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講解國際新聞、中東與中亞歷史、中國事務、太空知識的頻道。 Diplomat's daily news review and history research on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China Affairs and Space Exploration

突厥簡史-突厥語族的丁零、高車、鐵勒部族名稱之演進與中亞的突厥化歷史 2021.06.28


Listen Later


2021.06.28 突厥簡史-突厥語族的丁零、高車、鐵勒部族名稱之演進與中亞的突厥化歷史



第四章 鐵勒部族聯盟 Tie-le tribal alliance


鐵勒是從魏晉南北朝末期到隋唐時期稱呼北方突厥語族部落的稱法,也有人稱敕勒,是承襲丁零、高車的體系而來。薛延陀、回紇等數十個突厥語族的部族都以鐵勒為名。


4.1 丁零—高車---鐵勒之更名( Turkic language Tribe: Ding-Ling to Kao-Che and finally Tie-Le Alliance)

丁零改名高車(Ding-Ling changed it’s name to Gao-Che)


鐵勒人最早就是丁零人,也有人稱狄歷人,在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亞各遊牧部落中以善於製作和普遍使用高輪大車聞名,故晉朝(266 AD)以後的漢人改稱丁零為「高車」。


丁零人所以普遍使用高車,是因為牧地野草長得很高,且因為居住在西伯利亞地區貝加爾湖地帶,冬天積雪深厚,夏天則多沼澤泥灘,在這種地區使用高輪的大車,可以減少阻力,順利通行。現今在呼倫貝爾盟巴爾虎三旗還保留著使用高輪大車的習慣,當地人稱之為「勒勒車」或「大轂輪車」,車輪直徑最長者達一點四公尺,幾乎與馬的身高相差無幾。


今天蒙古國的游牧家庭在搬家時也都使用牛拉的牛車來搬重物。


在鮮卑(Xian-Bei)帝國中的高車武裝雇傭兵

蒙古語族的鮮卑人征服北中國與蒙古高原


在匈奴西遷,西元48年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南下歸附中國東漢帝國之後,鮮卑勢力逐漸滲透入匈奴帝國故土,甚至鮮卑騎兵還協助東漢驅逐北匈奴勢力。


鮮卑上承匈奴之宿敵古蒙古語族之「東胡部族」,在匈奴勢力離開蒙古高原後,順利地在西元二世紀時侵入攫取蒙古高原的地盤,也順便收編了沒有隨匈奴西遷或南遷的十餘萬人各中小型部落。當時的鮮卑首領檀石槐(?-181AD)統一號令鮮卑各部,建立鮮卑王廷於高柳(今日中國山西省商都縣),一時之間成為北方草原最強大勢力。


檀石槐的鮮卑帝國曾經多次南下搶略東漢的幽州、并州、涼州,等於整個中國北方由東到西的邊界都受到鮮卑的強大威脅,不輸當年匈奴帝國之威勢。一直到西元177年東漢帝國派將軍三路北上反擊,夏育從高柳(今日山西陽高)、田晏從雲中郡、臧旻與南匈奴單于從雁門郡三路出擊鮮卑,每一路都有萬騎以上之兵力,出塞兩千里,結果被鮮卑擊敗,軍士死傷達到七至八成之多。西元181年檀石槐過世,統治權分裂,鮮卑暫時衰弱。


鮮卑由多個部族組成,各具勢力也相互吞併壯大,在漢末晉初時期,有「東鮮卑、北鮮卑、西鮮卑」分別稱雄。


東鮮卑又分為「段部、慕容部、宇文部」,北鮮卑為「拓拔部與柔然鮮卑」,西鮮卑為「慕容鮮卑與乞伏部、禿髮部」,也分別建立自己的王國西燕與吐谷渾王國(慕容鮮卑的分支)、西秦(乞伏部)、南涼(禿髮部)。


