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嘉宾】
张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苟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科学史博士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两位做青铜器研究的朋友,一起聊聊如何读懂一件青铜器。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和青铜时代是什么关系?各种各样的青铜器都是用来干什么的?青铜器是怎么做出来的?青铜器上的文字都说了什么内容?青铜器是如何用于祭祀和随葬的?欢迎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青铜器与青铜时代
00:01:24 什么是青铜器?
00:03:08 什么是青铜时代?青铜器和青铜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00:10:00 青铜器的分期大概是怎样的?
00:11:48 东周以后为什么青铜器好像就衰弱了?
00:16:31 青铜器的地域分布是怎样的?
Part Two 如何观看一件青铜器?
00:22:38 青铜器从功用上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00:26:54 青铜器都有哪些纹饰,纹饰反映出了怎样的铸造技术?
00:36:20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怎样的演进过程?
00:42:41 青铜器上的文字是什么文字?主要会写什么内容?
Part Three 青铜器如何带我们回到商周?
00:45:21 什么样身份的人可以使用青铜器?
00:52:19 青铜器是如何被运用到祭祀和随葬当中的?
00:59:51 青铜器展陈哪家强?推荐几个看青铜器不能错过的博物馆
【本期延伸】
青铜器分类 @小红书 博物纹学君
商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据考古学者分析,商四羊青铜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
四羊青铜方尊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
莲鹤方壶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小臣卣:商朝后期的文物,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整器端庄厚重, 花纹虽未饰当时流行的云雷纹作地纹,但由于上下龙纹、鸟纹、兽面纹分布与搭配有序,且用高浮雕的装饰方法,使整体装饰既简朴粗放,又不失神秘庄重。方卣的盖内和器底各铸铭文十五字,记王赏赐了小臣,于是小臣铸此方卣祭祀他的先祖乙。小臣是商代的官名,为君王近臣,掌传达王命之职,也可参与辅政,地位颇尊。
小臣方卣 @小红书 商周考古
战国铜冰鉴:战国时期青铜酒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国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
曾侯乙冰鉴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西周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西周中期青铜器,于清朝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立耳,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中又饰小兽面纹,并有觚棱凸棱,整个造型庄严厚重。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笔势圆润。铭文内容则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
曾侯乙冰鉴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晋侯鸟尊:西周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 ,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器物的整体造型是一只伫立回眸的凤鸟,凤鸟的尾部下弯成一象首,象鼻与凤鸟双腿形成三点支撑。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杏眼突起,长鼻撑地,末端内卷上扬,象鼻与鸟的双爪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
晋侯鸟尊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片尾音乐:「屈原问渡」@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本期嘉宾】
张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苟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科学史博士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两位做青铜器研究的朋友,一起聊聊如何读懂一件青铜器。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和青铜时代是什么关系?各种各样的青铜器都是用来干什么的?青铜器是怎么做出来的?青铜器上的文字都说了什么内容?青铜器是如何用于祭祀和随葬的?欢迎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青铜器与青铜时代
00:01:24 什么是青铜器?
00:03:08 什么是青铜时代?青铜器和青铜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00:10:00 青铜器的分期大概是怎样的?
00:11:48 东周以后为什么青铜器好像就衰弱了?
00:16:31 青铜器的地域分布是怎样的?
Part Two 如何观看一件青铜器?
00:22:38 青铜器从功用上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00:26:54 青铜器都有哪些纹饰,纹饰反映出了怎样的铸造技术?
00:36:20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怎样的演进过程?
00:42:41 青铜器上的文字是什么文字?主要会写什么内容?
Part Three 青铜器如何带我们回到商周?
00:45:21 什么样身份的人可以使用青铜器?
00:52:19 青铜器是如何被运用到祭祀和随葬当中的?
00:59:51 青铜器展陈哪家强?推荐几个看青铜器不能错过的博物馆
【本期延伸】
青铜器分类 @小红书 博物纹学君
商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据考古学者分析,商四羊青铜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
四羊青铜方尊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
莲鹤方壶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小臣卣:商朝后期的文物,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整器端庄厚重, 花纹虽未饰当时流行的云雷纹作地纹,但由于上下龙纹、鸟纹、兽面纹分布与搭配有序,且用高浮雕的装饰方法,使整体装饰既简朴粗放,又不失神秘庄重。方卣的盖内和器底各铸铭文十五字,记王赏赐了小臣,于是小臣铸此方卣祭祀他的先祖乙。小臣是商代的官名,为君王近臣,掌传达王命之职,也可参与辅政,地位颇尊。
小臣方卣 @小红书 商周考古
战国铜冰鉴:战国时期青铜酒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国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
曾侯乙冰鉴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西周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西周中期青铜器,于清朝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立耳,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中又饰小兽面纹,并有觚棱凸棱,整个造型庄严厚重。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笔势圆润。铭文内容则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
曾侯乙冰鉴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晋侯鸟尊:西周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 ,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器物的整体造型是一只伫立回眸的凤鸟,凤鸟的尾部下弯成一象首,象鼻与凤鸟双腿形成三点支撑。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杏眼突起,长鼻撑地,末端内卷上扬,象鼻与鸟的双爪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
晋侯鸟尊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片尾音乐:「屈原问渡」@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