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八卦艺术圈”第7期
谈钱不伤感情:抠门大师齐白石
一提到齐白石,不论大人小孩都知道,可以说是我国国民度很高的艺术家了。老爷子笔下的虾纤细灵动,不仅征服了中国人,西方的绘画大师毕加索也连连称赞,自叹不如。在2017年的保利秋拍中,他的《山水十二条屏》更是以8.1亿元落锤,一举成为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至今未被打破记录。齐白石在书画史和拍卖市场上的成功无需多言,即使不是艺术圈的人,也都耳熟能详。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江上人家》180cm×47cm
除了热爱画画,老爷子也和众多男性艺术家一样,热爱美女,绯闻不断,身边永远不缺靓女。不过和毕加索那样的花心厌女大渣男不一样,白石老人在这方面倒是蛮有风度的,他永远偏袒女士,照顾女生,出手也是相当大方!传说啊,老爷子卧室里的抽屉永远对女徒弟敞开,只要他们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那抽屉里的钞票可以随便用,随便拿。要是有女生说他哪张画画得好,他就毫不犹豫的把画送给人家!这里需要注意哦,和徐渭梵高这些在世时穷困潦倒的人不同,老爷子在世时,已经在画坛上大红大紫,身价不菲。所以做齐白石的女弟子真的很幸福,随便顺两幅画,那都是“价值连城”呀!
有人要说了,像齐白石这样的成功人士,出手阔绰不是很正常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呵,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就太天真了。齐白石的阔绰大概就只是对女弟子,对自己、对其他人?他可抠着呢!
高尚谦、胡挈青、郭秀仪在跟随白石老人习画
就说吃螃蟹吧,烹饪之前,小保姆必须先让老爷子亲自数一遍,不然就会被怀疑偷吃。他招待客人的月饼都是长白毛的,还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被拿来招待客人。以上这些都是出自齐白石的徒弟,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实名爆料!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石岩双影》180cm×47cm
无独有偶,画家黄永玉也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吐槽过。当时,黄永玉第一次拜访齐白石,老爷子面对生人照例亲自打开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然而,端出来的是剩下四分之三的月饼,花生是浅浅的一碟。来时的路上,李可染提前关照过他,老爷子肯定会将这两碟点心端出来,但是这两碟点心啊 “都是坏了的,吃不得!”简短的寒暄之后,黄永玉远远地注视这闻名已久的点心,他发现剖开的月饼内部有细微的小生物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上也隐约可见随风舞动着的蜘蛛网。老人家这些举动只是一种礼数、意思一下,并不是真的希望客人品尝。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板桥孤帆》180cm×47cm
既有自己徒弟的实名爆料,又有黄永玉的佐证,齐白石抠门这件事,看来是错不了!
老爷子不仅是对外人抠,他对自己家人也实行“严格把控”,绝不搞双标。比如,家里量米的竹筒子是他自己保管的,每天煮多少米,吃多少饭,都要由他亲自量了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做饭的时候,媳妇说“您再给添一点”。老人嘀咕:“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量一筒。不仅是大米,家里的柴米油盐都要锁在柜子里,生怕佣人瞒天过海,顺几粒米出去。佣人每次做饭都要和齐白石要钥匙。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柏树森林》180cm×47cm
对于钱财,老爷子不仅仅是抠啊,甚至不相信任何人。70年代后,老人的作品渐渐在市场走俏,开始有了积蓄。他不相信任何人,把所有钱兑换成60根金条,装在一只口袋里,常年随身带这60根金条。他老人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锁起来,几串钥匙重一斤多,另外还要随时携带这60根金条,这么重的东西挂在腰间荡来荡去,他也不嫌坠得慌。
像老爷子这样对内对外,360度无死角抠门的人,在生意场上自然也是个狠角色。具体来说,他有三招 :第一招,筛选客人,将那些厚脸皮的,可能会出现扯皮的顾客,拒之门外!面对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老人先是轻手轻脚的趴在猫眼上看一眼,试探性地问一下,如果对方诚意不足则会让夫人登场,推脱说自己今天不在家。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远岸余霞》180cm×47cm
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会有漏网之鱼,他们总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老人也不说话,只是瞥一眼客人,不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一会儿,一笔、两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的样子。客人疑惑地问:“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主客之间,点到为止。还有一次,同样的情形,老爷子直接开怼:“你要添的这只虾子,是不在价钱内的,所以替你画了只死虾,算是免费附送。”杠,还是老爷子杠。
第二招,报酬说一不二。不同于一般画家的避而不谈,齐白石在报酬上是开门见山。客人进门,齐白石首先领着看墙上一系列“友情提示”,诸如“送礼物者不报答,减画价者不必再来,要介绍者莫要酬谢”、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还有他的“三不”原则:不赊账,不还价,不以物代钱。
送礼物者不报答/减画价者不必再来/要介绍者莫要酬谢
