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來賓:吳瑞文 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
您寫的是雞是「鳥」字邊,還是「隹」字邊呢?
1982年政府公布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把「隹」字旁的「雞」列為正體字,「鳥」字邊的「鷄」則歸為異體字。
形容多管閒事的人叫「雞婆」是處來自閩南語,叫「ㄍㄟ婆」。
轉化為漢字,便約定俗成為「雞婆」。
以「雞」這個被人冠稱擁有「文武仁勇信」五德的「德禽」為「婆」,似乎理所當然。
單從「仁」來看雞的群性,就是「見食相喚」不就是十足地熱心、熱血嗎?
以「雞」當「婆」一點也不為過。
只是對語言有正解的人卻認為,真正的「雞婆」應是寫成「加婆」,加了一個婆婆,就是熱心乘以2。
這「加」的閩南語發音就是「ㄍㄟ」,正解的人還說,如果寫作做「雞婆」,那泉州音的「雞」是「歸」,可沒有說成「ㄍxㄟ婆」的吧!
所以只有回到「加婆」泉州、漳州音才同為「ㄍㄟ婆」。
來賓:吳瑞文 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
您寫的是雞是「鳥」字邊,還是「隹」字邊呢?
1982年政府公布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把「隹」字旁的「雞」列為正體字,「鳥」字邊的「鷄」則歸為異體字。
形容多管閒事的人叫「雞婆」是處來自閩南語,叫「ㄍㄟ婆」。
轉化為漢字,便約定俗成為「雞婆」。
以「雞」這個被人冠稱擁有「文武仁勇信」五德的「德禽」為「婆」,似乎理所當然。
單從「仁」來看雞的群性,就是「見食相喚」不就是十足地熱心、熱血嗎?
以「雞」當「婆」一點也不為過。
只是對語言有正解的人卻認為,真正的「雞婆」應是寫成「加婆」,加了一個婆婆,就是熱心乘以2。
這「加」的閩南語發音就是「ㄍㄟ」,正解的人還說,如果寫作做「雞婆」,那泉州音的「雞」是「歸」,可沒有說成「ㄍxㄟ婆」的吧!
所以只有回到「加婆」泉州、漳州音才同為「ㄍ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