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胜哥导语】苏轼的这首《鹧鸪天》创作于作者政治前途迷茫时期的黄州,词的上篇描绘的是夏末秋初的景色和词人寓居黄州的具体环境,有远山,有密林,有青竹,有鸣蝉,有飞鸟,有荷香。词的下篇是词的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神态展示内心的感受,“村舍外”“古城旁”朴实的话语让人一下子就站到了作者限定的场景中,“杖藜”“徐步”“转”“斜阳”一句话、七个字、五层涵义和近乎工艺画的精细笔触,把词人的身心状态、复杂情绪和时空感觉,在斑驳的光影下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表现了词人复杂敏感、随遇而安、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全篇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有独到的艺术特色。我们一起欣赏。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胜哥导语】苏轼的这首《鹧鸪天》创作于作者政治前途迷茫时期的黄州,词的上篇描绘的是夏末秋初的景色和词人寓居黄州的具体环境,有远山,有密林,有青竹,有鸣蝉,有飞鸟,有荷香。词的下篇是词的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神态展示内心的感受,“村舍外”“古城旁”朴实的话语让人一下子就站到了作者限定的场景中,“杖藜”“徐步”“转”“斜阳”一句话、七个字、五层涵义和近乎工艺画的精细笔触,把词人的身心状态、复杂情绪和时空感觉,在斑驳的光影下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表现了词人复杂敏感、随遇而安、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全篇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有独到的艺术特色。我们一起欣赏。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0 Listeners
26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