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蜂蜜每只加二十元/简介这损人利己/余不乐见/庚辰正月初十日
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
第三招,知己知彼,及时涨价。老爷子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及时更新润格。为此,他常到荣宝斋,看到别的画家画作上涨,他马上加价,从不做吃亏的买卖。为了能涨价,老人也很有一套。客人想买草虫,齐白石故作为难说:“年纪老了,眼光不好,工笔草虫不画了,真是对不起价格,没有了。”买画人再次请求。齐白石看对方有诚意,半晌才说:“有是有一部,不过是太太藏起的,不知她肯不肯卖。”买画人更急了,他就扯直嗓门:“有位贵客要看看你那部草虫册页哩。”齐夫人在房中说:“这部册页是不卖的。”齐白石又大声说:“贵客看中得意,能出大价钱哩。”价格就在这一问一答中被提高了。
这三招生意经,说明他真的很在乎钱啊!李可染曾经解释道,老爷子因为早年贫寒,15岁到26岁一直在当木工,后来无意中接触到了《芥子园画谱》,才开始改行。早年的窘迫在老人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到了晚年,他对于金钱也十分谨慎。同样是因为早年的经历,他认为靠手艺挣钱是无可非议的,所以造就了他谈钱不伤感情的一面。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古怪”和抠门,老爷子也有可爱的一面。比如,他虽然把钱财看得很重,平时也很“抠”,但客观的说,其实他的润格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即使后期在画坛上走红了,也从未有什么天价报酬之说。三十年代,老爷子的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画价自然水涨船高,但也不比北京的同行高多少。有资料记录,同是1931年,齐白石的润格低于更年轻的萧谦中、周养庵,只略高于晚辈秦仲文。而这个时期,齐白石的画基本上已经供不应求,求画者络绎不绝,可见老人绝非唯利是图之辈。
高晓松曾在某个节目里说,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把西方那套拿出来,要钱的时候把东方那套拿出来。老爷子绝对做到了这一点。“好朋友,明算账”,他要求别人这样做,他自己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朋友为他写序文、题辞或文章,齐白石也会依照对方的润格付钱,绝不搞双标。
女性朋友们表示在得知齐白石的行事作风之后,就只想做齐白石的女弟子,或者是遗产继承人。如果你也像齐白石一样成功,你是否也会像他一样呢?您是否同意他的这种行为呢?
本期节目由“我也想顺一张齐白石的画” 撰写
配音:十骨
后期及技术支持:小岩
BGM:
1.胡伟立 - 《幽默》
2.祁瑶 - 《欢喜酒》
3. 阿鲲 - 《笙歌如锦》
4. 胡伟立 - 《化缘》
5
22 ratings
“八卦艺术圈”第7期
谈钱不伤感情:抠门大师齐白石
一提到齐白石,不论大人小孩都知道,可以说是我国国民度很高的艺术家了。老爷子笔下的虾纤细灵动,不仅征服了中国人,西方的绘画大师毕加索也连连称赞,自叹不如。在2017年的保利秋拍中,他的《山水十二条屏》更是以8.1亿元落锤,一举成为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至今未被打破记录。齐白石在书画史和拍卖市场上的成功无需多言,即使不是艺术圈的人,也都耳熟能详。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江上人家》180cm×47cm
除了热爱画画,老爷子也和众多男性艺术家一样,热爱美女,绯闻不断,身边永远不缺靓女。不过和毕加索那样的花心厌女大渣男不一样,白石老人在这方面倒是蛮有风度的,他永远偏袒女士,照顾女生,出手也是相当大方!传说啊,老爷子卧室里的抽屉永远对女徒弟敞开,只要他们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那抽屉里的钞票可以随便用,随便拿。要是有女生说他哪张画画得好,他就毫不犹豫的把画送给人家!这里需要注意哦,和徐渭梵高这些在世时穷困潦倒的人不同,老爷子在世时,已经在画坛上大红大紫,身价不菲。所以做齐白石的女弟子真的很幸福,随便顺两幅画,那都是“价值连城”呀!
有人要说了,像齐白石这样的成功人士,出手阔绰不是很正常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呵,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就太天真了。齐白石的阔绰大概就只是对女弟子,对自己、对其他人?他可抠着呢!
高尚谦、胡挈青、郭秀仪在跟随白石老人习画
就说吃螃蟹吧,烹饪之前,小保姆必须先让老爷子亲自数一遍,不然就会被怀疑偷吃。他招待客人的月饼都是长白毛的,还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被拿来招待客人。以上这些都是出自齐白石的徒弟,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实名爆料!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石岩双影》180cm×47cm
无独有偶,画家黄永玉也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吐槽过。当时,黄永玉第一次拜访齐白石,老爷子面对生人照例亲自打开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然而,端出来的是剩下四分之三的月饼,花生是浅浅的一碟。来时的路上,李可染提前关照过他,老爷子肯定会将这两碟点心端出来,但是这两碟点心啊 “都是坏了的,吃不得!”简短的寒暄之后,黄永玉远远地注视这闻名已久的点心,他发现剖开的月饼内部有细微的小生物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上也隐约可见随风舞动着的蜘蛛网。老人家这些举动只是一种礼数、意思一下,并不是真的希望客人品尝。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板桥孤帆》180cm×47cm
既有自己徒弟的实名爆料,又有黄永玉的佐证,齐白石抠门这件事,看来是错不了!
