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一、 政治與兩岸關係
近期台灣政壇與兩岸關係議題熱度不減,多起事件引發社會廣泛討論。
•
美中貿易協議與稀土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美中已於週三(25日)簽署貿易協議。同時,有報導指出「白宮官員:美國已與中國就加快稀土向美出口達成諒解」(ETtoday新聞雲,14分鐘前)。這顯示美中關係在貿易與戰略物資供應鏈上仍存在複雜互動。
•
罷免案與政治攻防: 多位國民黨籍立委面臨罷免連署,引發藍綠陣營激烈攻防。「罷團發起16天『護國大遶境』 藍營搶下725凱道路權辦選前夜」(聯合新聞網,11小時前),顯示罷免行動進入白熱化階段。國民黨則試圖複製「謝國樑模式」低調消仇恨,以應對罷免潮。前總統陳水扁對罷免案表態支持,稱「我挺大罷免」,並嗆藍委「我被罷4次、你們才1次:叫什麼叫」(風傳媒,2小時前),為罷免議題增添更多話題。
•
蕭美琴訪捷克遇中國外交事件: 前駐美代表蕭美琴訪問捷克期間,「遭中國外館策劃尾隨險釀車禍 總統府強烈譴責」(中央社 CNA,10小時前)。捷克情報局證實「中國策畫衝撞蕭美琴」,總統府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奇摩新聞,11小時前)。此事件凸顯中國對台灣外交活動的持續施壓,也引發國內對於國家安全及國際關係的關注。
•
賴清德「雜質說」爭議: 賴清德總統在客家鄉親活動中提及「雜質」一詞,引發輿論爭議。「賴問客家鄉親『講台灣話聽得懂嗎』 網暴動了」(聯合新聞網,2天前)。民眾黨青年軍甚至衝上總統府抗議,高喊「人民不是雜質」(聯合新聞網,11小時前),要求賴總統收回言論。此事件影響賴清德的民意基礎,也考驗其與在野黨的互動關係。
•
馬英九赴中言論: 前總統馬英九在中國大陸訪問期間,「在宋濤面前談統一:要尊重台灣人民意願」(ETtoday新聞雲,16小時前),並拋出「和平民主統一」說法。陸委會對此表示「前總統應為台灣國軍和人民多想一想」(Newtalk新聞,14小時前),凸顯兩岸對統一論述的差異。
•
國安與軍事部署: 「漢光41號演習『史上動員最多』」,預計發出2萬張教召令(聯合新聞網,15小時前),顯示台灣持續強化國防戰備。總統蔡英文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會議」,強調7月為「國家團結月」,呼籲「發揮全民防衛最大力量」(president.gov.tw,14小時前)。同時,「海鯤軍艦」已完成第二次浮航海試(ETtoday財經雲,14小時前),台灣自製潛艦進度備受關注。
二、 經濟與民生議題
影響民眾生活的經濟與民生新聞也佔據重要版面。
•
悠遊卡破解事件: 多起報導指出「高中生輕鬆破解悠遊卡獲利數十萬 這原因藏交易安全漏洞」(NOWnews今日新聞,12小時前),利用網路可購得的讀寫工具及破解程式篡改悠遊卡餘額。北捷系統驚見大量異常刷退,追查後發現損失金額高達十萬元。此事件凸顯電子支付系統的資安漏洞問題。
•
威力彩頭獎開出: 威力彩頭獎飆高至17.5億元,最終「17.38億元獎落台中!包牌客爽中頭獎+7個貳獎」(聯合新聞網,10小時前)。這類彩券新聞常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反映對財富的追求與期待。
•
台中捷運藍線開工: 「中捷藍線開工造價1615億元預計123年完工」(中央社 CNA,17小時前)。盧秀燕市長親自主持動工儀式,象徵台中都會區交通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但也提醒民眾需等待約9年才能通車。
•
新台幣升值: 新台幣近期「狂升逾2角、再刷三年新高價 挑戰29元整數關卡」(奇摩股市,15小時前),升幅直追日圓。這對出口商造成壓力,例如有報導指出「壽險虧機械業慘、出口商叫苦」(DIGITIMES,1小時前),但也可能吸引外資買超台股。
•
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 「阿茲海默症新藥在台上市寫里程碑 使用條件、費用一次看」(中央社 CNA,2天前)。「樂意保、欣智樂」兩種新藥的上市為失智症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同時也引發大眾對疾病預防與早期篩檢的關注。
•
三重工地路面塌陷: 新北市三重區一處工地前發生「路面塌陷『砂石車掉落翻覆』」(奇摩新聞,17小時前)。工務局初步判斷為「連續壁施作引發」(news.pts.org.tw,11小時前),並已勒令建商停工開罰。這再次引發民眾對施工安全與公共安全的擔憂。