東鮮卑的「段部」曾與割據晉陽的漢人軍閥劉琨結盟但之後被匈奴羯人石勒所建之後趙帝國擊敗而消失。


東鮮卑之「慕容部」則是實力極強的一支,與拓拔部不相上下甚至一度更強大,先建有「前燕(領土包括山東、河南、山西、河北、東北)」,後被氐人苻氏建立之「前秦帝國」滅亡。西元383年淝水之戰後,「前秦帝國」被東晉擊敗後瓦解,原為前秦苻堅大帝帳下戰力最強的將軍「慕容垂」復國,建立「後燕王國」,同時期有另一支慕容家族分支慕容沖在長安關中地區建立「西燕王國」。


西元394年西燕被後燕吞併,後燕最後也被拓拔氏建立的「北魏」滅亡,有一支族人逃往南方建立「南燕(後被東晉滅亡)」,有一支逃往漠北成為柔然帝國,有一支則早早西遷到青海東部建立「吐谷渾王國」。


鮮卑「宇文部」篡西魏建立「北周」,北周之後被外戚楊堅所篡成立「隋朝」,宇文家族服事隋朝,有許多隋代高官出自宇文家族。


柔然鮮卑(330AD-555AD)為慕容鮮卑之支派,到了漠北稱雄,與南下到戈壁以南草原及中國北方的北魏拓拔部交戰多年,雖然幾乎都是柔然失敗,但是北方苦寒之地,北魏也沒有將柔然領土納為己有的意願,因此等到北魏都瓦解滅國,成為東魏與西魏,漠北統治者都還是柔然帝國,要一直到西魏末年,第一突厥汗國(GOKTURK)崛起,才將柔然滅國,取而代之。


屬於蒙古語族的柔然滅國後,一支族人東逃到遼河流域成為契丹先祖,一支逃往漠北成為「室韋部」成為未來蒙古人的始祖,一支西遷到黑海北部成為「阿瓦人AVARS」,西突厥帝國的西征就是去追殺這批柔然餘孽阿瓦人,但沒有辦法殺光他們。今天俄羅斯聯邦下之「達吉斯坦共和國」有可能就是這批柔然阿瓦人的後裔。


拓拔鮮卑建立的代國及北魏帝國 Toba Xianbei’s Kingdom of Dai and North Wei Empire


西元315年,鮮卑族中的拓拔家族(Toba tribe)的首領拓拔猗盧在今天中國山西省北部太原一帶建立「代國(Kingdom of Dai)」,建立鮮卑人的統治。西元376年代國被氐人(Di Tribe)建立的前秦(Qing empire)所併吞,但在西元386年時拓拔鮮卑的代國復國了,並隨即改名為「魏」,史稱「北魏(Northern Wei Empire),386AD-535AD」。


北魏是中國第一個由遊牧民族鮮卑人建立的強大帝國,他的領土橫跨遊牧民族的草原土地,及漢人居住的農耕地帶,當時的中國北方剛經過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大大小小遊牧民族的王國政權,有匈奴族、鮮卑、羯、氐、羌、漢人等十幾個王國政權,相互競爭相互吞併,最終是由鮮卑拓跋家族的「北魏」一統江山,建立長久的統治。


西元398年(398AD)北魏打敗另外一個鮮卑族建立的燕國,427-443年間,北魏太武帝開始統一中國北方之戰。


擊敗匈奴建國之大夏與北涼


首先在西元427年,北魏攻破匈奴建立的胡夏國首都統萬城,428年佔領安定,逐走赫連夏國最後一位君主赫連定。由赫連勃勃建立的夏國就此滅亡。


439年北魏擊敗另一個由匈奴建立的國家,是由匈奴瀘水胡部族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Northern Liang」。到了443年北魏消滅最後一個游牧王國仇池,至此北魏一統中國北方及戈壁以南所有地區,與中國南方的漢人王朝形成南北對峙。再向北方,則與盤據在蒙古高原上的柔然帝國(Rouran Khanate)對峙。


