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一生的书

滕文公上第4章(2)


Listen Later

要点与引用:

濫(滥):【字形识记】会意字。从水(氵),表示水流漫出;从监,监有自上往下流意。本义是大水漫出。

登:会意字。甲骨文、金文上面是两只脚(癶),中间是盛食物的器皿,下面是一双手(豆),合起来表示双手持豆登阶进献食物。篆隶楷省去双手。本义是由低处到高处。

憂(忧):会意字—形声字。金文从心、从頁,以心烦、头痛,表示忧愁。忧愁时经常踱步。简体字从忄、尤声,手畸形或过失都会令人忧心。本义是发愁、担心。

敷: 左右结构【字形识记】会意字。从攵,表示用手铺开;从尃,尃是敷的古字;尃兼表声。本义是铺开。引申为搽、涂。

烈:【字形识记】形声字。火表意,篆书形体像火焰;列表声。本义是火势猛烈。

疏:会意字。右边表示突然产出,有畅通义;从疋,像足,足能远行,含通达意;疋兼表声。本义是畅通。

排:会意字。从手,表示用手向外排开;从非,非有相背义,推者与被推者亦有相背意。本义是推开。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尊为稷王(也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稼:会意字。从禾,表示庄稼;从家,表示家庭,在农业社会种植谷物往往是全家人一起从事的家中大事;家兼表声。本义是种植谷物。

穑:会意字。从禾,篆书形体像一棵谷类植物;从啬,表示庄稼已成熟该收割入仓了;啬兼表声。本义是收获谷物。

樹(树):会意字。从木、从尌,表示用手植树;尌兼表声。本义是栽种。转指树木。

艺:会意字—形声字。甲骨文像人伸手植苗。金文、小篆像人手持的苗木植于土上。隶、楷书增芸表示耕作。简体字从艹,表示与植物有关;乙表声。本义是种植。

五谷:指稻、黍、稷、麦、菽。稻即水稻,黍即黄米,稷即小米,麦即小麦,菽是豆类的总名。

育:会意字。甲、金文像妇女生下孩子,表示生育。小篆从云、从肉,表示婴儿脱离母体。本义是生育。

社稷 - “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契(xiè):殷人的始祖。
司徒:官名。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

倫(伦):会意字。从人(亻),隶书形象像站着的一个人;从仑,仑指条理、次序,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条理、次序即人伦;仑兼表声。本义是人伦。

勞,金文(两个“火”)(心),表示内心充满焦虑忧烦。篆文加“秃宝盖”,表示在家中劳动,并以“力”代金文字形中的“心” ,强调体力活动的艰辛。造字本义:操心费力,身心负担沉重。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两个“火”连写成“卄”

匡:形声字。从匚,像方形竹筐;王声。本义是盛饭用的方形竹筐,此义后写作筐。匡又表示纠正。

直:会意字。甲骨文从目、从丨,表示直如目光。本义是不弯曲。

辅:形声字。车表意,表示辅是车轮外的两条直木;甫表声。本义是车轮外侧以加固车轮的两条直木。引申为帮助、辅助。

翼:形声字。羽表意,表示翼是翅膀;異表声,也表示翼有使鸟飞上天的奇异作用。本义是翅膀。

振:形声字。手表意,表示挥动手臂;辰表声。本义是挥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皋陶(gāo yáo):亦作皋繇,舜时的司法官。

《论语》:卫灵公篇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尽心篇上46章

惠:会意字。从心,表示仁爱发自内心;从叀,表示仁爱之心始终如一。本义是仁爱。引申为施惠。

忠:会意字。从心,表示尽心尽力;从中,有中心,不偏不倚意,只有心甘情愿并正直无私才能尽心竭力;中兼表声。本义是尽心竭力。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意思是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尽心篇

荆:楚国的别名。舒:楚的属国。引诗出自《诗经·鲁颂·閟宫》。
戎狄:古代西方的部族叫做“戎”;北方的部族叫做“狄”。东夷、南蛮。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敍。朋友有信。放勳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臯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嚮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他日。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魯頌曰。戌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学习孟子|一生的书By 本照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