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话」

vol14:《致橡树》


Listen Later

大家好,我是小满。

今天想和你聊一首诗,它像一枚藏在青春抽屉里的书签 —— 多年后翻开,依然能摸到当时心跳的温度。对我来说,《致橡树》就是这样的存在。

第一次在中学课本读到它时,我还是个对 “爱情” 只有模糊想象的少女。但课本里舒婷老师笔下的木棉与橡树,深深打动着我:那时候的我在想原来爱情可以是这样的 —— 不攀附,不仰望,是两棵树站在一起,根在地下紧握,叶在云里相触。

让我们先回到这首诗里,感受那片森林的呼吸: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只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初读时,只看见 “木棉与橡树” 的骄傲 —— 不做依附的凌霄花,不做攀援的藤蔓。后来才慢慢懂得,这骄傲里藏着最温柔的平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你抵御风雨,我也分担雷霆;我们共享虹霓,却也保持各自的姿态。

这让我想起一位来访者的故事。她说年轻时总以为爱就是 “我为你放弃什么”—— 放弃喜欢的城市,放弃坚持的职业,甚至放弃一部分的自己,以为这样才能换来 “被爱”。直到关系走到尽头,才发现真正的亲密,从来不是两个半圆凑成一个圆,而是两个完整的圆,在彼此的轨道上,依然能映照出对方的光芒。

舒婷写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或许就是爱情最动人的悖论。分离,是为了保持 “作为树的形象”—— 你不必为我修剪枝桠,我也不必为你收敛花朵;相依,是因为根在地下紧握 —— 我们共享同一片土地的滋养,也一起承接同一片天空的阴晴。

其实不止爱情。我们与朋友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既要学会 “站在一起” 的温暖,也要守住 “独自站立” 的勇气。就像木棉不会因为橡树的高大而自惭形秽,橡树也不会因为木棉的绽放而感到威胁 —— 好的关系,从来不是彼此消耗的拉锯,而是相互成就的托举。

现在再读《致橡树》,少了些少女时的憧憬,多了些对 “独立” 二字的敬畏。原来 “不攀附” 不是冷漠,是尊重;“共分担” 不是牺牲,是懂得。就像诗的结尾说的,爱不仅爱对方的 “伟岸身躯”,更爱那 “坚持的位置” 与 “足下的土地”—— 那是对方之所以成为对方的全部,包括脆弱、固执,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坚守。

如果你也有一首诗,曾悄悄改变你对爱与关系的想象,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我是小满,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 “木棉” 或 “橡树”,在关系里保持温柔,也守住风骨。

下期再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时光漫话」By 小满的美好时光