钟共读1本好书By 凡客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