•
避難包議題: 鑑於地震頻傳,內政部建議民眾準備緊急避難包,並列出「必備5類物品」及「一天3公升水、2100大卡糧食」(奇摩新聞,12小時前)。這反映政府對防災意識的推廣,並呼籲民眾提高危機意識。
三、 社會事件與文化
社會層面的新聞涵蓋犯罪、公共衛生、娛樂等多元面向。
•
毒駕撞死員警案: 「吸喪屍煙彈逆向暴衝撞死三重警 毒駕男重判18年6月」(聯合新聞網,15小時前)。此事件引起社會對毒品危害與用路安全的憤怒與討論。
•
台南市府主管涉貪: 台南市研考會主委蒙志成等一級主管「疑涉私用公務車 今遭搜索」(聯合新聞網,20小時前),並以50萬、5萬元交保。此案對台南市政府形象造成衝擊。
•
泰國大麻政策轉向: 泰國將重新禁止娛樂用大麻,僅限醫療用途(中央社 CNA,19小時前),最快數日內實施。這項政策急轉彎,對赴泰旅遊的台灣民眾需特別注意。
•
澎湖「阿家生蠔」風波: 「澎湖『阿家生蠔』羞辱尹到怡慘了 遭縣府勒令停業」(ETtoday新聞雲,10小時前)。因店家對韓國網紅態度不佳,引發輿論譁然,縣府介入調查後勒令停業,顯示服務業的態度對商譽的影響。
•
墾丁水豚遭毒殺: 墾丁一處動物園的「人氣水豚慘遭毒殺」(奇摩新聞,21小時前),園區沈痛發文並驗出有機溶劑及農藥。此事件引發社會對動物保護與生命尊重的關注。
•
林柏宏家庭財務風波: 藝人林柏宏捲入家中財務風波,遭親戚爆料逼還父債(奇摩新聞,2天前)。儘管宋芸樺等友人聲援,此事件仍對其形象造成一定影響,也反映名人家庭關係的複雜性。
•
教師甄選亂象: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呼籲全面檢討教師甄選亂象,指控有「教師綁主任、試教給超低分」等不公平現象(聯合新聞網,2天前)。此問題關乎教育公平性與教師素質。
四、 國際焦點與科技發展
國際情勢與科技前沿發展同樣受到關注。
•
伊朗以色列衝突與資訊戰: 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持續,BBC進行事實核查,分析「特朗普空襲後伊朗核設施損毀程度」(BBC,14小時前)。同時,有國安官員揭露「中共操作『以伊戰爭』假訊息」,將「賴清德逃跑」敘事與衝突結合,意圖影響台灣民心(富房網,15小時前),凸顯資訊戰的複雜性。
•
NVIDIA與AI發展: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股東會上表示,目標是「數十億機器人、數億自駕車都由輝達驅動」(NOWnews今日新聞,2天前),展現其在AI領域的巨大野心。有分析師指出,相關產業將進入「AI機器人黃金交棒期」(工商時報,16小時前),預期NVIDIA市值有望達6兆美元。
•
全球和平指數: 2025全球和平指數公布,冰島連續17年居冠,而「台灣第40名勝中韓 美國排名下跌輸印度」(奇摩新聞,19小時前)。這份報告提供對國際安全情勢的評估,也反映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相對穩定性。
•
中國電動車市場: 比亞迪被點名為「恆大第二」(風傳媒,2天前),且傳出「減產、延後產能擴張」(DIGITIMES,20小時前)。經濟部對比亞迪可能來台祭出「四大反制」,擔心「路上都是大陸製汽車,能看嗎?」(奇摩新聞,13小時前),顯示台灣對中國電動車產業的警惕。
五、 天氣與自然災害預警
颱風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預警,是民眾日常關心的重點。
•
颱風預測與高溫雷雨: 氣象署預估「週末後 菲東海面低氣壓恐發展成颱風」(news.pts.org.tw,2天前),且「下周預測路徑大幅度調整」(聯合新聞網,19小時前),侵台機率增至50%。同時,全台持續高溫,「10縣市豪大雨特報」(奇摩新聞,11小時前),部分地區甚至有大雷雨。
•
日本地震預言與實際情況: 「日本龍婆」預言7月5日大地震,導致「台灣客不敢去了!『7月大災難』預言瘋傳 日本飯店嘆:訂房退光光」(LINE TODAY,6小時前)。儘管後續預言者改口稱「不一定會發生大事」,但日本南方地區「一週內400多次地震」(LINE TODAY,12小時前),引發科學界對南海海槽地震的警覺,日方最新觀測系統「N-net」可提前20分鐘偵測海嘯(台視新聞網,7小時前)。
所有資料來源GOOGLE新聞以上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AI提供的資訊未必正確,請查證回覆內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a4sqz06ev01w1f1x47qx1/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