雖然北魏消滅了這麼多國家,但其實他也跟這些游牧王國進行通婚,他娶了3名來自匈奴赫連家族胡夏的公主當皇后與貴人,後宮還有來自柔然汗國、匈奴沮渠家族的公主,因此擊敗這些游牧國家後並未大開殺戒,而是將這些部族納入北魏統治。這也是游牧文化的習慣,將其他部落納入自己統治,為自己征戰,才是最佳的選擇。


這是一個大批遊牧民族南下進入中國建立王國統治的時代,此時主要活躍的遊牧民族是鮮卑族,是當初被匈奴擊敗的東胡族後裔,說的語言是傳承自古蒙古語的鮮卑語。


鮮卑拓拔家族建立統一草原與農耕地帶的強大帝國後,主動做出了全方位向中國文化學習與融合的決定,畢竟當初草原遊牧民族連文字都沒有,甚至都要借用漢人的文字與史書留下記載,因此向擁有先進文化的農耕民族融合,學習更高文明的文化與技術並不可恥,其實中國雖說95%人口是漢人,但這個漢人血統並不純粹,從古至今不知道融入多少草原遊牧民族與東方、南方山地民族等之各族血脈,漢末黃巾之亂、三國爭霸、西晉永嘉之亂、五胡十六國時代,整個中國北方的漢人其實幾乎都被匈奴人殺得只剩幾百萬人,後來又恢復幾千萬人是怎麼回事?其實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定居下來接受漢人文化變成的漢人人口,只是從畜養牛羊改成種田農耕罷了。為什麼要改種田?因為這樣更能夠保障收入、糧食與生活水準,就這麼簡單。


鮮卑拓拔家的北魏孝文帝在西元494年從北方草原的平城遷都到洛陽,之後他要求帝國鮮卑高級官員改穿漢人的服裝、改用漢人的姓氏(連皇帝的姓氏也從拓拔改為元)、30歲以下的鮮卑官員改講漢語,如果用鮮卑語則降爵罷官。此外更鼓勵帝國中的鮮卑人與漢人通婚,皇帝也作為模範地迎娶漢人女子到後宮。最後是設置學校,教導講中文與儒家思想等,過了不久,鮮卑人很快就變成了漢人,但這也導致了南下同化成為漢人的鮮卑人與還留在北方草原上的鮮卑人之間產生了嚴重的文化衝突,最後演變成帝國內部的軍事衝突,並導致北魏帝國在西元532-534年的最後分裂瓦解。


當時北魏帝國的北方設有六個大型軍鎮,駐紮有鮮卑騎兵,以防備來自漠北柔然帝國的攻擊,軍鎮中駐紮的是專業職業化的軍隊。當時在北魏帝國中的漢人無須服兵役,但要負擔更多稅收與傜役,鮮卑人主要承擔服兵役責任,尤其鮮卑軍事貴族掌控軍隊,不論是為帝國開疆拓土或鎮壓內部漢人都是靠仍保有強悍游牧文化的鮮卑騎兵部隊。


北魏的軍隊中主要組成是鮮卑族軍人,主要擔任皇帝近衛軍,以及駐紮北方六鎮的任務;但是也有非鮮卑的少數民族軍人,其中以來自漠北的高車人(也就是原先的丁零人)為最多,不管在近衛軍或六鎮駐軍都有很多數量的高車兵士服役。


南丁零人翟魏政權(South Ding-Ling Zai-Wei Kingdom)


在五胡十六國時代,曾有一支丁零人南下中國,並在黃河南岸建立政權,就是丁零人翟氏建立的翟魏國(Kingdom of Zai-Wei 383-393)。這個翟氏其實是已經西遷居住在康居的西丁零人又向東遷入中國的一個家族,原本是匈奴人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的屬民,後來中國北方被氐人建立的前秦帝國所一統,所有北方游牧部族建立的王國全數臣服於前秦帝國。