老爷子不仅是对外人抠,他对自己家人也实行“严格把控”,绝不搞双标。比如,家里量米的竹筒子是他自己保管的,每天煮多少米,吃多少饭,都要由他亲自量了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做饭的时候,媳妇说“您再给添一点”。老人嘀咕:“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量一筒。不仅是大米,家里的柴米油盐都要锁在柜子里,生怕佣人瞒天过海,顺几粒米出去。佣人每次做饭都要和齐白石要钥匙。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柏树森林》180cm×47cm
对于钱财,老爷子不仅仅是抠啊,甚至不相信任何人。70年代后,老人的作品渐渐在市场走俏,开始有了积蓄。他不相信任何人,把所有钱兑换成60根金条,装在一只口袋里,常年随身带这60根金条。他老人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锁起来,几串钥匙重一斤多,另外还要随时携带这60根金条,这么重的东西挂在腰间荡来荡去,他也不嫌坠得慌。
像老爷子这样对内对外,360度无死角抠门的人,在生意场上自然也是个狠角色。具体来说,他有三招 :第一招,筛选客人,将那些厚脸皮的,可能会出现扯皮的顾客,拒之门外!面对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老人先是轻手轻脚的趴在猫眼上看一眼,试探性地问一下,如果对方诚意不足则会让夫人登场,推脱说自己今天不在家。
齐白石1925年《山水十二条屏》之《远岸余霞》180cm×47cm
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会有漏网之鱼,他们总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老人也不说话,只是瞥一眼客人,不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一会儿,一笔、两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的样子。客人疑惑地问:“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主客之间,点到为止。还有一次,同样的情形,老爷子直接开怼:“你要添的这只虾子,是不在价钱内的,所以替你画了只死虾,算是免费附送。”杠,还是老爷子杠。
第二招,报酬说一不二。不同于一般画家的避而不谈,齐白石在报酬上是开门见山。客人进门,齐白石首先领着看墙上一系列“友情提示”,诸如“送礼物者不报答,减画价者不必再来,要介绍者莫要酬谢”、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还有他的“三不”原则:不赊账,不还价,不以物代钱。
送礼物者不报答/减画价者不必再来/要介绍者莫要酬谢
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蜂蜜每只加二十元/简介这损人利己/余不乐见/庚辰正月初十日
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
第三招,知己知彼,及时涨价。老爷子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及时更新润格。为此,他常到荣宝斋,看到别的画家画作上涨,他马上加价,从不做吃亏的买卖。为了能涨价,老人也很有一套。客人想买草虫,齐白石故作为难说:“年纪老了,眼光不好,工笔草虫不画了,真是对不起价格,没有了。”买画人再次请求。齐白石看对方有诚意,半晌才说:“有是有一部,不过是太太藏起的,不知她肯不肯卖。”买画人更急了,他就扯直嗓门:“有位贵客要看看你那部草虫册页哩。”齐夫人在房中说:“这部册页是不卖的。”齐白石又大声说:“贵客看中得意,能出大价钱哩。”价格就在这一问一答中被提高了。
这三招生意经,说明他真的很在乎钱啊!李可染曾经解释道,老爷子因为早年贫寒,15岁到26岁一直在当木工,后来无意中接触到了《芥子园画谱》,才开始改行。早年的窘迫在老人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到了晚年,他对于金钱也十分谨慎。同样是因为早年的经历,他认为靠手艺挣钱是无可非议的,所以造就了他谈钱不伤感情的一面。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古怪”和抠门,老爷子也有可爱的一面。比如,他虽然把钱财看得很重,平时也很“抠”,但客观的说,其实他的润格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即使后期在画坛上走红了,也从未有什么天价报酬之说。三十年代,老爷子的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画价自然水涨船高,但也不比北京的同行高多少。有资料记录,同是1931年,齐白石的润格低于更年轻的萧谦中、周养庵,只略高于晚辈秦仲文。而这个时期,齐白石的画基本上已经供不应求,求画者络绎不绝,可见老人绝非唯利是图之辈。
高晓松曾在某个节目里说,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把西方那套拿出来,要钱的时候把东方那套拿出来。老爷子绝对做到了这一点。“好朋友,明算账”,他要求别人这样做,他自己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朋友为他写序文、题辞或文章,齐白石也会依照对方的润格付钱,绝不搞双标。
女性朋友们表示在得知齐白石的行事作风之后,就只想做齐白石的女弟子,或者是遗产继承人。如果你也像齐白石一样成功,你是否也会像他一样呢?您是否同意他的这种行为呢?
本期节目由“我也想顺一张齐白石的画” 撰写
配音:十骨
后期及技术支持:小岩
BGM:
1.胡伟立 - 《幽默》
2.祁瑶 - 《欢喜酒》
3. 阿鲲 - 《笙歌如锦》
4. 胡伟立 - 《化缘》
82 Listeners
2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