一、 政治與兩岸關係
近期台灣政壇與兩岸關係議題熱度不減,多起事件引發社會廣泛討論。
•
美中貿易協議與稀土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美中已於週三(25日)簽署貿易協議。同時,有報導指出「白宮官員:美國已與中國就加快稀土向美出口達成諒解」(ETtoday新聞雲,14分鐘前)。這顯示美中關係在貿易與戰略物資供應鏈上仍存在複雜互動。
•
罷免案與政治攻防: 多位國民黨籍立委面臨罷免連署,引發藍綠陣營激烈攻防。「罷團發起16天『護國大遶境』 藍營搶下725凱道路權辦選前夜」(聯合新聞網,11小時前),顯示罷免行動進入白熱化階段。國民黨則試圖複製「謝國樑模式」低調消仇恨,以應對罷免潮。前總統陳水扁對罷免案表態支持,稱「我挺大罷免」,並嗆藍委「我被罷4次、你們才1次:叫什麼叫」(風傳媒,2小時前),為罷免議題增添更多話題。
•
蕭美琴訪捷克遇中國外交事件: 前駐美代表蕭美琴訪問捷克期間,「遭中國外館策劃尾隨險釀車禍 總統府強烈譴責」(中央社 CNA,10小時前)。捷克情報局證實「中國策畫衝撞蕭美琴」,總統府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奇摩新聞,11小時前)。此事件凸顯中國對台灣外交活動的持續施壓,也引發國內對於國家安全及國際關係的關注。
•
賴清德「雜質說」爭議: 賴清德總統在客家鄉親活動中提及「雜質」一詞,引發輿論爭議。「賴問客家鄉親『講台灣話聽得懂嗎』 網暴動了」(聯合新聞網,2天前)。民眾黨青年軍甚至衝上總統府抗議,高喊「人民不是雜質」(聯合新聞網,11小時前),要求賴總統收回言論。此事件影響賴清德的民意基礎,也考驗其與在野黨的互動關係。
•
馬英九赴中言論: 前總統馬英九在中國大陸訪問期間,「在宋濤面前談統一:要尊重台灣人民意願」(ETtoday新聞雲,16小時前),並拋出「和平民主統一」說法。陸委會對此表示「前總統應為台灣國軍和人民多想一想」(Newtalk新聞,14小時前),凸顯兩岸對統一論述的差異。
•
國安與軍事部署: 「漢光41號演習『史上動員最多』」,預計發出2萬張教召令(聯合新聞網,15小時前),顯示台灣持續強化國防戰備。總統蔡英文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會議」,強調7月為「國家團結月」,呼籲「發揮全民防衛最大力量」(president.gov.tw,14小時前)。同時,「海鯤軍艦」已完成第二次浮航海試(ETtoday財經雲,14小時前),台灣自製潛艦進度備受關注。
二、 經濟與民生議題
影響民眾生活的經濟與民生新聞也佔據重要版面。
•
悠遊卡破解事件: 多起報導指出「高中生輕鬆破解悠遊卡獲利數十萬 這原因藏交易安全漏洞」(NOWnews今日新聞,12小時前),利用網路可購得的讀寫工具及破解程式篡改悠遊卡餘額。北捷系統驚見大量異常刷退,追查後發現損失金額高達十萬元。此事件凸顯電子支付系統的資安漏洞問題。
•
威力彩頭獎開出: 威力彩頭獎飆高至17.5億元,最終「17.38億元獎落台中!包牌客爽中頭獎+7個貳獎」(聯合新聞網,10小時前)。這類彩券新聞常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反映對財富的追求與期待。
•
台中捷運藍線開工: 「中捷藍線開工造價1615億元預計123年完工」(中央社 CNA,17小時前)。盧秀燕市長親自主持動工儀式,象徵台中都會區交通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但也提醒民眾需等待約9年才能通車。
•
新台幣升值: 新台幣近期「狂升逾2角、再刷三年新高價 挑戰29元整數關卡」(奇摩股市,15小時前),升幅直追日圓。這對出口商造成壓力,例如有報導指出「壽險虧機械業慘、出口商叫苦」(DIGITIMES,1小時前),但也可能吸引外資買超台股。
•
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 「阿茲海默症新藥在台上市寫里程碑 使用條件、費用一次看」(中央社 CNA,2天前)。「樂意保、欣智樂」兩種新藥的上市為失智症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同時也引發大眾對疾病預防與早期篩檢的關注。
•
三重工地路面塌陷: 新北市三重區一處工地前發生「路面塌陷『砂石車掉落翻覆』」(奇摩新聞,17小時前)。工務局初步判斷為「連續壁施作引發」(news.pts.org.tw,11小時前),並已勒令建商停工開罰。這再次引發民眾對施工安全與公共安全的擔憂。
•