但是383年淝水之戰前秦帝國南征軍大敗,整個國家土崩瓦解,所有游牧部族全部起來復國,就包括這支丁零人,原先在前秦帝國擔任「衛軍從事中郎將」的翟斌(330AD-384AD)在河南起兵,與鮮卑慕容家族興復「燕國」的慕容垂合作反了前秦。384年重建了燕國的慕容垂任命翟斌為「建義大將軍、河南王」,可是翟斌想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王國,於是也反了燕國,結果被慕容垂抓獲斬首。



(翟魏政權示意圖Map for Zai-Wei Kingdom<,蘇育平所繪)

翟斌的姪子翟真倖免於難,逃出後與前秦剩餘勢力共同抗慕容燕國,不久背後仇殺,從弟翟成接位但又被慕容垂攻滅,翟真子翟遼率餘眾攻下東晉的黎陽郡(今天河南省濬縣東)與周邊地盤,可惜到387年1月翟遼又被慕容垂率軍擊敗,沒有殺他,任命他為徐州牧、河南公。


388年2月翟遼還是決定自己建國,自稱「魏天王」,建翟魏國,定都滑台(今天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可惜翟魏傳到第二代翟釗,392年時被慕容後燕國所滅亡。


當然後來鮮卑拓拔家族的「北魏」興起,擊敗北方所有國家包括同屬鮮卑的慕容燕國,在北魏統一北方的連串戰爭中,這個丁零的翟氏家族在中原腹地如上黨丁零、榆山丁零、西山丁零、洛支丁零、定州丁零等都反北魏但全部被鎮壓下去。

西高車部族西擴,中亞第一次突厥化

其實高車是繼「丁零」之後,在3-6世紀時突厥語族遊牧民族的總稱,之後「高車」這名稱再被「鐵勒」及「突厥」所取代,但都是一脈相承講突厥語族語言的遊牧民族總稱。


中國五胡十六國魏晉南北朝時,高車人已經大量受到北魏帝國的僱傭在北魏軍中服役,尤其是在北魏與柔然帝國持續的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北魏能夠以在南方的勢力主動且多次向戈壁沙漠以北的柔然帝國進行征討且幾乎都是全勝,到最後還給了柔然帝國「蠕蠕人」的稱號,代表柔然人笨得跟蟲子一樣,沒有大腦,一點都沒有謀略,這些軍事上的勝利與高車武裝僱傭兵的武力強大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但其實在柔然帝國中也有高車部族的存在,因為高車人傳統上活動的領域在貝加爾湖東部與南部,後來也往西拓到阿爾泰山及更西部的區域。


接著我們來看另外一個高車族建國的故事。


高車王國(Kao-Che Kingdom 487-516AD)

之前提到高車人也在柔然帝國中存在,在西元487年時,當時北魏正值孝文帝執政初期,在垂簾聽政的馮太后指導下施行內政改革,並開始進行漢化政策。但當時的北魏因為已經統一中國北方一段時間,因此與其實同樣從鮮卑分裂出去的漠北柔然帝國卻陷入長久的戰爭,雖然北魏一樣是出自遊牧民族鮮卑,但成為中國北方統治者後卻像宿命般的一樣與戈壁以北的游牧勢力產生對抗。


在西元487年,柔然帝國豆侖可汗率軍攻打北魏,當時為柔然帝國附屬的西高車部族首領「阿伏至羅」與弟弟「窮奇」率領了十餘萬的西高車人叛出柔然,向西遷徙,在當時西域最東端的「車師前部」西北方建立「高車王國」,此後就與柔然敵對,並派遣使者與北魏交好,遠交近攻夾擊柔然,多次交戰竟都勝利,迫使柔然可汗向東撤離。


這個高車王國再度展現突厥族武力強大的優勢,陸續征服西域的高昌、鄯善(就是古樓蘭國之地)等國。當時高昌與鄯善都是北魏的領地屬國,鄯善國在448年歸屬北魏,492年被高車王國所滅亡吞併。

這個鄯善國也值得一提,它在西元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之前叫做樓蘭,之後改名鄯善,由於他是西域中樓蘭歷經大月氏、匈奴、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北魏、吐谷渾等朝代與地方王國的控制,強權來去他更換門庭也挺忙的。


