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当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出"这不是简单的SU7升高版"时,全场灯光突然暗下。大屏幕上缓缓升起的小米YU7,车身线条在聚光灯下划出三道凌厉的光弧——这可能是2025年最值得玩味的汽车发布会瞬间。
小米汽车这次玩真的。YU7的定位直接锁定"豪华高性能SUV",中文名"御7"取自"御风而行"的意境。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雷军反复强调的"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到底藏在哪?
先看硬指标。全系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双电机四驱版零百加速直接杀入3秒俱乐部。但真正让工程师团队骄傲的是风阻系数——通过主动式进气格栅和22处空气动力学优化,这个大家伙的风阻居然比许多轿车还低。这解释了为什么发布会上要特意用"御风"作为设计语言。
智能座舱藏着第一个彩蛋。标配的激光雷达不是简单堆料,而是与小米自研的"玄戒o1"芯片深度耦合。实际体验中,这套系统能实时生成周围车辆的3D模型,连对面来车的开门动作都能预判。雷军在演示时特意让测试车冲向障碍物,在最后一刻系统自动避让的场面,比任何参数都更有说服力。
内饰的"豪华"定义很小米。没有传统豪车的实木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可变色智能玻璃天幕和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的悬浮座椅。最意外的是中控台隐藏的磁吸接口——这不是给手机准备的,而是为小米生态链的咖啡机、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预留的"生态位"。
续航策略暴露了小米的野心。虽然电池容量不是最大,但通过800V快充和智能热管理系统,官方宣称"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更关键的是车机系统会学习用户的驾驶习惯,在长途出行前自动规划最优充电路线。这种"人车共成长"的理念,可能才是雷军说的"不可替代"。
价格尚未公布,但已知信息已经让BBA们坐不住了。当一家科技公司把SUV的豪华感定义为"更聪明的移动空间"而非真皮座椅数量时,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7月正式上市后,我们或许会看到:所谓豪华高性能SUV的新标准,可能真的要由这家手机厂商来定义了。
当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出"这不是简单的SU7升高版"时,全场灯光突然暗下。大屏幕上缓缓升起的小米YU7,车身线条在聚光灯下划出三道凌厉的光弧——这可能是2025年最值得玩味的汽车发布会瞬间。
小米汽车这次玩真的。YU7的定位直接锁定"豪华高性能SUV",中文名"御7"取自"御风而行"的意境。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雷军反复强调的"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到底藏在哪?
先看硬指标。全系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双电机四驱版零百加速直接杀入3秒俱乐部。但真正让工程师团队骄傲的是风阻系数——通过主动式进气格栅和22处空气动力学优化,这个大家伙的风阻居然比许多轿车还低。这解释了为什么发布会上要特意用"御风"作为设计语言。
智能座舱藏着第一个彩蛋。标配的激光雷达不是简单堆料,而是与小米自研的"玄戒o1"芯片深度耦合。实际体验中,这套系统能实时生成周围车辆的3D模型,连对面来车的开门动作都能预判。雷军在演示时特意让测试车冲向障碍物,在最后一刻系统自动避让的场面,比任何参数都更有说服力。
内饰的"豪华"定义很小米。没有传统豪车的实木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可变色智能玻璃天幕和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的悬浮座椅。最意外的是中控台隐藏的磁吸接口——这不是给手机准备的,而是为小米生态链的咖啡机、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预留的"生态位"。
续航策略暴露了小米的野心。虽然电池容量不是最大,但通过800V快充和智能热管理系统,官方宣称"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更关键的是车机系统会学习用户的驾驶习惯,在长途出行前自动规划最优充电路线。这种"人车共成长"的理念,可能才是雷军说的"不可替代"。
价格尚未公布,但已知信息已经让BBA们坐不住了。当一家科技公司把SUV的豪华感定义为"更聪明的移动空间"而非真皮座椅数量时,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7月正式上市后,我们或许会看到:所谓豪华高性能SUV的新标准,可能真的要由这家手机厂商来定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