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突厥簡史-匈奴瀘水胡部落沮渠蒙遜建立北涼王國西元397-439年
圖為沮渠蒙遜畫像
2.3.3 北涼(397 AD-439 AD)-匈奴瀘水胡部沮渠蒙遜政權 North-Liang kingdom, Hun’s Lu-shui-hu tribe’s regime
北涼(西元397年或401年-439年)是十六國之中由匈奴支系「盧水胡」的首領「沮渠蒙遜」所建立。
這又是一個像劉淵一樣,能文能武的匈奴首領,沮渠蒙遜雖然是匈奴人,但是他的部族也算是漢化頗深,他自己也是博覽史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智出眾又有謀略,為人圓滑又靈活變通的人,在西北的涼州(今天甘肅)一帶他算是很有名的匈奴首領。
氐人建立的前秦帝國在涼州的將領如涼州牧梁熙,及率兵征服西域的前秦大將呂光(後涼國的建國者),都對沮渠蒙遜的才能既感驚異,亦生畏懼。他身為遊牧民族又有農耕民族累積的智慧,這又是一個冒頓單于或劉淵般的人物啊。沮渠蒙遜知道他自己鋒芒太露後,常飲酒出遊,故作低調與放蕩,以降低周邊勢力對他的警惕。
前秦十八年(382年),呂光受命征討西域,以使持節都督西討諸軍事身份率領姜飛等將領、七萬兵及五千鐵騎出發。呂光越過三百多里長的沙漠到達西域,降服焉耆等西域各國,又擊破唯一拒守的龜茲,威震西域。苻堅知呂光征服西域,即任命其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玉門以西諸軍事、安西將軍、西域校尉,封順鄉侯,但因前秦於淝水之戰後國內大亂而道路不通,未能傳達。呂光本來想要留在龜茲,但是受到名僧鳩摩羅什勸阻,而且部眾們也想回到中原,遂回師。
383年淝水之戰後,前秦帝國陷入分崩離析,沮渠蒙遜的盧水胡族依附於呂光建立的後涼王國。一直到西元397年,沮渠蒙遜的伯父,當時的後涼尚書「沮渠羅仇」和三河太守「沮渠麴粥」被後涼太祖呂光以敗軍之罪冤殺,沮渠蒙遜為幫長輩復仇,在宗族聚集參加二人喪禮的機會舉眾叛後涼,與眾盟誓起兵,十日之間就召集了一萬多人,屯兵於金山,待機而動。
在西元399年,沮渠蒙遜先輔佐「段業」稱涼王(北涼),以沮渠蒙遜為尚書左丞。不久,後涼呂光派軍來進攻北涼,段業請得援軍鮮卑族「南涼國」的國王「禿髮烏孤」派楊軌等率兵救援,就打算迎擊來犯的後涼軍,沮渠蒙遜建議:「南涼軍的楊軌恃著騎兵戰力強,有伺機圖謀我們的意圖。而後涼的呂紹和呂纂軍隊位在死地,肯定會盡快與我們決戰以求生路。此時就應該拒絕對戰,以求如泰山般安穩,要是貿然出戰則像疊起的蛋一樣危險。」段業同意,遂按兵不動拒絕接戰,後涼軍沒有辦法只好退兵。
西元401年沮渠蒙遜率軍抵張掖(今甘肅張掖西北),以段業殺害堂兄沮渠男成之理由殺害段業,搶了北涼的國王位子,自稱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張掖公,改年號永安。
西元412年沮渠蒙遜遷都姑臧(今甘肅武威),稱河西王已經成為河西走廊一帶最強大的勢力。西元420年沮渠蒙遜滅西涼王國。西元433年沮渠蒙遜去世,由兒子「沮渠牧犍」繼位。雖然北涼在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稱王稱霸,但是西元439年北魏大軍開始進攻北涼以完成北方統一的最後一戰,在北魏大軍圍攻姑臧後,沮渠牧犍出降,北涼宣告亡國,由北魏鮮卑拓拔家族最終統一了中國北方。
後來北涼末主「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無諱」糾眾西遷至高昌,建立「高昌北涼」政權,但也只算是苟延殘喘,一般不把它當成北涼的延續了,一直到西元460年,高昌北涼為柔然所攻滅,沮渠無諱的弟弟「沮渠安周」被殺,高昌北涼亡國。
北涼算是五胡十六國時代最後一支被消滅的匈奴族建立的國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