可是很快剋星就出現了,就是從西元370年到567年盤據在中亞的白匈奴嚈噠帝國(Hephthalites,印歐民族塞種人後裔所建之國)。嚈噠帝國承繼貴霜帝國中亞領土而來,是塞種人大月氏後裔,盤據在中亞、西域、吐火羅(今日阿富汗)之地,西元420年時曾經與波斯薩珊王朝交戰,6世紀初攻進印度北部但未成功,之後嚈噠人北上與高車王國搶奪準噶爾盆地及以西的區域,並控制高昌,之後攻塔里木盆地也就是今天中國新疆南疆之地,南部直到于闐,本部到焉耆,嚈噠人對東方的經營挺用心的,居然派使節與中國的各方勢力接觸,包括北魏、柔然、之後的東魏、西魏與北齊、北周甚至南朝梁都有使節來往。一開始嚈噠人甚至與柔然結盟共同打擊北魏,讓北魏除了面對柔然這個大敵外還要分心於西方可能出現的嚈噠人。

所以與柔然帝國向來友善的嚈噠人發現了居然他與柔然的中間出現了「高車王國」這個從柔然叛出的勢力,就馬上派軍攻打高車,將原來是王儲的窮奇都殺死了。之後又將國王「阿伏至羅」的繼承人跋利延也殺死,立了窮奇兒子「彌俄突」為傀儡高車王,西元516年起高車成為嚈噠人的附庸國。


直到西元567年,嚈噠帝國被新崛起的第一突厥汗國聯合波斯薩珊王朝軍一同攻滅,領土被兩方以阿姆河為界,河中地區歸突厥,阿姆河以南歸波斯。突厥汗國算是為了同為突厥語族的高車王國報了滅國之仇。


在西元3-6世紀時,這些突厥語族的丁零人、高車人及最後被稱為鐵勒聯盟的部族們,或因環境所逼,或為政治所迫,有的南下中國,有的西遷往中亞,有的還在老家西伯利亞或蒙古高原地區,最後造成在第一突厥汗國興起時,突厥語族的鐵勒聯盟部族就已經布滿從烏克蘭到中亞到西伯利亞與蒙古高原,整個歐亞大陸都已經悄悄地被突厥化了,最後突厥汗國的崛起與西征更加強了這一點,因此等到成吉思汗蒙古人的西征時,已經發現沿途都是突厥部族,一直到了東歐才進入歐洲人的世界。


可以說突厥部族從西元2世紀北匈奴西遷後,就跟隨北匈奴的腳步將前往歐洲的所有土地通通佔領並逐漸都突厥化,如果說世界之島歐亞大陸的控制權可以決定一個強國是否控制世界,那麼突厥人大概在兩千年前就開始控制歐亞大陸世界島腹心了。這也代表突厥人武力強大,以及突厥文化很能適應歐亞大陸核心地帶的氣候環境,使突厥部族可以一直處於優勢的地位,即使在伊斯蘭化的浪潮中,突厥部族接受了伊斯蘭,但並沒有阿拉伯化,甚至最後還取代了阿拉伯人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與哈里發的傳承者。


接下來我們要講鐵勒聯盟中多個汗國的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蘇老師講解國際新聞、中東與中亞歷史、中國事務、太空知識的頻道。 Diplomat's daily news review and history research on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China Affairs and Space ExplorationBy 蘇育平 Yuping SU

  • 5
  • 5
  • 5
  • 5
  • 5

5

4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蘇老師講解國際新聞、中東與中亞歷史、中國事務、太空知識的頻道。 Diplomat's daily news review and history research on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China Affairs and Space Exploration

View all
Dr.Liu國際新聞摘要分析 by 劉必榮

Dr.Liu國際新聞摘要分析

15 Listeners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by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187 Listeners

旅行快門TravelShutter by Firas

旅行快門TravelShutter

4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