避難包議題: 鑑於地震頻傳,內政部建議民眾準備緊急避難包,並列出「必備5類物品」及「一天3公升水、2100大卡糧食」(奇摩新聞,12小時前)。這反映政府對防災意識的推廣,並呼籲民眾提高危機意識。
三、 社會事件與文化
社會層面的新聞涵蓋犯罪、公共衛生、娛樂等多元面向。
•
毒駕撞死員警案: 「吸喪屍煙彈逆向暴衝撞死三重警 毒駕男重判18年6月」(聯合新聞網,15小時前)。此事件引起社會對毒品危害與用路安全的憤怒與討論。
•
台南市府主管涉貪: 台南市研考會主委蒙志成等一級主管「疑涉私用公務車 今遭搜索」(聯合新聞網,20小時前),並以50萬、5萬元交保。此案對台南市政府形象造成衝擊。
•
泰國大麻政策轉向: 泰國將重新禁止娛樂用大麻,僅限醫療用途(中央社 CNA,19小時前),最快數日內實施。這項政策急轉彎,對赴泰旅遊的台灣民眾需特別注意。
•
澎湖「阿家生蠔」風波: 「澎湖『阿家生蠔』羞辱尹到怡慘了 遭縣府勒令停業」(ETtoday新聞雲,10小時前)。因店家對韓國網紅態度不佳,引發輿論譁然,縣府介入調查後勒令停業,顯示服務業的態度對商譽的影響。
•
墾丁水豚遭毒殺: 墾丁一處動物園的「人氣水豚慘遭毒殺」(奇摩新聞,21小時前),園區沈痛發文並驗出有機溶劑及農藥。此事件引發社會對動物保護與生命尊重的關注。
•
林柏宏家庭財務風波: 藝人林柏宏捲入家中財務風波,遭親戚爆料逼還父債(奇摩新聞,2天前)。儘管宋芸樺等友人聲援,此事件仍對其形象造成一定影響,也反映名人家庭關係的複雜性。
•
教師甄選亂象: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呼籲全面檢討教師甄選亂象,指控有「教師綁主任、試教給超低分」等不公平現象(聯合新聞網,2天前)。此問題關乎教育公平性與教師素質。
四、 國際焦點與科技發展
國際情勢與科技前沿發展同樣受到關注。
•
伊朗以色列衝突與資訊戰: 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持續,BBC進行事實核查,分析「特朗普空襲後伊朗核設施損毀程度」(BBC,14小時前)。同時,有國安官員揭露「中共操作『以伊戰爭』假訊息」,將「賴清德逃跑」敘事與衝突結合,意圖影響台灣民心(富房網,15小時前),凸顯資訊戰的複雜性。
•
NVIDIA與AI發展: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股東會上表示,目標是「數十億機器人、數億自駕車都由輝達驅動」(NOWnews今日新聞,2天前),展現其在AI領域的巨大野心。有分析師指出,相關產業將進入「AI機器人黃金交棒期」(工商時報,16小時前),預期NVIDIA市值有望達6兆美元。
•
全球和平指數: 2025全球和平指數公布,冰島連續17年居冠,而「台灣第40名勝中韓 美國排名下跌輸印度」(奇摩新聞,19小時前)。這份報告提供對國際安全情勢的評估,也反映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相對穩定性。
•
中國電動車市場: 比亞迪被點名為「恆大第二」(風傳媒,2天前),且傳出「減產、延後產能擴張」(DIGITIMES,20小時前)。經濟部對比亞迪可能來台祭出「四大反制」,擔心「路上都是大陸製汽車,能看嗎?」(奇摩新聞,13小時前),顯示台灣對中國電動車產業的警惕。
五、 天氣與自然災害預警
颱風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預警,是民眾日常關心的重點。
•
颱風預測與高溫雷雨: 氣象署預估「週末後 菲東海面低氣壓恐發展成颱風」(news.pts.org.tw,2天前),且「下周預測路徑大幅度調整」(聯合新聞網,19小時前),侵台機率增至50%。同時,全台持續高溫,「10縣市豪大雨特報」(奇摩新聞,11小時前),部分地區甚至有大雷雨。
•
日本地震預言與實際情況: 「日本龍婆」預言7月5日大地震,導致「台灣客不敢去了!『7月大災難』預言瘋傳 日本飯店嘆:訂房退光光」(LINE TODAY,6小時前)。儘管後續預言者改口稱「不一定會發生大事」,但日本南方地區「一週內400多次地震」(LINE TODAY,12小時前),引發科學界對南海海槽地震的警覺,日方最新觀測系統「N-net」可提前20分鐘偵測海嘯(台視新聞網,7小時前)。
所有資料來源GOOGLE新聞以上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AI提供的資訊未必正確,請查證回覆內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a4sqz06ev01w1f1x47qx1/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